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古耜:堅持文藝創新,擁抱偉大時代

      來源:中國藝術報 | 古耜  2017年02月10日14:49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文藝創新問題。在2014年10月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他語重心長地提醒文藝家:“創新是文藝的生命。文藝創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同創新能力不足很有關系……要把創新精神貫穿文藝創作生產全過程,增強文藝原創能力。 ”而《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再度談到藝術創新的話題。他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勇于創新創造,用精湛的藝術推動文化創新發展” 。同時指出:“優秀作品反映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創新創造的能力和水平。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中心環節,不斷推進文藝創新、提高文藝創作質量,努力為人民創造文化杰作、為人類貢獻不朽作品。 ”應當看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創新問題的講話精神,不僅建立在對文藝規律深切理解和準確把握的基礎之上,而且體現了高屋建瓴的國家情懷和人類意識。即要求文藝家從構建國家文化形象和促進人類精神發展的層面,來看待并從事文藝創新。正如總書記所強調的: “中國人民不僅將為人類貢獻新的發展模式、發展道路,而且將把自己在文化創新創造中取得的成果奉獻給世界。 ”這當中承載的豐富內涵和重要意義,需要我們悉心體味和深入領會。

      一個多世紀以來,中華民族一直在苦苦尋找和孜孜探求屬于自己的發展與復興之路。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特別是隨著近4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大業的高歌猛進,這種尋找和探求最終跨入了嶄新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時期—— “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 。一個以變革、創新和發展為主旋律的時代,呼喚一種與之相協調、相呼應、相砥礪的精神力量。而文藝作為“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魯迅) ,無疑是這種精神力量的重要來源。因此,一切具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文藝家,面對風生水起、激流勇進的偉大時代,理應積極投入到文藝創新之中,做沉潛的探索者和大膽的推動者。一方面,要把創新和創造精神,貫穿到文藝創作與生產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在開闊的視野與深遠的背景之下,以鮮活奇異的藝術形象,表現人類最先進、最健康、最美麗的生活與思想,展示中華民族特有的情懷與風度;另一方面,要直面當下中國正在進行的史詩般的改革創新的社會實踐,滿腔熱情地謳歌和弘揚當下生活中涌現的新事物、新景觀、新經驗,努力創造豐富多彩的中國故事、中國形象、中國旋律,“為世界貢獻特殊的聲響和色彩、展現特殊的詩情和意境” ,使之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只有這樣,我們的文藝家才能無愧于當今時代;我們整體的文藝創作和生產,也才能與一個正在崛起的東方大國的地位相對稱、相匹配。

      文藝創新是歷史和時代提出的根本要求,同時也是文藝自身繁榮發展的關鍵所在。文藝創作就其本質而言,是文藝家在汲取生活滋養的基礎上,向著未知領域或未來憧憬所實施的心靈探索與精神超越。既然是探索和超越,它就必然要追求整體的新穎性與實驗性。可以這樣說,在一定限度內,文藝作品的審美價值同創新元素成正比,其創新元素越多,審美價值就越高。惟其如此,西方文藝家特別看重作品的“間離意識”和“陌生化效果” ,而中國文藝家也一再呼吁創作中的“惟陳言之務去” (韓愈)和“領異標新二月花” (鄭燮) 。不寧唯是,“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趙翼) 。文藝發展還受到社會和時代的影響。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會形成不同的“世運” ,進而向文藝提出不同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大凡有抱負、有作為的文藝家,必須與時俱進,謀新求變,開拓前行。否則,不但是“若無新變,不能代雄” (蕭子顯) ,更重要的是,將最終導致藝術之花的枯萎與敗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創新是文藝的生命。 ”誠哉斯言!

      文藝必須創新,自是天經地義,然而,文藝如何創新,尚需不斷探索。在這一維度上,習近平總書記的相關講話,言簡意賅,切中肯綮,值得我們高度重視,積極實踐。具體來說,文藝家在藝術創新過程中,應注意處理好四個關系:

      第一,實現文藝創新,必須處理好創新與繼承和借鑒的關系。中外文藝實踐證明,文藝創新從來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它有著屬于自己的脈絡、蹤跡與譜系,自然也離不開必要的繼承與合理的借鑒。正因為如此,自覺堅持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對外來文化的借鑒,應當是一切藝術創新的重要前提和基本圭臬。而從近年來中國文藝創新的語境和實踐來看,強化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顯然更為重要也更為迫切。應當看到,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雖然有著不同的側面和多樣的沿革,且在近代社會遭遇了西方文化的嚴峻挑戰,然而,倘若就其原初的、整體的和本質的形態考察,卻堪稱是人類文化大格局中獨具優勢因而價值非凡的存在——它所提倡的“仁者愛人”以及由此派生出的“為政以德” “民貴君輕”等等,連接著切實的人本主義和人類社會健康合理的生存之道;它所信奉的“天人合一” “萬物并育” ,啟迪著當今世界在人與自然之間,確立和諧、平等與持久的關系;它所主張的“以和為貴” “和而不同” ,包含了親善、寬容與協調、均衡,有助于歷史的和平發展與穩定前行;它所呼喚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更是直接激勵著現代人以積極開放的姿態,不斷地學習進取……所有這些,為今天的文藝創新,提供了豐贍的文化遺產與博大的精神資源。在中國文化建設朝著更加本土化方向發展的新的背景下,我們應當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 “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當代中國文化相適應,同現代社會相協調” ,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卓有成效的文藝創造與創新。

      當然,強調文藝創新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也需要有一種辯證的目光和揚棄的態度。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同樣有著精辟闡述。他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 “傳承中華文化,絕不是簡單復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摒棄消極因素,繼承積極思想,‘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 ,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這應當成為文藝繼承與創新工作的精神指針。

      第二,實現文藝創新,必須處理好引入新知與深入生活的關系。在文藝創新過程中,文藝家思想觀念的創新,起著主導和關鍵作用。而文藝家要實現思想觀念的突破或提升,努力拓寬閱讀視野,積極學習新知新見,自然是有效的途徑;但除此之外,還有一點更帶有根本意義,因而也更需要鍥而不舍。這就是:永遠植根生活,熱情擁抱時代,不斷豐富真切的人生體驗。之所以要做這樣的強調,不僅因為一切來自書本的新知新見,要真正成為文藝創新的推動力量,都必須接受生活實踐以及時代與國情的淘洗、檢驗與汰選,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 。更重要的是,在通常情況下,文藝家有關創新的動機、激情和靈感,主要來自不斷變化的社會實踐和日趨多樣的生命體驗,或者干脆說是生活啟示和時代感召的結果。清人袁守定有言: “文章之道,遭際興會,攄發性靈,生于臨文之頃者也。然須平日餐經饋史,霍然有懷,對景感物,曠然有會;嘗有欲吐之言,難遏之意,然后拈題泚筆,忽忽相遭,得之在俄頃,積之在平日。 ” ( 《占畢叢談》 )文章創撰如此,藝術創新亦然。因此,我們說:深入生活是文藝創新的必由之路。只有堅持深入生活,文藝創新才能形成源頭活水,保持生命活力;才能最終“接住地氣,增加底氣,灌注生氣” 。

      第三,實現文藝創新,必須處理好內容與形式、觀念與手段的關系。文藝創新必須思想領先,內容為王,但不能因此就忽略屬于形式范疇的手法、技巧等問題。事實上,手法、技巧以及所有的形式元素,一向是文藝創新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在信息化、多媒體時代已經到來的今天,新生的藝術樣式、奇異的表現手法,以及不斷變幻延展的傳播渠道,光怪陸離,亂花迷眼,更從客觀上要求文藝創新必須認真處理好形式與技法元素。在這種情況下,文藝家要肩負起創新使命,必須在形神兼備、質文俱佳上下工夫。要堅持從整體上理解和把握藝術創新,全面提升和增強文藝的原創能力,以“推動觀念和手段相結合、內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種藝術要素和技術要素相輝映” 。同時,要特別警惕和反對那種脫離思想表達和內容需求,單純在手法和技巧上逐新求變的傾向。大量事實證明,藝術上“一味標新立異、追求怪誕,不可能成為上品,而很可能流于下品” 。

      第四,實現文藝創新,必須處理好由量變到質變、由積累到跨越的關系。從哲學上講,一切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螺旋式、漸進式的,都存在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文藝創新也不例外。這就決定了文藝家在實施創新的過程中,必須保持科學、清醒和辯證的態度:一方面要看到文藝創新的必要性以及它的無終結與無止境,“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 (趙翼) ,因此要確立主動性和緊迫感,積極有效地推動藝術創新;另一方面要懂得文藝創新自有其內在屬性,“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 (杜甫) ,由是獲得平常心與從容感,扎實積累文藝創新的必要能量。總之,要依照美的規律,實施文藝創新。而在這一過程中,最應當引起文藝家重視的,便是習近平總書記所希望和所要求的:“要克服浮躁這個頑疾,抵制急功近利、粗制濫造,用專注的態度、敬業的精神、踏實的努力,創造出更多高質量、高品位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