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深刻反映和正確引導時代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問題重要講話的筆記

      來源:文藝報 | 張炯  2017年05月15日14:44

      正是基于對文藝與時代辯證關系的深刻認識,基于對文藝的重要性和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文藝的繁榮興盛的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從這樣的高度認識文藝的地位和作用,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長期而艱巨的偉大事業。我深信我國廣大文藝工作者一定會響應總書記的號召,提供自己的作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深刻反映時代和正確引導時代,做出不懈的努力。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問題的兩篇重要講話,都深刻地論述了文藝與時代的關系。總書記如此重視文藝反映和推進時代的作用,深情地呼吁文藝家要深刻反映時代,正確導引時代,就是既肯定意識反映存在,也肯定人作為反映主體的能動性,肯定精神對存在的反作用;就是更加全面更加辯證地闡明文藝的社會歷史功能,也是把文藝與時代的關系高瞻遠矚地加以深入的闡釋。

      所謂時代,指的是人們所經歷的一定時空人類社會的歷史變動,包含社會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意識形態的變化和特定時空的政治、文化、生態文明的變化,以及人民相應的社會關系、思想和情感的變化。每個時代的所有這些變化都會不同程度地反映到文藝創作中。我國古代文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指出,“時運交移,質文代變。”說的就是文藝扎根于一定的歷史時代,它的內容與形式都必然與一定的時代及其歷史趨勢相聯系。習總書記強調文藝與時代的密切關系,特別強調文藝與特定時代的歷史任務相聯系,把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作為考察當今時代的歷史趨勢和使命,以此作為指導當代我國文藝的重要立足點,這不但高屋建瓴,還把揭示文藝與時代關系的規律奠定在辯證唯物史觀的牢固基礎上。

      文藝不僅反映時代,先進的文藝還有助于指引和推動時代的前進

      文藝不僅反映時代,先進的文藝還有助于指引和推動時代的前進。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任何一個時代的經典文藝作品,都是那個時代社會生活和精神的寫照,都具有那個時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個時代的文藝,只有同國家和民族緊緊維系、休戚與共,才能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音。反映時代是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握時代脈搏,承擔時代使命,聆聽時代聲音,勇于回答時代課題。”他還說:“古今中外,文藝無不遵循這樣一條規律:因時而興,乘勢而變,隨時代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在人類發展的每一個重大歷史關頭,文藝都能發時代之先聲、開社會之先風、啟智慧之先河,成為時代變遷和社會變革的先導。離開火熱的社會實踐,在恢宏的時代主旋律之外煢煢孑立、喃喃自語,只能被時代淘汰。”

      對于文藝與時代的辯證互動關系作如此深切的論述,可以說發前人所未發,真正新人耳目!

      文藝與時代的關系,實質上是文藝與廣大人民現實生活的關系。它是構成文藝本質的重要方面。毛澤東在延安便要求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與人民和時代相結合。以自己的作品鼓舞和推動人民群眾去改變自己的環境。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則強調文藝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重要作用,不但要求文藝家認識當今時代與延安時期的歷史區別,還要求文藝要反映當今時代的風貌,擔當時代前進的號角。它與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的精神既相通相承又有新的發展。而習近平總書記更多聯系文藝史的實際,重點要求文藝家要認清我們今天的時代,把握時代前進的歷史方向,從而更自覺地承擔時代賦予文藝的歷史使命和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在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蒙田、塞萬提斯、莎士比亞等文藝巨人,發出了新時代的啼聲,開啟了人們的心靈。”從文學史上看,偉大的杰出的文學作品深刻反映時代,導引時代前進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國古典小說名著施耐庵的《水滸傳》淋漓盡致地反映了當時封建社會尖銳的階級矛盾和城鄉各種人情風俗,揭示了推動歷史前進的農民起義的必然性。而曹雪芹的《紅樓夢》則通過貴族賈府命運的浮沉,反映了封建時代的鼎盛與衰敗,以眾多典型人物的刻畫,描寫了賈府內部和社會斑駁陸離的眾生相,特別通過寶黛的愛情悲劇和他們所代表的反封建的思想,昭示了未來的光明。恩格斯也稱贊巴爾扎克的作品“匯集了法國社會的全部歷史,我從這里,甚至在經濟細節方面(如革命以后動產和不動產的重新分配)所學到的東西,也要比從當時所有職業的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那里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他說:“巴爾扎克政治上是個正統派,他的偉大的作品是對上流社會必然崩潰的一曲無盡的挽歌。”他認為現實主義使巴爾扎克不得不違反自己的階級同情和政治偏見而贊賞了代表人民群眾的“圣瑪麗修道院的共和黨英雄們”。列寧更把列夫·托爾斯泰稱作“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他指出,這位作家“不僅創作了無與倫比的俄國生活的圖畫,而且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還以卓越的力量表達被現代制度所壓迫的廣大群眾的情緒,描繪他們的反抗和憤怒的情感”,“他作為藝術家,同時也作為思想家和說教者,在自己的作品里驚人地、突出地體現了整個第一次俄國革命的歷史特點,它的力量和它的弱點”。至于《馬賽曲》《國際歌》在反映時代和引領時代前進的歷史號角的功用已為大家所共知。

