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響時代前進號角 筑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文藝高峰

      來源:中國文化報 |   2016年12月16日10:27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11月30日在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下簡稱“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下簡稱“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在全國文藝工作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廣大文藝工作者認為,總書記的講話內涵深刻、意義深遠,是對當前文藝發展形勢的準確把握,是對文藝創作規律的科學總結,必將為我國文藝事業的繁榮興旺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既是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殷切期許,更是巨大的激勵,他們紛紛表示,要牢記總書記的4點希望,把講話精神作為自己創作的指引,以更加堅定的文化自信投身于時代和人民之中,創作出更多更美的文藝成果。本報今日刊發部分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代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心得體會,以饗讀者。

      深入生活是文藝家畢生的功課

      周喜俊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文藝工作者指明了方向,給大家提出的四點希望,就像經驗豐富的醫生手持解剖刀,層層剝離,直指病灶,對當前文藝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科學剖析,同時也指出了解決路徑。講話通篇貫穿一條主線,生活是創作之根,人民是文藝之魂,文藝家只有走入生活,貼近人民,藝術之樹才能常青。

      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文藝工作者,當年能走上文學創作之路,是生活的饋贈。1984年調入石家莊后,又到基層兼職深入生活5年。即便在任石家莊市藝術研究所所長11年間,任石家莊市文聯主席兼作協主席近13年間,也從未間斷過深入生活,并且帶出了一支自覺深入生活的隊伍。30多年來,我之所以能夠堅定不移地走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道路,是因為我從來沒離開過生活,沒離開過人民。

      習總書記說:“以為人民不懂得文藝,以為大眾是‘下里巴人’,以為面向群眾創作不上檔次,這些觀念都是不正確的。”這段話字字句句說到了我的心坎兒上。我在石家莊市藝術研究所工作期間,為寫出觀眾喜愛的劇本,經常跟著劇團下鄉,一走就是十天半月,冬天穿著棉大衣,坐著小馬扎,在農村的露天劇場和觀眾一起看演出,聽他們的議論,看他們的表情,在他們的喜怒哀樂中,我驀然明白,農民雖然不是藝術家,但他們的欣賞水平一點也不低。

      今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長篇紀實文學《沃野尋芳》,是我為完成上級分派給單位為期3年的革命老區幫扶任務,在河北李村挖掘到的一座創作“富礦”。該書記載了上世紀70年代初,中央工藝美院200多名師生在河北李村生活3年的故事。這些高等學府的師生被動地來到李村接受再教育,卻主動擁抱了生活,與當地百姓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吳冠中、祝大年、袁運甫、常沙娜、何鎮強等一批藝術家在這里創作出大批國內外美術界一致公認的藝術精品。吳冠中每次從田野畫畫回來,都要把作品擺在房東家的院里,請左鄰右舍的鄉親們來提意見,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中,這位從法國留學歸來的藝術家懂得了:文盲并不等于美盲。為寫這本書,我利用兩年時間,采訪了在李村生活過的中央工藝美院師生、村里的老房東以及相關人員80余人,如今已到耄耋之年的老藝術家們提起那段經歷,不約而同說出一句話:“李村3年對我們人生觀、價值觀、藝術觀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吳冠中先生,80多歲還經常帶著并不年輕的學生們到各地農村寫生。

      當年吳冠中在法國留學時,每天都在畫室畫各種人體,他覺得自己像斷線的風箏,腳下無根,心里沒底。他崇拜梵高,卻體會不到梵高讓人為他的作品而瘋狂的內心。他崇拜魯迅,卻找不到“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的充實。他強烈意識到,自己是一只中國的羊,只有到祖國的山坡上去吃草,才能產出適合中國人口味的奶。他義無反顧回到祖國的懷抱,立志做中國的梵高。但在北京高等學府任教多年,他始終沒有如愿。李村3年為他提供了體驗梵高精神的平臺,也成了他追求中西合璧藝術的試驗田。李村是他創作的高峰期,也是他理論的成熟期,“專家鼓掌,群眾點頭”“風箏不斷線”等一系列美術理論都是在李村凝聚出來的。所以,他在自己的文章中曾寫道:“我格外懷念李村,懷念李村的父老鄉親……”袁運甫也飽含深情寫道:“河北李村是藝術的寶庫,那里有無窮的能夠滿足藝術實踐的素材。”

      這些藝術家的經歷,讓我對習總書記“關在象牙塔里不會有持久的文藝靈感和創作激情。”“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也是被歷代藝術家證明的真理。

