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開通向西藏文化精神的門

      http://www.fxjt168.com 2013年08月05日08:24 徐 琴

        聚焦文學新力量

        當代中國青年作家創作實力展(28)

        白瑪娜珍,藏族。1986年開始發表作品。出版有詩集《在心靈的天際》《拉薩 拉薩》、散文集《生命的顏色》《西藏的月光》、長篇小說《拉薩紅塵》《復活的度母》。曾獲“西藏文學十年成就獎”、西藏第五屆珠穆朗瑪文學藝術基金獎等。

        推開通向西藏文化精神的門

        □徐  琴

        打開白瑪娜珍的作品,仿佛推開了一扇進入西藏的門——那片高地獨有的靈魂深處散發的氣息頓時深入骨髓,而她以現實與浪漫相輝映的文學方式,一路引領,令閱讀變成一種迷離瑰麗的心靈撼動,即使合上書本,書里的西藏仍在回腸蕩氣,令人魂牽夢繞。

        藏族風格的少女情懷

        白瑪娜珍的文學魅力在于以西藏的方式激蕩靈魂。在創作中,她可謂各體兼長,在散文、小說、詩歌等領域都頗有收獲。從其創作歷程來看,以《拉薩紅塵》為界,白瑪娜珍的創作可以分為前后兩期。前期的作品集中在《在心靈的天際》和《生命的顏色》這兩部集子中,寫盡了青春少女的情懷,雖然那時的文字有些短促,篇幅精短,但已才華橫溢,如《拉薩的雨》:“晚上,噼里啪啦的雨像跳舞一樣,在我家院子里蹦個不停。久久不能入睡的午夜,外面的雨聽著也像一條老狗沒完沒了地舔著稀泥”,如此展示了拉薩雨的奇特情態,訴說著西藏女兒的思念。《請伸開手臂》開篇寫到:“在這炎熱的夏季,我的心也流汗了。我逢人就說:‘我要回西藏了,真的!’我的喜悅那么灼熱,以至于自己也感到窒息”,對西藏的強烈情感撲面而來,的確也令讀者窒息;這是白瑪娜珍展示的藏族風格,愛與思念鮮明磊落,淋漓盡致。這種個性在她后來的小說人物塑造中更加分明,獨具魅力。這篇創作于白瑪娜珍青春時代的美文,令她初展文學鋒芒。

        這一時期,白瑪娜珍相繼發表多篇短篇小說,如《山那邊》《迷茫》《窗外飄起雨絲》《魂飛天國》《假翅膀孔雀》等,題材涉及西藏傳統一妻多夫制、當代城市婚姻、底層婦女生活、靈魂和生命終極歸宿等等。白瑪娜珍通過一個個藏族人物的塑造和刻畫,演繹出濃重的西藏之色,成為上世紀西藏文壇令人矚目的新秀。

        從情感小說到生命哲學

        從《拉薩紅塵》開始,白瑪娜珍開始進入長篇小說創作,這時,她的寫作從積淀到爆發,逐漸成熟。

        《拉薩紅塵》講述了上世紀80年代的拉薩故事。通過對主角雅瑪三段激烈情感經歷的描述,令拉薩突兀在眾多相同的時代和愛情中,烙印一般濃烈,火焰一般難以熄滅。其中,澤旦這個土生土長的拉薩男子和雅瑪一起在軍營長大,成為她的丈夫,后因下海經商變成拜金和嫖娼的男人,兩人婚姻破裂。迪是一個為改變命運而自愿來到西藏的漢地大學生,在拉薩發現文物寶藏后,開始了販賣西藏文物的勾當,在獲得了巨大收獲后遠走他鄉,但是,迪對雅瑪最初的愛和西藏一起成為了他人生不可告人的心靈隱痛。軍營里朦朧的愛意,在徐楠多年后再次出現在雅瑪婚姻危機之中時被喚醒:“徐楠感到電話的那端,那遙遠的地方多么寧靜。夜晚皎月當空,聽得見樹叢里微風習習,莫名的嫉妒令他脫口對雅瑪說拉薩不可能永遠那么沉靜,世界上人那么多,總有一天會把拉薩擠得滿滿的。他從自己的預言中感到了一種平衡和安慰,他冷靜地對她說:到上海來吧,來看看大上海”。雅瑪心存幻想去到上海:“雅瑪正驚喜地從車里朝外探望,那些摩天大廈宛若天邊隱現的海市蜃樓,卻聽見徐楠低聲絮叨說:‘這一趟最少也得50元,真該死!’雅瑪轉過身看他,徐楠又煩惱地低聲自語道:我跟這城市沒關系,我們都是窮人”, 如此,她在上海的種種經歷使她只覓見繁華之中人性的淪落和被踐踏的尊嚴,當她再回到拉薩,大上海的一切恍若拉薩欲奔赴的未來。

