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藝術評論 >> 正文

      年輕人如何傳承民族手工藝

      http://www.fxjt168.com 2015年08月18日11:29 來源:中國青年報 記者 白皓 實習生 沈方偉

        拿起兩支平淡無奇的蠟燭,融化成蠟油,用蠟刀蘸上熔蠟,慢慢在布上畫出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形象,藍靛浸染后,奇妙的花紋展現在布上,如今,潘鳳英繼承并創新著這門已有近1500年歷史的“蠟染”老手藝。

        這位18歲的苗族姑娘希望,能把這門少數民族的手藝帶出苗侗村寨,讓更多的人看到,“我不想讓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消失”。

        共青團貴州省委等部門近日聯合承辦的中國(貴州)第一屆國際民族民間工藝品文化產品博覽會,吸引了300多名貴州少數民族傳統手工業者參加,國內70多家企業的代表近距離感受了這些民族文化的魅力。 

        這是潘鳳英第一次和這么多民族手工藝者同臺交流。現實中,老一輩手藝人在逐漸衰老,年輕一輩更多人想走出大山闖蕩,愿意留在鄉土中堅守和傳承民族手工藝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比賽現場,一名評審專家表示,經濟迅速發展對于民族傳統文化的影響是讓一部分東西越傳越廣,另一部分東西逐漸消亡。

        活動主辦方希望,通過大賽促進青年手藝人之間的交流,讓很多面臨失傳的手藝有更多接觸市場的機會,讓青年民族手工業者看到希望。

        誰愿意傳承老手藝

        29歲的苗族姑娘吳治慧來自貴州黔東南苗州侗族自治州,是這次比賽中為數不多的女性銀飾制作者,在她的家族里,有三代銀飾制作歷史。

        “這個手藝過去在我們那里是傳男不傳女的,我是個例外,因為很少有人愿意學了。”吳治慧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

        父輩不希望這門手藝就這么沒落,讓吳治慧有了開發銀飾之美的緣分。“老一輩人不知道什么叫做藝術,但是他們明白這里面有我們民族自己的文化和千百年來的傳統積累,這個東西不能丟。”吳治慧說,傳承是老一輩手藝人的共同心愿。

        但這樣的心愿要想實現是個很大的難題。吳治慧介紹說,銀飾制作是個非常耗時的活兒,有時候幾個月才能制作一件,每天面對單調乏味的工作,很少有人愿意這樣做下去,不如出去打工來錢快。

        如何能讓這些手工藝品賣得出去,還能賣個好價錢,讓吳治慧感到擔憂。學了這么多年,她制作銀飾的造型風格和制作工藝沒有太多創新。她心中清楚,沒有創新的東西很難可持續發展,沒有可持續的發展就很難吸引年輕人加入傳承的行列,而缺少年輕人就很難有好的創新思維。

        “這樣的循環再持續下去,我們就完了。”吳治慧說。

        貴州凱里的“繡娘”王啟萍對此感觸更深,今年65歲的她第一次走出家鄉參加比賽。她發現,日常生活中衣裙上的繡片,在省外讀書的孫女身上已經看不見了。一次,孫女回老家看到繡片問奶奶,“這是什么?”讓王啟萍哭笑不得。

        王啟萍介紹說,苗家有一種風俗:女孩從三四歲就開始跟隨奶奶或者母親學習苗繡,到七八歲時,他們的繡品就可以鑲在自己或者別人的衣裙上了。根據苗族傳統,苗族姑娘在結婚以前都要親手準備自己的結婚新衣,每個苗族姑娘都以有一套自己制作的結婚新衣為榮。

        在貴州的少數民族地區,像王啟萍這樣的老人很多,在他們心里,苗繡這類技藝談不上有多“高大上”,但卻是自己民族的象征。他們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人傳承這些民族藝術。

        現場的評審專家坦言,大多數民族手工藝項目都面臨誰來傳承的問題,當下的解決之道,是讓青年能在傳承中找到經濟效益。

        傳承中如何找到生存之道

        2008年從安順學院藝術系美術專業畢業后,楊婷婷成為一名小學老師。閑暇時間里,她選擇創新蠟染畫,讓更多的人喜歡上這門手藝。

        “過去我們苗家蠟染的圖案都來源日常生活中的花鳥蟲魚,父輩傳承的經驗加上大學里的規范學習,讓我在圖案設計上有更豐富的思路。”楊婷婷說。

        2012年,楊婷婷又考上了貴州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再度學習美術專業。周圍的人對于她這樣的選擇感到疑惑不解。在楊婷婷眼里,這會讓她在蠟染上有更大的學習和進步空間。她認為,雖然大學里并沒有開設蠟染專業課程,但是學校里的藝術氛圍和美術專業的影響,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創作空間。

