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科幻作家韓松:科幻,帶來的不只是幻想
初見韓松,他正在專注地伏案工作,7、8平米的辦公室里,從書柜、桌子到地上都放滿了書籍和資料,只在從辦公桌到門口留出了一條窄窄的通道。作為新華社對外新聞編輯部副主任兼中央新聞采訪中心副主任,韓松的日常工作非常忙碌,滿屋的資料就是證明,但與此同時,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一名筆耕不輟的科幻作家。
韓松(資料圖)
“科幻,讓我豁然開朗”
作為中國科幻“四大天王”之一,韓松在近20年前就開始了科幻文學創作。他的作品極富文學性,結構精巧,內蘊深遠,可謂獨樹一幟,獲得了不少科幻文學獎項。“科幻是一個可以豐富想象力、帶來創新思維的文學種類。”韓松表示,“各行各業的進步都離不開想象力和創造力,我認為接觸科幻甚創作科幻作品,不但沒有影響工作,反而極大促進了我的工作。”在韓松看來,這份促進,體現在科幻給他思維方式帶來的顛覆。“科幻教會了我從科學、未來、甚至倒因為果的角度去思考,使我始終保持開放的心態去看待任何事件,從而經常會產生很多新鮮的想法,對司空見慣的日常事物也能夠隨時保持敏銳度。科幻,常常給我帶來豁然開朗的驚喜。”
韓松口中的思考方式,也是他進行科幻文學創作的科幻思路。“一部好的科幻作品,首先要包含科學的因素。例如,目前備受關注的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新能源技術的突破等, 這些前沿科技都會成為科幻作品的主題。除此之外,科幻作品還應該腦洞大開,用豐富的想象力激發讀者對科技和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精彩的故事情節、具備文學性和藝術性也是其基本要素。”
除了前沿科技,韓松的科幻作品也常將現實事件融入其中,從而創造出充滿寓意和耐人尋味的故事。韓松今年年初出版的科幻小說《再生磚》便是其中一部。“這是一部植根于汶川地震的小說。地震后,城市和居民生活遭受重創,該如何克服物質和精神的重重障礙獲得重生?再生磚作為一種前沿科技,連起人的感情和對生活的向往,聯系起未來和現在,在這個恢復過程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小說揭示了在災難之中人類如何再生的主題,用科幻賦予了一個災難事件更深的含義。”韓松介紹。
談及未來創作,他思考后表示,“《醫院》這部科幻小說剛剛出版,有可能會繼續創作,進一步探討醫學技術進步和醫療制度改革帶來的醫患關系的改變。另外,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在貴州落成,也打算以其為主題進行創作。”
韓松最新出版的科幻小說《醫院》
科幻,帶來的不只是幻想
韓松一直認為,我們的現實已經跟科幻分不開了。
“科幻正在侵入現實。”談及此,他細致地解釋道,“從物質層面來講,科幻曾經預言的產品和技術,都在我們身邊逐一實現。從手機到互聯網,甚至所謂的‘黑科技’,這些首先由科幻提出的‘幻想’早已成為現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幻已經跟生活的每個元素發生了‘反應’。”仿佛一副望遠鏡,許多小說家用科幻“窺探”遙遠的未來星空,通過絲絲幻想的線索,勾勒出未來立體的模樣。
但科幻的影響更多地在于人們的思想層面。“科幻是一種把感性和理性相結合表現人類大腦進化的特殊方式。用科幻的方式打破時空界限去思考,可以突破固有思維的束縛,放飛想象力,從而培育出更多創新。”韓松說。
華語科幻,沖擊世界科幻的金字塔尖
比起言情類小說等流行文學,科幻文學的讀者相對小眾。“科幻文學對讀者的知識層次要求較高,很多人難以理解,同時其包含的豐富想象力也令讀者難以適應,這些都是限制科幻作品推廣普及的自身文本障礙。”談及此,韓松略顯無奈。“但同時,整個華語科幻水平已經從90年代比較蕭條的狀態逐步發展至目前的欣欣向榮,科幻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科幻文學領域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幻作家,例如劉慈欣、王晉康、何夕、江波等,可謂百花齊放。他們帶領著華語科幻不斷沖擊世界科幻的金字塔尖,未來華語科幻一定會產生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作品,并逐漸形成影響世界的思想產品。在這個發展態勢下,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為華語科幻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韓松肯定地說,“今年的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美國和日本星云獎主席等國際科幻屆權威將首次參加,星云獎已經成為了具備全球影響力的科幻盛會。同時,參賽作品也是歷屆中最優秀、競爭最激烈的一屆。”
與往年由科幻愛好者自發組織不同,今年的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將由新華網主辦。韓松表示,“由新華網主辦,不僅證明了華語科幻在進步中取得了更多的關注和肯定,同時,憑借新華網在國內的巨大影響力,星云獎探討的前沿科技和科幻思想也能夠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對于9月9日舉辦的第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頒獎典禮,我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