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華美學精神提升當代批評實踐

      http://www.fxjt168.com 2015年04月20日07:23 金 雅

        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精辟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恒價值”,“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這一見解對于當前藝術批評中存在的低俗媚俗、迎合市場、形式至上、唯西是瞻等突出問題,可謂切中肯綮。

        中華美學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有著自己豐富的美學資源,自古代到現代,中西化合,傳承發展,涵育了自己獨特的美學精神。中華美學與西方美學的重要區別在于,西方美學深受古希臘以來理性主義傳統的影響,以美為真理的對象,注重冷靜、思辨、科學的認識論方法;中華美學則傳承了自先秦老孔莊以來的大人文哲學傳統,具有突出的人生論精神,主要體現為審美藝術人生相統一的宏闊人生審美視野、真善美相貫通的深沉人生審美情懷、物我有無出入相交融的高逸人生審美境界。中華美學精神不將美與生活、藝術相割裂,也不將美與真、善相割裂,而是追求審美藝術人生之間、真善美之間、物我有無出入之間動態的、張力的、詩性的有機和諧與超越升華。在這種審美精神的指導下,藝術審美活動就不只是形式的問題、技巧的問題,它更是一種切入生命本體的詩意活動,是映照和提升生命境界、追求和實現生命超越的詩性路徑。由此,藝術審美標準的確立,就不會膚淺地單純流于形式和技巧,或簡單地受制于藝術以外的功利指標,而是著眼于藝術形象所構筑的境界、情致、趣味、格調等美學意蘊。對中華美學精神的深入理解和深刻把握,可以強化藝術的人文視野,深化藝術的人文情懷,提高藝術的精神品格,從而切實提升當下批評實踐的理論視野、理論風骨、理論水準。

        首先,中華美學精神崇尚審美藝術人生的有機統一,不僅將多樣的藝術納入自己的視野,也將廣闊的人生納入自己的視域,由此構筑了極富民族特色的大美觀。這與西方黑格爾式的藝術審美哲學不同,它不將藝術絕緣與封閉起來,使其成為自我完善的“小藝術”,而是將藝術引向廣闊的人生,倡導藝術家去成就生命升華和人生超拔的“大藝術”!靶∷囆g”以藝術的形式與技巧為要,西方現代唯美思潮、種種形式主義思潮大都難逃這種窠臼,這種創作往往以先鋒以實驗自詡,卻常常淪為個人的囈語和自娛自樂。“大藝術”則將藝術審美品鑒與人生審美品鑒相融通,著意于從藝術通達人生,由此構筑了藝術品鑒以“境”、“趣”、“格”、“韻”、“骨”、“味”等為標桿的內容形式兼備、尤以精神氣韻為要的大美向度,崇尚作家人格的深沉高逸境界。如梁啟超在品評屈原作品時就認為,屈原作品的美最根本的就在于內蘊的人格精神,即“All  or  nothing”的壯美風骨。由此,就超越了欣賞屈原作品泥于華美宏富之辭藻、纏綿悱惻之抒情的層面。同時,這種大美的向度,也引導文藝批評將自己的目光從己之悲喜超向民之憂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推動文藝“存正氣”、“有筋骨”,“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實際上,生活中既有小橋流水、風花雪月,也有電閃雷鳴、山崩地裂。文藝批評應該引導大眾既能欣賞物我相諧渾然天成的優美,也能欣賞在矛盾沖突中升華生成的悲壯美、崇高美。尤以后者在文學藝術作品中的呈現,在今天這樣的市場大潮、經濟沖擊、快餐消費的藝術生態下,愈顯可貴,是提升當代批評實踐的思想襟懷和精神氣韻的重要內質,也是抗衡種種庸俗媚俗、一味迎合市場、簡單宣泄欲望的低俗藝術行為的有力武器。

        其次,中華美學精神崇尚真善美的張力貫通,主張以真善為美的內在尺度,由此構筑了蘊真涵善立美的美情觀。中華古典美學關注美善關聯,具有鮮明的倫理向度。如儒家先哲孔子就倡言美善相濟,他認為韶樂“盡美矣,又盡善矣”,武樂則“盡美矣,未盡善矣”,提出了美善統一的審美標準;主張以善節美,使藝術情感達到“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庸尺度。老莊對中華美學精神的發展也具有深刻的影響。他們主張“道”為根本,重視藝術的“真”美。但老莊的“真”本質是一種自然倫理,以不傷萬物之善為最高準則。由此,鯤鵬和螻蟻同美,實際上所關注的仍然是美的倫理品格。20世紀初年,中國美學從西學引入了專門的學科術語、理論體系、邏輯方法等。西方美學對中國美學發展最為根本的影響,就是帶來了真善美的區分和美的獨立價值理念,這構成了中國美學極為重要的現代理論基石,推動了中國美學的現代轉型。然而客觀來看,20世紀上半葉中國現代美學的傳統,最突出的就是中國古典美學傳統與西方經典美學傳統的交融創化,由此涌現了包括梁啟超、王國維、蔡元培、朱光潛、宗白華等在內的一批成就卓著的民族美學家。他們的思想學說與20世紀下半葉以來崇西媚西唯西是瞻以西觀中以西論中的種種學說思潮構成了明顯的區別。事實上,他們既堅持民族立場,又拿來開放,使中華美學精神的發展創化在20世紀上半葉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華現代美學精神既吸納了康德意義上審美乃無功利性的純粹精神活動的立場,主張美與真善的區分,從而推動了中華美學精神的自覺;同時又不完全贊同康德式的粹情,不否棄美對于個體生命、具體生活、現實生存的意義維度,從而有力地豐富提升了中華美學精神對于審美情感的內涵建設和精神建構,使審美愉悅不只停留于純粹的形式和膚淺的欲望,也不只是冷冰冰的概念判斷和目的限定,而是內蘊了對人生真理和生命境界的真美、善美的追求。宗白華在對歌德作品的批評中,就深刻地指出了其中呈現的矛盾豐富的人格、流動不息的生命都是詩人縱身大化、成就大我的必要階梯,小生命的緊張和毀滅恰是偉大人性之必經。這種批評具有鮮明的思想鋒芒,精彩地詮釋了歌德作品深刻偉大的情感品質,也彰顯了批評家博大深沉的人格情懷。

