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不該缺席的大眾文藝批評

      來源:文藝報 | 劉金祥  2017年05月31日06:41

      一直以來,我國文藝理論界將以純粹理性方式寫就、從術語到術語、適合受過系統文藝理論訓練的少數學者閱讀和操持的文藝評論,稱作學院派“學術論文體”文藝批評;而把那些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形式寫就、為普通文化消費者服務、以文藝作品為批評中心的評論稱作大眾式“鑒賞隨筆體”文藝批評。學院派“學術論文體”文藝評論固然必不可少,因為其以強有力的理性思辨魅力召引著文藝理論研究者們,它是文藝持續健康發展的不可忽視的推動力量;但是,大眾式“鑒賞隨筆體”文藝批評更是不可或缺,因為它是文學藝術走向市場、走向大眾、走向精神消費領域的主要媒介。這些基本道理也許為文藝界所熟稔,但在實踐中大眾式“鑒賞隨筆體”文藝批評卻經常不在場,很少聽到他們的聲音。一些文藝作品本來就寫得令人費解,而學院派“學術論文體”文藝評論寫得比文藝作品本身還要難懂,似乎這種文藝評論寫作伊始就不打算給普通大眾閱讀,于是人們在拒絕那些質次品低文藝作品的同時,也對那些沉浸在單純理論操練歡悅中的學院派“學術論文體”文藝批評敬而遠之。

      大眾式“鑒賞隨筆體”文藝批評存在的必要性其實是不言而喻的,主要原因在于受過系統的專業文藝理論訓練的人畢竟是人群中的少數,而欣賞文藝作品幾乎又是全民性的文化消費行為,普通大眾欣賞文學藝術大都是從社會倫理道德出發,對文藝作品的思想內蘊作出具有社會學意義的價值判斷,如果僅僅從文體學、文化學、生態學等角度做出闡釋和解讀,顯然不能滿足普通大眾的文化消費要求。文藝學原理表明,文藝創作一方面包括作家藝術家的生活感受,另一方面涵納著文藝文本的寫作過程以及大眾的審美體驗,可以說沒有大眾的閱讀欣賞,文藝創作系統便處于斷裂狀態,而大眾要完成閱讀欣賞,必須借助于文藝批評的介入。事實上,大眾在閱讀欣賞作品時已開始批評,只是普通人對文藝作品的感受與認知總是有限的,這就需要“鑒賞隨筆體”批評的參與,需要一種科學引領和導讀。如果文藝批評成了學院派“學術論文體”一統天下的局面,普通大眾望批評而興嘆,那么,文藝就進入不了普通大眾的精神文化消費領域,其結果只能是文藝或者成為少數“圈內人”的事,或者整體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近年來,從事學院派文藝批評的某些專家學者,無視文藝批評所應具有的思想、精神與靈魂,以學術規范為終極目的,搬弄西方學術名詞,將鮮活的文藝批評搞得枯燥乏味甚至面目可憎,那些見諸于核心期刊的四平八穩的學術論文,那些與內心生活和個人體驗毫無關聯的流水線式生產出來的文藝批評,以高頭講章的姿態出現,幾乎沒有思想深度、沒有鮮明立場、沒有獨到學術見解,正在淪為“沒有靈魂的學術消費品”,正在敗壞文藝批評的名聲與形象。

      由于社會整體文化環境和學術氛圍使然,這種學院派“學術論文體”文藝批評大行其道,而大眾式“鑒賞隨筆體”文藝批評卻日益枯萎與衰落。造成大眾式“鑒賞隨筆體”文藝批評嚴重缺失的原因很多,其中有著不容回避的個人感情原因,即一些文藝批評家高高在上,視大眾式“鑒賞隨筆體”文藝批評為下里巴人,他們輕蔑“鑒賞隨筆體”文藝批評,絕不是因為他們寫不出像樣的批評文章,而是他們感到這種文藝批評是“小兒科”,寫這樣的文藝批評有失他們的身份。在他們的思想意識里,只有那些注重學術規范化、講究知識譜系化、強調理論視野的批評文章,才算得真正意義上的文藝批評。殊不知這樣做,就是脫離了普通大眾,游離了時代生活,推卸了一個文藝批評家的社會責任,辜負了廣大讀者觀眾對文藝批評的信任和期許。大眾式“鑒賞隨筆體”文藝批評的嚴重缺席,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一些文藝批評家混淆了文藝批評和文藝理論的界限。我們知道,從事文藝批評必須要有相應的文藝理論知識作基礎,但文藝批評并不等于文藝理論。一些文藝批評家在撰寫評論文章時,一味地向文藝理論靠攏,甚至使文藝批評和文藝理論合而為一,不注重文藝的受眾層次,忽視大眾對文藝的接受能力,單純強調學理注重邏輯追求結構,批評家自己尚未理清思路,就把從西方移植過來的文藝理論術語,匆匆塞入批評文章之中,自身尚未理解掌握,就讓讀者觀眾消化吸收。他們似乎忘記了一個基本前提:文藝理論是服務于專家學者的,而文藝批評卻是服務于廣大文藝消費者的,將文藝批評寫成文藝理論,無異于放棄了文藝批評的特定功能,無異于阻礙著文藝批評進入文化消費領域。

      文藝批評家的日益個人化寫作趨向,也是造成大眾式“鑒賞隨筆體”文藝批評缺席的重要因由。在世人的眼中,文藝批評家不僅有著深邃思想、獨到見解,而且具有豐湛學養、淵博學識,許多文藝評論家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但問題是他們把這一點貫徹得過于徹底,甚至走向另一極端,錯誤地認為,一個文藝批評家只有寫出理性濃郁、理論高深的批評文章,才能實現自我價值。為了達到這種自我實現,他們寧可生造詞匯自建“理論體系”,鉤沉出一些別人看不懂的文字,撰寫出一些讀者看不懂的文章,甚至運用語焉不詳的敘述方式,以顯示自己理論功底的深厚,這實際上是將文藝評論變成了個人私業,完全拋卻了文藝評論應有的屬性、章法和準則。文藝批評的中心轉移和文藝批評的個人化傾向是相一致的,它們的共同之處,便是對文藝作品的淡化忽略。而普通大眾的文藝消費,主要是通過對文藝作品的閱讀欣賞來完成的,既然文藝批評不再以文藝作品為中心,文藝批評也就不可能成為讀者觀眾欣賞文藝作品的向導與指南,文藝批評也就成了純學院式的非大眾的批評。實際上,從事大眾式“鑒賞隨筆體”文藝批評,同樣可以使文藝批評家實現自我價值,因為文藝要生存要發展要繁榮,就必須走向文化消費市場,而要讓文藝進入人們的精神消費領域,就必須大力倡導大眾式“鑒賞隨筆體”文藝批評,文藝批評家也有責任和義務以寫作“鑒賞隨筆體”文藝批評,在文藝作品與文化消費者之間發揮中介作用。這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大眾主體的需要,也是文藝繁興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