      深入生活是文藝家畢生的功課,扎根人民是文藝家自信的根本,文藝家只有長期深入基層,與人民保持血肉聯系,才有在各種文藝思潮面前保持判斷是非的能力,才能知道人民需要什么樣的精神食糧。1999年我創作電視劇《當家的女人》時,正是偶像劇、戲說片、婚外情充斥熒屏之時,有人擔心這樣一部干干凈凈的劇是否會有市場,建議給主人公加些婚外戀之類的“作料”, 以吸引觀眾的眼球,我堅決不同意。該劇在央視黃金時間播出后產生的反響,在央視及各省衛視持續熱播多年的事實,證明了觀眾對歌頌人間真善美作品的期待。2007年,我在創作姊妹篇《當家的男人》時,同樣遇到過這樣的反復較量。有人認為弘揚無私奉獻精神,弘揚正能量的作品不夠深刻,不會受到觀眾的歡迎,這種思維的誤區給文藝界帶來極大的思想混亂。我能理直氣壯地拒絕這些歪理邪說,是因為我從來沒有離開生活,沒有離開人民。生活給了我足夠的底氣,人民給了我堅守的信念。

      “文藝創作的目的是引導人們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樂的源泉。”這是習總書記的教誨,也是文藝工作者應肩負的使命。

      (作者為河北省文聯副主席,石家莊市文聯主席、作協主席)

      堅守的意義

      盧 昂

      習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震古爍今的偉大事業,需要堅忍不拔的偉大精神,也需要振奮人心的偉大作品。”由此,他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四點希望:一是堅定文化自信;二是堅持服務人民;三是勇于創新創造;四是堅守藝術理想。

      作為戲劇工作者,如何踐行習總書記提出的崇高使命?我認為最為重要的就是“堅守”。堅守文藝的價值和使命;堅守文藝服務人民;堅守文藝的創新發展;堅守崇德尚藝的修養品性。

      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上,我編創了一臺表現西安百年劇社易俗社的全景式秦腔《易俗社》。之所以要編創這樣一臺戲曲作品,就是因為這個被田漢先生譽為“世界三大古老劇院”之一的劇社有許多寶貴的品性值得我們反省和思考。

      易俗社始建于1912年,一批進步文人為了改變當年積貧積弱的國人愚昧、腐朽與落后的現象,以戲曲演出這種最為大眾、最為經濟的文藝方式教化民眾,提升國民的文化素養。從初始就開宗明義地以“輔助教育、移風易俗、啟迪民智”為辦社宗旨。自始至終,初心不改。為了堅守文藝的崇高使命和價值,劇社一直自己編創文本和演出,自己培養和教導演員及職員,即使是傳統老戲,因為文化追求的不同都要自己重新編寫、排演。劇社自成立至新中國成立的30多年時間里,自編、自創、自演了500多部作品。其中不乏《三滴血》《火焰駒》《柜中緣》等經典名劇,這在世界戲劇史上都是引人注目的。

      曾幾何時,某些“戲劇人”為了追求所謂的票房、市場及商業價值,而忘卻或模糊了文藝的終極使命和價值,充溢著大量的庸俗,經營著各種利益,滋長著膨脹的欲望,侵蝕了我們這個民族的道德水準與國民素養。習總書記高屋建瓴地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傳播者,把崇高的價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導人們向高尚的道德聚攏,不讓廉價的笑聲、無底線的娛樂、無節操的垃圾淹沒我們的生活。”

      文藝來自生活、源于人民,并反映生活、服務人民。這似乎是人們都已明白的道理,但真正能夠始終秉持和堅守,卻是極其可貴和難得的。易俗社的先賢們則為我們做出了榜樣:1926年軍閥劉振華10萬大軍圍困西安,為了安撫市民,穩定軍心,易俗社日夜演出從未間斷;“七七”盧溝橋事變前夜,易俗社在北京為29路軍演出《山河破碎》《還我河山》;“西安事變”之夜,易俗社為南京大員們連演3天;抗戰時期,日機轟炸西安,易俗社房屋被毀、5人喪生,60多歲的社長每天帶領全體易俗人往返20多里的山路,白天在樹林中排戲、學文化,晚上返回西安城為百姓演出。這樣的日子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個月兩個月,而是整整堅守了5年!他們的堅守和存在,為動蕩中的西安市民帶來了溫暖、撫慰和希望。由此,我在劇中寫下這樣一段臺詞:“不管西安城遭受怎樣的劫難,只要鐘樓的鐘聲響著,易俗社的琴聲不絕,西安人的心里就踏實!”

