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藝術評論 >> 正文

      少數民族戲劇的現狀和未來

      http://www.fxjt168.com 2015年09月28日12:16 來源:光明日報 劉彥君
      云南花燈歌舞劇《走婚》云南花燈歌舞劇《走婚》
      粵劇《蝴蝶公主》粵劇《蝴蝶公主》
      貴州少數民族風情劇《阿依朵》貴州少數民族風情劇《阿依朵》

        在經濟全球化促進人類文化融合加快,進而引發民族文化身份認同危機的當下,加強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強化民族向心力,強化本民族文化身份的認同,以消解西方文化霸權的影響,是每一個民族的當務之急。少數民族戲劇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以美輪美奐的表演方式和豐富厚重的內容而令人激賞,更由于其所承載的各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哲學感悟和美學理念,在西方人的文化認知中具有象征意義,從而成為標識民族文化、民族文明的符號與代碼。

        民族身份認同的載體

        民族戲劇,在全球化和現代化語境中對于自身民族文化認同和文化體系的重建,對于強化本民族話語權,強化本土的精神實力,保持一種平等對話的姿態和形象,也都有著建設性的意義。因為任何一種文化,只有在它能夠與其他文化相區別時才能被辨識,才能有現實的存在感和發展的可能性。而在強化本民族、本地域的觀念認同、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方面,民族戲劇所擁有的重要作用也越來越多地得到確認。除了娛樂功能,它的其他功能如在建構公共話語空間、預設未來、凝聚文化認同、維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都能起到其他文化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數民族戲劇劇種的形成與衍變,是以民族藝人和以他們為核心組成的劇團、班社作為載體相傳承的。因此,民族劇團(隊)的建設便成為關乎民族劇種發展的中堅力量。這種民族劇團既可以是業余的,如流布于貴州、廣西、湖南三省區的侗戲劇團,也可以是專業的,如流布于吉林省松原地區的滿族新城戲劇團,還可以構成業余劇團與專業劇團并行發展的格局,如流布于西藏、青海、甘肅、四川、云南五省區的藏戲劇團,流布于廣西、云南兩省區的壯劇劇團等。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各級政府的扶持下,我國少數民族戲劇得到了空前發展。一些產生或形成于明、清封建社會后期的古代劇種,如藏戲、壯劇、白族吹吹腔等得到了保護;一些產生或形成于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的近代劇種,如傣劇、唱劇等得到了發揚;一些新中國成立以后形成發展起來的新興劇種,如苗劇、彝劇、阜新蒙古劇、畬族山歌戲等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

        優秀的少數民族戲劇劇目種類繁多、題材多樣、藝術精湛、風格各異。既有戲曲、歌劇、歌舞劇、音樂劇、交響京劇、音樂雜技劇等不同戲劇品種,也有少數民族戲曲劇種和表現少數民族題材的漢族劇種;既有歷史題材與現代題材的不同劇目內容,也有或重于傳承或長于創新的不同藝術形式;但不論何種品類、何種題材、何種內容、何種形式,它們都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于一體,時代氣息強烈,民族風格濃郁,地域特色鮮明,充分展示了中國少數民族戲劇藝術的獨特藝術風采與強大生命力。它們在推動少數民族文藝發展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并將繼續發揮更大的作用。

        很多劇種處于自生自滅狀態

        當然,問題還是存在的。一些少數民族劇種,特別是新興劇種由于缺乏較為科學的保護和支持,因而目前仍舊處于一種自生自滅的狀態。其實,新興劇種自有它的優勢,但能夠準確把握自己優勢的院團卻不多。新興劇種的特點是尚處于萌芽成長期,其藝術風格尚不穩定、具有藝術的可塑性;但唯其不成熟、不完善,因此可廣集他人之長補己之短而不囿于條框的局限。它沒有歷史的因襲重負,沒有保守的藝術形態,因而更具有藝術創造的靈活性和進取性。當然這種創造并不會一帆風順,而是一個不斷探索、修正的過程,需付出長期、艱辛的努力。

