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程樹榛:以德治國與文學

      來源:文藝報 | 程樹榛  2017年01月26日10:13

      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歷史上的法治和德治進行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同志在會上語重心長地指出:“把法治中國建設好,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習近平同志一系列治國理政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思考。人們都知道,法律對人類行為活動的調節和規約空間總是有限的。要想使其完全遵循社會規范,是需要道德來進行調適和修養的。如果說法治是依靠權威和強制來保證社會秩序的維護與遵守;那么,道德作為人類行為的原則,則是以個人的善思評價為標準,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的信念,規范著自己的行為,調整著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微妙關系。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對一個國家的治理,法治與德治,從來都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廢。

      在我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與發展,人們的社會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人們的價值取向也隨之更加復雜,因此,公民的道德建設,顯得更加突出。

      由此,我不由得想到了我們所從事的文學創作。

      文學作品應當是道德建設——實際上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它以其不可替代的審美意識,對讀者潛移默化進行影響和教育,特別是對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創作優秀的精神產品,便成為作家對于“以德治國”的獨特職責。

      文學藝術歷來是人類精神文明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它的繁榮與發展,對全社會的道德建設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的國家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文學理所當然應該是社會主義文學;社會主義文學對于社會主義社會道德建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自明的。正像鄧小平同志所說的:文學作品“要通過有血有肉、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真實地反映豐富的社會生活,反映人們在各種社會關系中的本質,表現時代前進的要求和歷史發展的趨勢,并且努力用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人民,給他們以積極進取、奮發圖強的精神。”也如我們黨一再強調的那樣: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

      這是黨和人民對作家的殷切期望,是社會主義文學的神圣使命,也是每一個社會主義作家自覺的要求和他們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的所在。

      我認為,作家的“以德治國”社會責任感,與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光榮稱號是一致的。現在,對于這個稱號提的少了;似乎因為我們在搞市場經濟,文學作品也具有某種商品屬性,作家把自己的作品投入市場任其自由競爭就可以了。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起碼是不全面的,因為它忽略了文學作品更為重要的一個方面,那就是它的意識形態屬性,它對人們心靈的潛移默化的作用。任何一個時代的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帶有其所產生時代的種種精神烙印,人們不僅從中可以看到特定時代的人際關系和思想脈絡,還能看到各種社會階層的政治傾向、倫理道德、宗教信仰、美學趣味和哲學觀念。現代作家尤其是這樣。作家的審美意識,作家對于真善美的崇高追求,作家的全部思想傾向,都表現在自己的作品中;而在作品的傳播過程中,為讀者的審美心理所接受,從而實現作者的審美價值。而這種審美價值的實現,又與作者審美意識的高下、精神境界的高低有直接關系,與作家所持有的立場有直接關系。

      近年來,對“立場”這兩個字也很少有人提或根本沒有人提了。其實,立場還是客觀存在的。如果我們拋開極“左”年代用之整人那一套觀點和做法而實事求是地來看問題,立場其實就是人們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的一種態度和立足點,沒有什么使人望而生畏之處。現在,在文學作品中的“立場錯位”現象還是時有發生的。比如,有的人對生活中某些應該痛加暴露和嚴厲批判的事物,反而給予同情和歌頌;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大業中應該大加贊頌的火熱生活和新的人物,卻缺乏熱情或不屑一顧。他們疏遠、淡忘了人民,一味沉湎于“自我深層次意識”的開掘,一切從主觀出發,從個人出發,面向自我,閉門造車;熱衷于在玩弄文字游戲的同時,展覽人類身體應該隱秘的部分和不該公之于眾的本能;甚至有極個別的歪曲、丑化勞動人民的歷史、黨和國家的歷史,歪曲、丑化現實生活面貌;至于有個別人至今還迷戀極左年代那一套對文化藝術的政策和制約方法,那恐怕就不僅僅是缺乏社會責任感的問題了。

      我一向認為:作為一個有責任感、有良心的作家,對自己應該有個基本要求,那就是不能讓自己的作品有害于社會,有害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害于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而應該滿腔熱情地通過充滿藝術魅力又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藝術精品,弘揚社會美德和正氣,凈化人們的靈魂,為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人民特別是我們的青年,召喚崇高之光、理想之火,鼓舞人們建設新生活的勇氣。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我們的作家必須緊緊地貼近時代、心系人民、扎根生活,真正認識到“人民是文藝工作者的母親”,人民的生活,是一切優秀作品賴以產生的土壤。“自覺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題材、主題、情節、語言、詩情和畫意,用人民創造歷史的奮發精神來哺育自己”,始終代表著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自覺地為以德治國貢獻自己的才智。

      目前,在我國,隨著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的飛速發展,生氣勃勃的、欣欣向榮的生活天地,是到處可見、隨處可尋的。我們的人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意氣風發地在歷史的潮頭上破浪前進。在工廠、在農村、在部隊、在學校、在科學實驗室,在各種火熱生活的第一線,到處可以看到那種奮發向上、日新月異的感人情景;特別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引發出來的新的生活激流,猛烈地沖擊著我國幾千年來封建殘余的積習和多年形成的各種阻礙社會前進的惰性。新生事物不斷涌現,新的人物英雄輩出。但與此同時,形形色色的污泥濁水,各式各樣的殘渣余孽也一齊涌來,而它們往往也裝扮成正面角色,進行精彩的表演;因此,表現出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社會現象,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這就要求我們不僅僅能夠慧眼識珠,而且也能夠明眼辨污。對那些在建設大業、改革開放中所涌現的新的英雄人物——他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梁”,代表著生活的主流,我們就努力去發現他們、了解他們、熟悉他們,從而去表現他們、謳歌他們;對于后者,則應該用犀利的筆觸,狠狠地予以剖析,痛加針砭,無情鞭撻,以剔除我們前進中的絆腳石,從而促進社會的進步,為“以德治國”貢獻力量,為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掃除障礙。

      為此,這就要求我們的作家應該放下架子,從各種“象牙之塔”的高貴殿堂里走出來,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的激流中去,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大業和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去,深刻感受勞動者創造的甘苦,感受人民群眾嶄新的精神風貌,感受祖國在新的歷史進程中的偉大步伐,感受時代前進中脈搏的跳動,從而創作出無愧于祖國和時代的優秀作品,提高人們的道德,升華人們的情操,鼓舞人們的斗志,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力拼搏!

      現在,我們的社會生活生氣勃勃,豐富多彩,各條戰線捷報頻傳,在新世紀青春煥發的共和國,展開勝利的笑容,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來到。讓我們伸開雙臂,勇敢地投入新時代的懷抱,用符合新時代的嶄新思想來武裝我們的頭腦,譜寫出生活和歷史的新篇章,為以德治國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