      易俗社的先賢們就是這樣永遠與人民大眾、國家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不離不棄,不忘初心。堅韌不拔,胸懷大義。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他們始終堅守崇德尚藝的修養品性。正如習總書記所說:“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藝作為一生的功課,把為人、做事、從藝統一起來……”這些振聾發聵的金玉良言,需要我們每一個戲劇工作者認真反省,認真踐行。

      今年9月,具有20多年歷史的開羅國際戲劇節首次為全球6位杰出戲劇家頒發“成就獎”。我有幸成為其中一員,因而有機會結識了一位來自西非的獲獎女戲劇家繆比(Mumbi)。西非可以說是當今世界最貧窮、最落后、最危險的地區之一,她告訴我她們那里至今還沒有專業戲劇學校,她因從小喜愛戲劇所以自己組織團隊自學創作,其間有一些人有機會到歐美學習,但再也不回去了。所以,她只有自己堅守,至今已近30年。由于她的堅守,西非地區的人們有機會看到戲劇,看到西非人自己的生活和歷史,年輕的西非人(特別是女性)也有機會學習甚至從事戲劇……當她聽說我工作的上海戲劇學院竟然有近3000名學生,每年舉行的國際導演大師班可以邀請到全球最優秀的導演、教師到中國教授戲劇,她羨慕得幾乎落淚,一直喃喃自語:“你們真是太幸運了,太幸運了!”

      想想百年前易俗社先賢們踐行的歷程,看看現如今遠在世界另一端貧瘠的西非同行,他們都比時下的我們要艱難得多、困苦得多,但他們始終堅守著他們的藝術理想,把至善至美的藝術播撒、灌溉給他們所至親至愛的人民。

      (作者為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主任)

      戲是演給老百姓看的

      王紅麗

      11月30日,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出席開幕式并且發表了重要講話。我作為一名文代會代表,認真聆聽了習總書記的講話。習近平總書記熱情洋溢、真摯情深的話語讓我十分感動,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工作者給予充分肯定和認可,將文藝工作者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讓人激情滿懷。這是對大家堅持藝術傳承和創新、服務百姓、堅持在第一線為人民創作演出的表揚,一種崇高的榮譽感油然升起,一種肩上的責任感頓覺神圣。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社會主義文藝的重要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科學分析了文藝領域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對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了“四點希望”,既高瞻遠矚又直接地氣,既思想深邃又樸實親切,既有真切關懷又有殷切期許,說出了文藝工作者的心里話,令人備感振奮、豁然開朗,我們需要全面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

      我作為一名基層戲曲演員,深刻體會到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的重要性。俗話說:“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戲是演給老百姓看的,藝術的理想不是空洞的理念,而是源于對藝術的熱愛,踏踏實實在舞臺上為老百姓演出的戲曲人,就是有藝術理想的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真誠地為老百姓服務。只有這樣做,文藝才能接住地氣,增加底氣,灌注生氣。河南小皇后豫劇團建團23年來,創作排演了多部老百姓喜歡的戲。如《風雨行宮》《鍘刀下的紅梅》《花喜鵲》《三更生死緣》《五鳳嶺》《大明皇后》等,這些戲分別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等多個獎項,深受老百姓歡迎,許多唱段廣為傳唱。

      學習習總書記的講話后,我一定會認真領會,貫徹執行,堅定文化自信,堅持服務人民,傳承弘揚創新,堅守藝術理想,爭做德藝雙馨的藝術工作者,深入基層扎根人民,戒除浮躁,潛心創作,要有“十年磨一戲”的決心,努力創作出無愧于偉大時代,無愧于偉大國家,無愧于偉大民族的優秀作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作者為河南小皇后豫劇團團長)

      本來、外來與未來

      李春雷

      聆聽習總書記講話,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個“來”——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

      可以說,這三個“來”,為當下有些浮躁、有些迷茫的文藝創作者指明了方向!

      什么是“本來”?就是我們優秀的文化傳統和文學傳統,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自信。習總書記列舉了從《詩經》《楚辭》《漢賦》到明清小說這個燦爛的中國文藝歷史星河。他鄭重地告誡: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劇。

      這個“本來”,還包括我們經過實踐證明了的無比正確的文藝創作規律,比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永遠堅守和堅持的。

      什么是“外來”?就是要保持一種開放的態度、開放的胸襟、開放的視野。習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引用世界文學大師歌德、托爾斯泰等人的名言名句,特別是強調:“如果想寫出雄偉的風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偉的人格。”思考習總書記講話,我認為,“外來”的內涵,其一是要學習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學;其二就是要向別人學習、向優者學習、向幼者學習、向新者學習;其三就是向生活學習、向人民學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這似乎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這確實又是一個常談常新的問題。雖然我們都置身生活中,但我們每個人生活的天地還是太有限了。當下的社會,處于特殊的轉型期,世界一體化,信息全覆蓋。多元的影響,使得我們所處的社會生活呈現一種全新生態。面對這一切,我們必須積極主動地走出自己已經熟悉的、舒適的、習慣的生活,走進更廣闊、更基層、更陌生的領域,去學習、去熱愛、去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并進行美的創造。只有通過不斷地向“外來”學習,才能塑造一個德藝雙馨的自己,才有可能寫出真正的精品力作。

