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林天強:今天的中國科幻電影,就是好萊塢的前夜

      來源:新華網科幻郵差 | 林天強  2016年08月25日09:08

      林天強,北京798創始人,電影理論家,導演,清華海峽研究院文化科技創新中心主任。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電影學博士,著名電影理論研究學者,完全導演論創立者。

      作為新成立的清華海峽研究院文化科技創新中心主任和清華校友總會文創專業委員會聯合發起人,林天強對科幻電影一直情獨有鐘,致力于科幻文創產業的發揚光大。他認真工作,以便自己的工作機構能夠為首度設立的"成都國際科幻電影周”提供戰略支持,他參與創設了“華語科幻電影星云獎”并擔任評委會執行主席,深度加入成都科幻電影周重頭戲:“科幻郵差IP創投會”、“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和光年"高峰論壇和“華語科幻電影星云獎”頒獎典禮,他認為“科幻清華”致力于提供行星家園的未來想象,“科幻成都”有可能成就城市未來的生活方式。記者在“成都國際科幻電影周”上采訪了林天強評委。

      1.您認為中國科幻電影當前處于什么水平?與好萊塢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還可以做哪些工作?

      答:提起科幻電影就說到好萊塢,好像科幻電影是好萊塢的特產。其實工業化的科幻電影出現在《星球大戰》之后,天才卓絕的盧卡斯和斯皮爾伯格們,抓住了好萊塢轉型的契機,成就了之后科幻大片類型。今天的中國科幻電影,就是好萊塢的前夜,新生代蓄勢待發,正如東方出現魚肚白、嬰兒躁動于母腹、海天之間出現船帆,軟硬件條件皆俱備,只欠東風。

      我們八十年代的大學生其實有點理想主義,那時候常說“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也受到那個時代科幻電影好的熏陶,但此后中國的科幻電影一直沒做起來,有很多原因,委過于人很容易,關鍵是每個人做好自己的事,套一句話“科幻電影,我的責任”。

      我于1988年從四川考到清華大學讀電子工程系本科,也有幸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獲得博士學位,在八一電影制片廠工作多年后,受母校的召喚,到清華海峽研究院文化科技創新中心工作。中心團隊在文化產業方面深耕多年,清華校友總會文創專業委員會會長胡鈺教授率領大家一同建設中心,形成了“文化科技創新中心”。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領域,科幻產業和科幻電影是我們重點發展的研發方向。從清華畢業的科幻作者有獲“雨果獎”的郝景芳、江波、年輕的修新羽以及這次創投會重點項目作者陳梓鈞等等。這次參與成都國際科幻電影周,希望能夠發揮清華的人才優勢和科研實力,面向世界提供未來想象,愿意在新華網牽頭下共同為“成都國際科幻電影周”的持續發展提供服務和支持。

      2.您最喜歡的科幻電影是哪部?最中意的科幻角色是哪位?如果愿意,請告訴我們原因。

      我喜歡的科幻電影早期的有《月球旅行記》、后來的《太空漫游2001》,本世紀之交的《黑客帝國》三部曲等等,the NEO成為the ONE,生命與機器斗爭成長,終獲自由。當然還有《星球大戰》系列,《阿凡達》等。有一部《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低成本、高概念,很有感,值得國內的科幻電影工作者好好觀摩。

      可以說電影從一開始就與科幻密切相關,所以我常說電影天然是科幻,當然科幻未必是電影。好科幻好電影都在塑造一個讓人信以為真的世界,世界觀建構的邏輯是相通的。看科幻電影的發展,除了能看到制作水平提高,電影工業的發展,更能看到人對世界和自身認識的深化,科幻電影不僅需要技術和工業,尤其需要哲學和智慧。

      3.中國科幻電影“據說”迎來了最好的時機,要實現突破式發展,需要解決掉哪些問題?中國科幻電影如何才有自己靈魂?

      所謂突破,其實都是量變積累引起突變。沒有無緣無故的突破,電影市場率先暴漲,電影工業化條件正在成熟,青年觀影習慣正在形成,全國科學大會透露出五年內設立國家科幻大獎的信息,現在又有像四川省和成都市這樣的政府對于科幻產業的政策扶持,這些諸多方面工作的逐漸改進,正是形成中國科幻電影突破的基礎條件。

      而一部科幻電影精品的橫空出世,將極大地引起觀眾的觀影熱潮,極大地推動中國科幻電影工業化進程,極大地喚起全社會的科學熱情!而科幻電影精品出現的關鍵在于給予科幻電影的完全導演以創作自由,某種意義上講,創作者就是創世者,創作自由才能讓科學與藝術的想象力肆意汪洋,巨作噴薄而出!

      科幻電影前面加中國,就點明了其特點和靈魂。中國是超長歷史、超大領土、超多人口、超強文化的超級文明,這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文化,也會成為行星之魂,當然應該是科幻電影之魂,中國的科幻電影理應為我們家園我們行星的未來想象做出貢獻。

      4.從科幻文學到科幻電影,最關鍵的環節是什么?

      文學對電影的滋養從來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文學佳作改編成電影精品也充滿難以忽視的困難,書影雙絕的改編比如《飄》《戰爭與和平》《活著》等,爭議不斷的如《現代啟示錄》《白鹿原》等,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的轉換過程也不例外,如近期廣受關注的《三體》。

      從科幻小說到科幻電影,是一個把科幻創意秩序化、場景化、視聽化、市場化、社會化的過程,本人的“完全導演論”對此有系統闡述,而實現這些環節的專業工作者分別是小說家、編劇、導演、制片人、明星。這些環節都很關鍵,然而不同環節依據不同的條件獲得了不同的授權,科幻電影工作者依據授權賦予科幻創意以信用和組織,才能形成具有版權獲利能力和媒介傳播效應的藝術作品和娛樂產品,關鍵之關鍵在于正確地授予核心簽約人以主導權和受益權。

      5.對于“成都國際科幻電影周”及成都,您有什么看法?

      去年我到成都參加“科幻星云獎”活動,就和朋友們商量過做科幻電影節等有關事宜。由于自己曾經做過“798藝術節”,也做過“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電影展”,深知其難度。

      但形勢比人強,電影《三體》出現波折,有一種聲音認為中國出不了好的科幻電影。而此時新華網又在政府的支持下努力推動此事,布局科幻產業,打造科幻之都。各位老師形成共識認為這時候鼓勵科幻電影是雪中送炭又是因勢利導,作為一個四川人考學在北京工作至今,我一直尋求機會報效故鄉,于是我主動請纓,邀請電影界的權威專家出任評委,希望能夠為這個電影活動做一些實在的基礎工作。感謝多位電影屆前輩和同仁玉成此事,當然更感謝科幻界的老師朋友多年的耕耘并提供機會,最感謝成都這座城市,提供了科幻產業發展的空間。

      成都是一座很科幻的城市,蠶叢及魚鳧,三星堆遺址多么科幻;這里是大地震災害摧不垮,人們依然樂觀充滿希望的生活方式;這里有影響千百萬幻迷的《科幻世界》,這里有即將走向世界的“銀河獎”和“星云獎”。

      有一種說法最具未來感的城市地標都在中國,很多國外的科幻電影都到中國取景。我期望經過成都市整體的科幻規劃,成都會成為中國最具有未來感的城市,成都不僅是現代休閑城市和中國后花園,經由可持續的“成都國際科幻電影周”的長期塑造,成都這座城會成為大家都向往的首席生活方式聚集區和頂層發展模式示范區,將來不僅有“少不入川”的說法,而且還將有“未來在川”的愿景,我想這會是成都國際科幻電影周最好的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