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曹有云:扎根人民,創造前行

      來源:中國作家網 | 曹有云  2016年12月06日18:01

      作為中國作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在人民大會堂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是一件十分榮幸的事情。現結合自己工作和創作實際,就學習總書記講話談幾點心得體會,和各位同仁交流。

      每當一個時代的創造精神被極大地激發,創造熱情空前高漲,文藝創作蓬勃發展,文藝作品精彩紛呈之時,往往也是需要理論思維及時歸納總結,發出理性之聲,引領活躍的創作行為之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就是這樣一篇因時而興,乘勢而來,高屋建瓴、博大精深,處處閃耀著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光芒,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新世紀、新時代中國化的光輝篇章,是指導當代中國文藝工作和文藝創作事業的綱領性文件,需要我們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準確把握,廣泛傳播,更需要在我們的文藝工作和創作實踐中貫徹落實。

      文學即是人學。人民永遠是文學創作的永恒主題也是其活水源頭。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指出:人民需要藝術,藝術更需要人民。曾幾何時,我們忘記了這個樸素的常識,在各種所謂時尚前衛的文藝思潮中迷失了方向,乃至一味標新立異,追求怪誕新鮮,制造了大量低俗、庸俗、媚俗,無底線、無節操的文化垃圾。作為一名在州縣基層工作生活了近三十年的文學創作者,幾天來,對照總書記講話,我常常捫心自問:在寫作中,在動筆之前,我們究竟走訪了幾個村落,和幾個農牧民群眾坐在同一條板凳,同一個炕頭做了貼心盡情的促膝相談甚而成為能夠相互傾訴的知心朋友?我們對他們的喜怒哀樂、渴望夢想到底感受多深?了解多少?我們生搬硬套的形式他們是否能夠接受?我們生吞活剝的思想他們是否理解?我們晦澀拗口的文句他們是否讀懂?我們寫作發表的作品有多少是他們真正喜聞樂見?如此,我們到底有無資格做他們靈魂的工程師?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如果長此以往,唯我獨尊,閉門造車,我們就會失去這個圣神榮光的資格榮譽,反被人民群眾所鄙視、唾棄!

      “關在象牙塔里不會有持久的文藝靈感和創作激情”。這是總書記對我們廣大文學創作者的諄諄教誨,語重心長,我們當入心入耳,心領神會,時刻提醒自己,反省自己。曾幾何時,我們讀了幾本西方文藝理論書籍,沉浸在形式方法、語言修辭的象牙塔里而不能自拔,自以為已經走在了時代文藝前列,寫出了時髦先鋒的杰作,殊不知,其間無血無肉,也無筋骨力道,更無真情大義,很可能就是贗品垃圾!

      “走入生活,貼近人民,是藝術創作的基本態度;以高于生活的標準來提煉生活,是藝術創作的基本能力。”這是總書記講話在文藝創作方法論意義上給我們開的一劑良方,一味良藥。有了這樣的“態度”和“能力”,我們就能克服當下文學創作中無的放矢、空洞無物,無病呻吟,蒼白無力等諸如此類的疑難雜癥了。在日常的文學創作活動中我們當身體力行,努力端正其態度,煉就其能力,惟其如此,才能出作品,出精品。

      文學創作絕非一哄而起,一蹴而就的短期行為,而是一個天長日久,鍥而不舍,長期積累的過程,就當下而言,我們需要克服創作中諸如急功近利、唯利是圖、見利忘義、粗制濫造的浮躁心態,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情操,擋得住誘惑,像總書記講的“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藝術定力,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執著追求”。有了這樣的定力和執著,才有可能寫出好作品,大作品。著名作家柳青幾十年如一日生活在農民中間,并在農村落戶14年,在田間地頭摸打滾爬一輩子,完成了豐厚的生活積累,耗費了不計其數的精力、心力才寫出了不朽史詩《創業史》(未完成),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同樣如此,甚至為此他英年早逝,獻上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

      文學創作是一個接力運動,我們總是在前人止步的地方重新出發;文學創作更是一項創新活動,我們總是要在前人既有的道路上推陳出新,創造前行。總書記說“創新是文藝的生命”。誠哉斯言!任何一個民族,一種藝術,要是墨守成規,固步自封,絕然是死路一條。我們胸懷要謙卑,視野要開闊,要積極發揚“拿來主義”,要學習借鑒包括西方在內的世界一切先進的文學成果,向我國各地區各族人民創造的優秀文學成就學習,也要向我國文化文學發達兄弟省份作家詩人同仁學習,取長補短,消化吸納,為我所用,努力創造出具有鮮明高原特色,西部風格、青海氣派的優秀作品,為繁榮發展我省文學事業,實施文化名省建設戰略貢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說:“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面對如此重大而神圣的歷史使命,面對這個偉大時代的激情召喚,青海的文朋詩友們,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