      我們的文學藝術家,只有自覺地把“本來”和“外來”結合起來,聯合發酵,才會產生真正的文學“未來”,才會有氣象萬千的、寫盡民族精神的、走向世界的中華文學。

      這種“未來”是什么?是輝煌的,壯麗的,宏大的,難以盡言的。在習總書記的講話中,我們約略可以感覺到。其一,就是人民性。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時代的雕塑者。人民需要藝術,藝術更需要人民。馬克思說:“人民歷來就是作家夠資格和不夠資格的唯一判斷……”習總書記希望我們要進一步明確創作思想:堅持服務人民,用積極的文藝歌頌人民,歌唱祖國,禮贊英雄。其二,就是藝術性,或藝術的真實性。習總書記在講話中,兩次談到百姓的“憂傷”——“百姓歡樂憂傷”“內心的沖突和憂傷”。這就是鼓勵我們要更加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最大真實地反映人民群眾在創業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善于在幽微處發現美善、在陰影中看到光明,不做徘徊邊緣的觀望者、譏讒社會的抱怨者、無病呻吟的悲觀者,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作品,鼓舞人們在黑暗面前不氣餒、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用理性之光、正義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對人民深惡痛絕的消極腐敗現象和丑惡現象,應該堅持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真善美戰勝假惡丑,讓人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

      的確,揭示人類命運和民族前途,是文藝工作者的追求。偉大的作品,一定是對個體、民族、國家命運最深刻把握的作品。這,就是習總書記希望的經典,也是我們憧憬的“未來”!

      通過學習習總書記講話,我感覺我們黨對文藝的領導和指導更加理性,更加精準。我們文藝的春天已經到來,或正在到來。在這個文藝春天里,將會綻放出更多的姹紫嫣紅!

      (作者為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敬畏傳統 銳意創新 將湘劇發揚光大

      王陽娟

      11月30日,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主持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堅持服務人民,用積極的文藝歌頌人民;勇于創新創造,用精湛的藝術推動文化創新發展;堅守藝術理想,用高尚的文藝引領社會風尚。我非常榮幸地作為湖南代表團的成員參加了會議,并與代表們一起為中央領導演出,百人合唱《到人民中去》和《在你偉大的懷抱里》,獲得與會領導的高度贊譽。

      在現場聆聽到總書記的講話,親身感受到總書記對文藝工作者的關懷和期望,備覺振奮,又豁然開朗。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的戰略高度對文藝工作提出了全方位的指導和要求。整個報告言簡意賅,文辭優美生動,富含哲理,高屋建瓴地闡述了文藝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內涵十分豐富,為我們未來文藝創作的發展、文藝人才隊伍的建設及文化創新的推動指明了方向,更為我們湘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堅定了信心。

      習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善于從中華文化寶庫中萃取精華、汲取能量,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堅定不移用中國人獨特的思想、情感、審美去創作屬于這個時代、又有鮮明中國風格的優秀作品。”湘劇正是中華文化寶庫中一筆不可或缺的財富,她是湖南的代表劇種,也是與川劇、豫劇、漢劇、粵劇等劇種齊名的地方大戲劇種。溯源湘劇藝術,史證歷史600余年,一直受到湖湘人民的歡迎,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近幾十年來,湘劇經過多次巡回演出,在海內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湖南省爭得了榮譽。作為一名湘劇傳承人,就應該擁有這種文化自信,敬畏傳統、崇尚經典,從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上對傳統經典進行持久深入地挖掘、闡發和提升。既要接“地氣”,又要有“底氣”,更需要摒棄浮躁,堅守“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藝術定力和“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執著追求。只有這樣真正沉下心來研究、感悟,才能體味到傳統經典的博大精深、玄妙大美,才能創作出打動人心的藝術精品。

      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人們審美需求的改變,不得不承認湘劇的發展也遭遇瓶頸。正如習總書記強調的:“要把創新精神貫穿文藝創作全過程,大膽探索,銳意進取……”湘劇的傳承也絕不能墨守成規,必須內容革新、形式革新,將各種其他藝術形式融入到劇目創作中,在借鑒和吸收的過程中,不要一味地照搬,而是加以改造。同時引入現代科技的舞臺元素,在服裝、對白、表現形式上加入符合時代要求的創意。各種新元素的合理加入,使劇目煥然一新,達到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高度統一。要大力培養青年演員,集聚大眾的力量,發揮年輕人的智慧,將湘劇發揚光大。

      時代呼喚精品力作,黨中央發出號召,我們更要懷揣家國情懷,秉承工匠精神,落實好習總書記的四點希望,竭盡全力創作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

      (作者為湖南省湘劇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