        此外,中華美學精神崇尚物我有無出入之詩性交融,由此構筑了超拔高逸的審美境界觀?档聦徝琅袛酂o利害性的界定,是西方現代美學的理論基石,也是美學真正成為獨立的現代學科的基石。從“美學之父”鮑姆加敦到康德,主要秉承的還是科學主義的認識論方法與本體論立場,把審美視作真理的領域,試圖得出關于審美本身的客觀科學的結論?档陆嬃巳说男睦頇C能的知情意三維,認為“與認識相關的是知性,與欲求相關的是理性,與情感相關的是判斷力”。審美判斷對應于情感,是切斷與自身以外的一切關聯和超越了對象的實際存有的純粹表象靜觀。這種建立在純粹思辨和邏輯基礎上的科學論美學觀,實際上是把審美情感和審美判斷納入了科學認知的客觀理性范疇。走向形式主義美學、心理實驗美學等,都是這種邏輯的種種延伸。中華美學精神不將美與世界相隔絕,不將審美與生活相隔絕,而是視審美和藝術為生命提升和人生美化的體用合一的活動,在審美活動中不以追問審美的真理問題為惟一目標,而是著意于審美涵泳生命的詩性意義。中華文化和中華哲學具有濃郁的人文情懷和詩性傳統,在藝術和生活之間構筑了張力詩意的動態維度。中華美學精神一方面倡導藝術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一方面神往以藝術引領生命高遠超逸之境界。中華藝術美學思想,不乏對各種藝術審美元素的具體見解,但更關注的是整個藝術形象所呈現的境、趣、味、格、韻等整體美學品性及其詩意指向。因此,創作和賞鑒藝術在中國文化語境中,不僅是去探究藝術的聲、色、形、技等,也是藝術活動主體的身心涵泳和舒展,猶如與美的自然之心意往復,藝術生活是中華民族物我有無出入之精神自由的極為重要的踐行路徑。這種在藝術生活中實現精神自由的審美踐行路徑,既非現實的功利路徑,也非出世的宗教路徑,而是一種有為而無為、出世而入世的詩性路徑,它鍛造了中華藝術虛實相生、有無相形、意在言外、澄懷味道的獨特旨趣,也涵泳了中華藝術襟懷博大、含蓄深沉、崇尚風骨、超拔高逸的獨特神韻。中華藝術的審美旨趣是溫情熱情的,又是高潔高曠的;是纏綿悱惻的,又是風神逸致的。如陶淵明,既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慷慨激越,又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然自在。如陸游,既有“樓船雪夜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的豪情,又有“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的纏綿。對于中華藝術的賞鑒批評,重在融情入境,既要識得其形,更要體得其神,惟此才能味得其妙,即由有形的具體藝術形象進入無形的藝術家的心性、情感、精神的廣袤世界,并以后者的個體小我與自然、社會、宇宙的大我之交融化合為最高至境,由此儒家的“仁”之自得、道家的“道”之逍遙都無不在其中。這種詩性的品格使藝術構筑了與現實生活的張力維度,不致流于純粹的欲望享樂和單純的感官刺激,而總是潛蘊著對精神至境的詩性信仰。

        中華美學精神極富民族特色的大美觀、美情觀、美境觀等,為中國藝術構筑了宏闊深沉高潔的價值向度,對于當下的批評實踐,具有切實的針對性和指導意義。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文藝創作激發出巨大的活力,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我們“也不能否認,在文藝創作方面,也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存在著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的問題”。由此,理論批評肩負著重要的責任與使命。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文藝理論大量引進西方學說,很多沒有好好消化,術語概念滿天飛,對于創作實際卻隔靴搔癢,難以切中要害。以至創作和批評大有各行其徑之態,不少批評或自說自話,或自娛自樂,或賣弄炫耀,未能真正發揮批評應有的理論效應。實際上,不論哪個時代,不論哪個國家,不論哪個民族,都需要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也都需要觀念深刻、思想深沉、觀點深邃、格調高雅的理論批評。同時,20世紀以來,美學在我國不僅具有學術建設的意義,也一直肩負著思想啟蒙的使命。如梁啟超曾極力倡導文學藝術的“崇高”之美,推崇壯美磅礴的詩歌意象和可驚可愕的覺世弘文,希望以此來絕流俗改頹風振人心。朱光潛也曾倡導以高尚純潔的美感修養為人心人格之根本,認為惟有以出世來入世的無所為而為的審美精神的確立才可使人心免俗,他以此為原則鑒析了嵇康、王羲之、杜甫、達芬奇、莎士比亞等中外名家作品所內蘊的深邃深沉的精神世界。美學精神是藝術批評的重要基石,而民族美學精神更是藝術批評不可或缺的內在根基。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既需要發掘傳承,也需要開拓創新,要在中西化合、融會貫通的基礎上豐富推進,建設適合今天時代需要的民族美學精神。對于當代批評實踐而言,扎根于中華文化、中華哲學、中華藝術之沃土的中華美學精神,無疑將對其思想內涵的充實、精神風骨的提升、民族品格的凝練等具有重要的指導,對其具體標準的確立、理論話語的建設、方法觀念的建構等提供重要的滋養。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