      文學藝術之所以能夠成為時代的鏡子,與作家藝術家擁抱時代的深度和廣度分不開,也與作家藝術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高度分不開

      文學藝術之所以能夠成為時代的鏡子,成為召喚時代前進的號角,除了作家藝術家個人的才華稟賦,還與作家藝術家自身的努力,與作家藝術家擁抱時代的深度和廣度分不開,也與作家藝術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高度分不開。只有站在時代思想的高度,不但努力從微觀的生活細部去把握時代,而且努力從宏觀的廣角去把握時代,了解社會的結構變動,了解人際關系的變化,了解城鄉歷史的變遷,了解時代精神主潮的涌動,了解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和事件,了解歷史脈動必然的走向,在這樣的基礎上創作的優秀作品,才可能既深刻反映時代又能導引時代前進。

      文藝作為人的產品所以能夠引導時代前進,這跟人的能動性創造性,跟人對于光明美好未來的不懈追求分不開。

      馬克思在論述動物與人的生產的區別時指出,“……人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于對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構造。”他在這里所指的“任何一個種的尺度”自然是指人所認知的世界萬物各具客觀性的尺度。而“內在的尺度”則更多體現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建構。這就是說,上述兩種情況都符合美的創造的規律。前一種情況是對客觀現實的“再現”;后一種情況則可歸入自我理想的“表現”。應該說,兩者都屬于人的本質對象化的范圍。人能夠按照外在事物的任何尺度在文藝作品中去再現事物,也能夠按照自己內在理想的尺度去創造藝術的形象,正是這種主體的能動性和創造性,賦予我們的作家藝術家以深刻反映時代和引領時代前進的可能。馬克思還說:“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實際上,人對世界的任何改變或改造,都需要有預想,需要有一定的理想。理想作為人的主體能動性的成果,是人尋求比現實更美更好的愿望的體現。人總是先有了比現實更美更好的理想,從而引導自己去進行改造世界的實踐。列寧曾經區分兩種幻想,一種是“可能趕過自然的事變進程”;另一種是“可能完全跑到任何自然的事變進程始終達不到的地方”。他充分肯定前一種幻想。他說:“如果一個人完全沒有這樣來幻想的能力,如果他不能間或跑到前面去,用自己的想象力來給剛剛開始在他手里形成的作品勾畫出完美的圖景——那我就真是不能設想,有什么刺激力量會驅使人們在藝術、科學和實際生活方面從事廣泛而艱苦的工作,并把它堅持到底……只要幻想的人真正相信自己的幻想,仔細地觀察生活,把自己觀察的結果與自己的空中樓閣相比較,并且總是認真地努力實現自己的幻想,那么幻想和現實的差別就絲毫沒有害處。只要幻想和生活有聯系,那幻想決沒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這里,列寧既區別可以做到的理想與不能做到的幻想,又說明幻想對于理想的重要性,以及理想、幻想與現實和實踐之間的辯證關系。“再現現實”和“表現理想”以及兩者不同程度的結合,可以說概括了所有文學藝術作品的創作,因而不同風格、流派的作家藝術家都有可能以自己的作品為反映時代的風貌,為導引時代的前進作出貢獻。但由于不同時代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不同,人們對國內外情勢和人際關系變化的認知,對人們的思想認識、審美志趣、藝術追求和愛恨情仇的認知必然會有差距,從而文藝家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和導引也必然會有深刻與膚淺、正確與錯誤的區別。

      要深刻地反映我們今天時代真實的風貌,使自己的作品成為引領時代前進的嘹亮號角,我們的作家藝術家就要深入人民的生活,不僅要從細節上去把握時代的特色,更要從宏觀上去認識時代,去認識典型環境中的正面典型人物。因為正是在這樣的人物形象身上,往往最能體現時代的特征、時代的走向。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我們的文藝家不能只看到“小時代”而不見大時代;不能只拘于“杯水風波”,而不見大河奔流。我們的文藝家對普通人固然要描寫,普通人中富于歷史正能量的典型人物更要描寫。當今世界風云變幻,情勢復雜,既充滿矛盾與沖突,也存在發展與機遇,我國正為和平發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全面小康社會而奮斗。我們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都已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惟有開拓創新,銳意改革,才能把我們的事業推向前進。我們的文藝家必須認識到,在中華民族為實現偉大復興,實現壯麗中國夢的新時代,全國各族人民、各階層群眾、各民主黨派成員團結一心,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共同努力,推進社會的轉型,推進各方面改革的深入,推進生產力提高和共同富裕,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這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情勢之所趨。這種時代現實與歷史趨勢決非難以實現的幻想,而是經過全體人民共同奮斗一定能夠達到的革命理想。

