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藝術評論 >> 正文

      唐卡文化,古老藝術煥發現代之光

      http://www.fxjt168.com 2015年07月13日15:07 來源:中國民族報 牛銳
      圖為年輕的唐卡畫師們在展覽中觀摩學習唐卡精品的繪畫技藝。圖為年輕的唐卡畫師們在展覽中觀摩學習唐卡精品的繪畫技藝。
      展覽展出的耷·瓊培仁波切創作的新概念唐卡。展覽展出的耷·瓊培仁波切創作的新概念唐卡。
      展覽展出的耷·瓊培仁波切創作的新概念唐卡。展覽展出的耷·瓊培仁波切創作的新概念唐卡。

        唐卡是藏族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在1400多年的漫長發展歷程中,繼承、弘揚、發展、創新一直是唐卡藝術實踐永恒不變的主題。7月4日至8日,由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辦,中國唐卡文化研究中心承辦的“盛世中華·吉祥丹青”第二屆中國唐卡文化研究論壇暨唐卡精品展在北京舉行。通過一系列豐富的活動,唐卡文化在當代蓬勃發展的景觀得以濃縮呈現。

        種類日益多樣,莫讓守舊鎖住了創新之靈

        唐卡,是繪制在絲綢、絹面或布面上的一種藏族特有的卷軸畫。2006年,唐卡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熱貢藝術,其主要構成就包括唐卡繪畫。

        自公元7世紀初,藏王松贊干布引進佛教,唐卡藝術在經歷了長期的吸納、融匯發展后,逐漸形成了勉唐畫派、欽則畫派、噶瑪嘎孜畫派等,唐卡畫壇呈現出風格流派異彩紛呈、經典作品源源不斷、名師巨匠層出不窮的繁榮景象。而唐卡也成為藏族進行身、語、意教育的文化寶庫。

        第二屆中國唐卡文化研究論壇暨唐卡精品展展出的近千幅唐卡,不僅有大量從民間征集到的年代久遠的“匝嘎利”(小型唐卡),還有一批當代創作的傳統精品唐卡。這些作品既具有鮮明的時代風貌,又具有民族性、宗教性等共性特征。

        此外,一批新概念唐卡的出現也引人注目。通常,人們習慣于唐卡中觀自在菩薩代表慈悲、文殊菩薩代表智慧、金剛手菩薩代表勇猛之力的傳統表達方式。而在新概念唐卡中,慈悲、智慧、勇猛之力卻不是通過菩薩的顯像來體現的,它可以是一朵花、一片云、一條河、一捧沙。這些作品以嶄新的理念、巧妙的構思、簡潔的構圖、抽象的符號、象征性的語言和裝飾化的風格,令人耳目一新。

        “真善美無所不在,藝術亦無定式。”新概念唐卡代表畫師、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長青春科爾寺密宗院上師耷·瓊培仁波切認為,唐卡繪畫的技法、色彩不應僅僅局限于為宗教服務,而應服務于藝術、心靈、社會等各領域。過去,唐卡僅限于供奉在佛堂,如今,我們可以讓唐卡出現在商場、學校、酒店、茶樓等場所,到處都能看到唐卡,這才是真正的弘揚。

        題材不斷豐富,既傳統又現代

        唐卡的表現內容主要為藏傳佛教題材,亦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領域。近年來,隨著社會開放度和包容性的不斷增強,唐卡藝術突破宗教題材,向著越來越多元的方向發展,誕生了一批既體現藏族傳統藝術精華,又反映西藏新時代發展精神的新唐卡。

        在本次展覽上,展出了一幅以著名藏學家降邊嘉措的著作《這里是紅軍走過的地方》為底本的“紅色唐卡”。這一體現軍民團結、漢藏團結思想的革命歷史題材唐卡以現代革命歷史為主題,具有鮮活的時代精神,是對傳統唐卡藝術的一次重大突破。

        “我出生在四川省甘孜州巴塘縣,那里是紅軍走過的地方。紅軍長征時,賀龍率領的六軍團就從我們縣境內經過,留下了很多傳奇的故事,在我的故鄉撒下了革命的種子。”降邊嘉措說,他12歲參加解放軍,跟隨進藏部隊經歷了被劉伯承元帥稱為“第二次長征”的進軍西藏、解放西藏的全過程。在《這里是紅軍走過的地方》一書中,他全面系統地敘述了紅軍走過雪山草地的歷程。

        “2014年是紅軍長征80周年,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在這樣的時刻推出‘紅色唐卡’,不僅是對重大歷史事件的紀念,也是唐卡藝術正確處理繼承、發展和創新關系的有益嘗試。”降邊嘉措說。

        注重人才培養,要“傳”更要“承”

        唐卡藝術的傳承,人才是關鍵。基于唐卡的宗教屬性,唐卡的繪制有嚴格的規制。過去,寺廟是培養唐卡畫師的搖籃。如今,隨著唐卡繪畫教育的普及,唐卡藝術愛好者可以通過不同渠道學習這門技藝。然而,學的人良莠不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唐卡藝術的品質。

        為了培養更多合格的畫師,展覽期間還啟動了“唐卡青年畫師培養計劃雙五工程”。計劃由各流派唐卡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和“非遺”傳承人領頭,由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和中國唐卡文化研究中心共同負責向社會籌集資金和善款,5年內在藏族聚居區培養500名唐卡小畫師。此舉旨在嚴格按照寺廟的儀軌傳授最本真的唐卡繪畫技藝。第一期唐卡小畫師的培養工作將在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藏哇寺進行,項目主持人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健陽樂助活佛。

        “很多時候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只做到了‘傳’,而沒有做到‘承’,這是非常大的問題。”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會長、中國唐卡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長耿瑩說,也許,“傳”起來容易,搞一次活動,熱熱鬧鬧,這就是“傳”了,但是我們沒有做到“承”。“唐卡青年畫師培養計劃雙五工程”從娃娃做起,值得稱贊。

        加強學術研究,獲得理論支撐

        任何一項藝術事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理論的支撐。對唐卡藝術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不僅有助于唐卡的傳承發展,也有助于公眾更深入地了解這門藝術。2014年,中國唐卡文化研究中心應運而生。該中心下設五大機構,且專門成立了由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唐卡繪畫國家級傳承人、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等20余人組成的專家委員會,致力于有關唐卡的學術研究、鑒定與評估、保護與修復、信息資料采集和宣傳等方面的工作。

        在學術研究方面,第二屆中國唐卡文化研究論壇把著眼點放在了制定國家唐卡行業標準上。“中國唐卡文化研究中心作為唐卡領域唯一的國家級機構,有能力、有義務、有責任肩負起研究、制定唐卡行業標準的任務。” 中國唐卡文化研究中心學術部主任康·格桑益西說。

        與此同時,中國唐卡文化研究中心還推出了《中國唐卡》、《藏族唐卡藝術概論》等13本唐卡文化研究新書。據了解,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大規模、成系統地對藏族文化藝術研究資料的搜集、整理、匯編。這些書籍的出版,填補了唐卡繪畫、研究領域的諸多空白。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