        如20世紀50年代產生的哈尼族的僾尼劇、彝族的撒尼劇和俐侎劇,它們雖在歷史上一度出現,曾有個別劇目演出,如僾尼劇《破除迷信》、撒尼劇《阿詩瑪》、俐侎劇《吃水不忘挖井人》,但后因藝術積累不夠,未能繼續發展;又如20世紀80年代前后產生的回族花兒劇、瑤劇,也有一兩個劇目問世,如回族花兒劇《曼蘇爾與東海公主》、瑤劇《格魯花》等,但因劇種尚處于初創實驗階段,還未形成穩定的藝術形態;再如羌族釋比戲等古老儺戲型劇種,至今仍處于敘事體說唱藝術向代言體戲劇藝術演化的階段,屬于宗教儀式戲劇。由于上述劇種、曲種,或已接近萎縮、消失,或尚在實驗、進化,故未能進入中國少數民族戲劇主流。

        各類專業人才的缺乏,特別是編劇人才的缺乏,使民族戲劇的發展遇到了瓶頸。由于歷史的原因和時代局限,“劇本荒”成為目前阻礙民族戲劇發展的重要困難。那些具有足夠民族歷史元素、民族文化元素的優秀作品,越來越缺乏。

        “劇本荒”和現階段國內編劇隊伍的年齡斷層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20世紀由各大戲劇團體培養出來的老一輩編劇如今都已經退休,即便是繼續進行劇本創作,無論是寫作思路還是手法,都較難完全符合當下觀眾的審美需求。而正在成長起來的編劇新生力量則又顯得后勁不足。他們在一部作品成功之后,很難有第二部、第三部有影響力的作品出現,這些因素都在阻礙著好劇本的出現。雖然一些大專院校也設立了編劇專業,但學院式教學使編劇專業學生所學課程偏重于藝術素養的提高,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不小的差距。除了編劇自身的功力和眼界不足之外,由創意匱乏所引發的少數民族戲劇行業內容同質化問題,也加速了“劇本荒”。

        留住民族化的根脈任重道遠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加強了對包括少數民族戲劇在內的民族民間文化的搶救與保護工作。2005年國務院頒布《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制定了國家、省、市、縣四級保護體系,要求各地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自2006年始,文化部已先后公布了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傳承人,其中入選的少數民族劇種有藏戲、壯劇、傣劇、侗戲、布依戲、彝劇、白劇、佤族清戲8個。

        在政策的扶持下,一些新創作的少數民族戲曲劇種,如苗劇、彝劇、滿族新城戲、阜新蒙古劇等,都建立了自己的專業劇團,發展勢頭非常好,后勁十足。他們培育了幾代新生力量,積累了豐富的演出劇目,形成了較為規范的演出形式。有的劇目如彝劇《慕勒祭爹》《瘋娘》,滿族新城戲《紅羅女》《鐵血女真》《洪皓》等,還參加過全國性比賽并獲得多種獎項。

        更為可喜的是,除專業院團外,少數民族地區還存在著大量的業余劇團。業余劇團的作用,在于服務于農村基層觀眾。業余劇團的藝人一般不脫離社會生產勞動,大都在農閑時、喜慶節日或民俗活動中,臨時組班演出。他們土生土長,半農半藝,農忙時勞作,空閑時演出,以特有的方式,解決了大型劇團難以深入偏遠地區的困難,滿足了廣大農村人民的需要。專業劇團的作用,在于主要服務于城鎮居民觀眾,占領省、地、縣各級城市舞臺,當然他們也會經常下鄉巡回演出,以不失去更為廣闊的農村空間。他們肩負著培訓后備力量、指導業余劇團、發展民族劇種的重任,也承擔著提高舞臺藝術質量、創作打造精品、問鼎各級政府文藝獎項的任務。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建或曾建專業劇團的少數民族劇種有:傣劇、白劇、彝劇、壯劇、藏戲、維吾爾劇、蒙古劇、滿族新城戲、苗劇、畬族山歌戲。它們各有自己的優秀演出劇目,有的劇團還獲得了全國性金獎。僅參加過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戲劇會演并獲金獎的劇目就有:西藏藏戲《文成公主》《金色家園》,青海藏戲《格桑花開的時候》,云南傣劇《南希拉》《刀安仁》,云南彝劇《瘋娘》,廣西壯劇《瓦氏夫人》,吉林滿族新城戲《洪皓》等。

        當然,少數民族戲劇編劇人才的缺失等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解決這些問題也不能一蹴而就。只有編劇們一點一滴地修煉業務素質,才可能讓人才隊伍的培養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對于社會來說,多方聯動來保護編劇的合法權益,提高編劇的收入水平,通過法律來保護編劇的著作權等,才能有效地促進編劇隊伍的穩定和壯大。

        (作者為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常務副會長)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