        現在,她自己成立了一個工作室,專門從事蠟染文化傳播和上下游產品銷售。她把十幾名有美術和蠟染興趣愛好的孩子聚集到一起,不收任何費用,教孩子們一些基本的美術繪畫知識和蠟染知識,希望能有更多從小就喜歡蠟染文化的人,以此漸漸擴大自己的市場。

        隨著西南地區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大量游客涌入,那些本來在當地人眼中十分普通的蠟染織品也變得金貴起來,許多商人便開始拋棄傳統手工,用機械進行“蠟染”的加工生產。

        楊婷婷痛斥這樣只為賺錢而忽略老手藝傳承的做法,“忽視了蠟染當中獨特的文化意義,賣得再多又有什么用?”

        和楊婷婷一樣,家在貴州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的申小明也在嘗試著用新方法傳承老手藝。

        2012年春節回到家鄉,申小明發現村子里有文化的老人開始漸漸辭世,仡佬族的文字以及很多優秀的民族文化成果隨著老人的離世面臨消失。

        他決定,放棄在哈爾濱的工作,留在家鄉做些事情。

        從商周時期起,仡佬族就有了開采雞血石的歷史,這種有著很強觀賞價值的石頭曾經是仡佬族人賴以為生的資源,這種石頭也是仡佬族文化變遷的見證者。

        申小明想到了個主意——把當地特有的雞血石和仡佬族的文字文化結合起來,在雞血石上搞創作,既讓更多的人了解仡佬族的文化,又能與觀賞需求相結合。

        他開始帶著這個想法自己創業,很快,買家紛至沓來。隨著市場波動,雞血石的價格越來越貴,要想創作稍微大件的雞血石作品,首先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購買原石,這對于申小明來說,很多時候是一筆難以承受的費用。

        而近期市場對這類收藏品興趣低迷,往往一件成品放幾個月也賣不出去,“資金鏈斷裂對于我這樣的創業者來說往往意味著滅頂之災。”他說。

        申小明現在處于邊前進邊迷茫的狀態中,但他覺得,真正有競爭力的產品就應該接受市場的洗禮,最終闖出一條道路。

        “我不后悔我的決定,不管別人怎么說,人不能一直為了名利而活,我們總得留下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雖然壓力很大,但我還是會繼續堅持下去。”申小明的臉上寫滿了堅定。

        青年創新期待更多支持

        活動中,潘鳳英帶來的一種蠟染的新方式引起一位北京企業代表的注意。潘鳳英將這種蠟染新方式命名為蠟畫想象畫:在普通的用于蠟畫的棉布上,用一根蠟燭在電熱鍋里溶成蠟油,用筆蘸蠟油就可以在棉布上即興創作。

        “想到什么畫什么,就算沒有繪畫基礎的人也可以嘗試。”她說,“新方式能夠激發人們的興趣,讓那些沒有接觸過蠟畫的人能夠參與到其中來。”

        當來自北京的企業代表提出購買她的作品時,潘鳳英很興奮,“沒想到我們這樣的創意也有人喜歡,有點受寵若驚。”

        下一步,潘鳳英計劃把蠟染和苗繡結合在一起,再創造出有意思的東西。她希望,能有更多的引導資金和技術幫助渴望嘗試創新的年輕人,同時能搭建起一個平臺,促進正在進行民族手工藝傳承的青年交流,讓創新路上多一些支撐。

        事實上,在今年1月舉行的貴州省“兩會”中,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已經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有政協委員建議,改變目前民族手工業扶持資金的分配方式,從補貼龍頭企業向補貼小手工業者轉變,同時成立專門的民族文化發展基金,支持創新,開發出與市場需求接軌的民族手工藝品。

        比賽結束后,王啟萍感到很高興,她根本不看中自己到底能拿到什么獎項,她認為自己能和那么多孫子輩的年輕人同場競技,就是看到了希望。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