      大家知道,文學藝術又是以人的性格、行為、思想、情感,以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為主要的表現對象。因此文藝家要反映時代的風貌,充當時代的號角,對于特定時代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把握,對于時代主體精神的把握,對于人們為建設社會主義而煥發的熱情和理想愿望的把握,便極為重要。只有把微觀和宏觀相結合,站在時代的高度,看清歷史的歸趨,從大局出發,自覺地創作優秀作品,文藝家才能夠以自己的作品深刻反映時代,正確引導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聯系人民與時代的關系,對這一命題做了更深廣的論述。他說:“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時代的雕塑者。一切優秀文藝工作的藝術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優秀文藝創作都為了人民,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人民的生活、命運、情感,表達人民的心愿、心情、心聲,立志創作出在人民中傳之久遠的精品力作。”他還指出,“今天,在我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3億多人民正上演著波瀾壯闊的活劇,國家蓬勃發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歡樂憂傷,構成了氣象萬千的生活景象,充滿著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著激昂跳動的樂章,展現出色彩斑斕的畫面。廣大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我們的文學藝術,既要反映人民生產生活的偉大實踐,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樂的真情實感,從而讓人民從身邊的人和事中體會到人間真情和真諦,感受到世間大愛和大道。關在象牙塔里不會有持久的文藝靈感和創作激情。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一切有抱負、有追求的文藝工作者都應該追隨人民腳步,走出方寸天地,閱盡大千世界,讓自己的心永遠隨著人民的心而跳動。”他指明人民是時代的塑造者,把文藝反映時代和表現人民、服務人民,推動時代前進一致起來論述,也就幫助我們文藝工作者認清扎根人民和扎根時代的一致性,表現人民改造世界的偉大實踐與推動時代、引領時代前進的一致性。

        并非所有的文藝作品都能夠達到深刻反映和正確引導時代的高度。但像小說、戲劇、電影、電視等敘事性作品,特別是史詩性的作品,無疑可以也應當為深刻反映和正確引導時代而努力

      誠然,并非所有的文藝作品都能夠達到深刻反映和正確引導時代的高度。文藝的題材、主題、形式和風格都異常多樣。一曲無標題音樂、一幅風景花鳥畫、一首吟詠友情或愛情的詩歌,雖然也會有時代的印痕和色彩,卻未必都能深刻反映和正確引導時代。而只提供給讀者和觀眾以一定的審美愉悅,使人們的精神世界得到某種陶冶。但像小說、戲劇、電影、電視等敘事性作品,特別是史詩性的作品,無疑可以也應當為深刻反映和正確引導時代而努力。

      五四新文藝以來,我國產生了許多深刻反映時代、引領時代前進的作品。如魯迅的《狂人日記》《祝福》對于封建社會黑暗的揭露和抗議;茅盾的《春蠶》《子夜》對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農民和民族企業家艱難處境的描寫和對新時代來臨的呼喚;像梁斌的《紅旗譜》對共產黨領導下的農民革命的深刻書寫,楊沫的《青春之歌》對知識分子成長為無產階級戰士的熱情歌頌;像新時期之初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張潔的《沉重的翅膀》吹響改革的嘹亮號角,都給人們留下不滅的印象,鼓舞了廣大讀者勇往直前的信心和愿望!新近周梅森所創作的小說和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所以引起轟動,激起廣大讀者和觀眾的強烈共鳴,就在于作品深刻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時代現實,同時又指明當代歷史的趨勢,給讀者和觀眾以信心和希望。由于我們仍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各種經濟成分的存在,由于存在決定意識,在各種思潮涌動中社會的機體里出現了權錢交易、權色交易和官商勾結,出現了各種令人發指的腐敗現象;但是,我們畢竟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利益至上的國家,黨和人民中都仍然有著占主導地位的強大的健康的力量,時代前進中畢竟邪不壓正,光明畢竟能夠戰勝黑暗。這就是這個時代的典型環境,而周梅森筆下的許多人物,都是人們在歷史潮流中所熟見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人物。作品所展開的各種復雜的人際關系和人物個性、思想、情感,都正是這個時代所特有的,深刻地展現了我國這個時代的特點。它不僅鞭辟入里地揭露了這個時代的黑暗勢力,也熱情洋溢地歌頌了這個時代正氣凜然的正面鋤奸人物,當那些魑魅魍魎一個個落入人民的法網,受到應有的懲處,不能不讓所有正義的人們都感到回腸蕩氣,感到向著光明未來前進的振奮力量!這樣的作品,無疑是這時期響應總書記號召的既深刻反映時代又真正能夠正確導引時代的優秀作品之一。

      正是基于對文藝與時代辯證關系的深刻認識,基于對文藝的重要性和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文藝的繁榮興盛的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從這樣的高度認識文藝的地位和作用,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長期而艱巨的偉大事業。我深信我國廣大文藝工作者一定會響應總書記的號召,提供自己的作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深刻反映時代和正確引導時代,做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