        小說中雅瑪的女友朗薩猶如雅瑪心靈的另一面,面對發展中的拉薩,選擇了和男友出離紅塵,追隨佛法,隱遁修持。小說通篇夢幻般的描述,讓我們感到那只是現實中的一首詩、一個夢。小說以愛情為歌,將藏族人傳統生活和生存環境面臨變革的選擇與困境,以及獨特的地域風格和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人物個性、思維方式、心靈情感一一展示出來,將我們帶入一個金色的、沉甸甸的西藏。

        《復活的度母》是白瑪娜珍的第二部長篇小說。 瓊芨是希薇莊園的小姐,在她16歲這年,西藏舊的體制被推翻,進入和平解放時期,但她的父親參加了反革命暴亂,丟下全家與叛匪逃竄,使希薇莊園一夜間破敗,個人命運一夜間被顛覆。出于求生的本能,瓊芨的姐姐曲桑姆抓住一個仰慕自己的牧羊人嫁了,瓊芨憑著在一次宴會上認識的漢人劉軍給她的一張寫有地址的小紙條,離家尋找出路,從此,姐妹倆的命運各異:貧窮和郁悶令曲桑姆變成一個蓬頭垢面的酗酒農婦,在病痛中遭受折磨。但在她將逝之際,終于得到丹竹仁波切的超度,使她仿佛重見生命的光芒,解脫了一生的磨難。瓊芨在劉軍的幫助下得以去內地深造、參加工作,但一生的愛情和婚姻在歷史的劫難中在所難逃。這時,丹竹仁波切的出現成為她神性和男性的雙重依托,但丹竹仁波切最后的離走也使瓊芨的精神全面崩塌。瓊芨的一雙兒女在母親的命運的籠罩下經歷了令人心碎的童年,當青春在變革的社會里再遭迷失時,小說以女兒茜瑪的口吻寫到:“母親瓊芨為我取名為‘復活的度母’:茜洛卓瑪,她以為我像藏族古老傳說中的那樣,是因善緣而復生的,即‘茜洛’,并將美麗如同從觀世音眼中幻化而來的白度母‘卓瑪’——但我出生的那天,天上沒有祥瑞的彩虹升現,沒有圣蓮綻放,只有夜,漫長的黑夜……于是,我沉醉在每一個夜里,看夜里月光如焰,看那個女人,在獵獵白焰里艷舞”,從此,茜瑪開始游戲愛情、叛逆命運,并與年輕的轉世甘珠交往。轉世甘珠有著時尚的外表,開著女施主供養的跑車,穿著上萬元的毛衣,生活奢侈,到處傳法又沉溺于女色,在他身上,茜瑪完全找不到崇敬之情,困惑中只好把甘珠想象成“食毒的孔雀”。作者對于甘珠的描寫充滿了對現行藏傳佛教體制的反思。

        長篇小說《拉薩紅塵》和《復活的度母》讓我們感受到半個多世紀以來藏族女性在塵世硝煙和信仰分裂中的不能承受的精神之痛,從這個意義上看,這部作品已經超越了一般的情感小說,表達出一種生命存在的哲學。同時,小說中的人物塑造和人物命運無不表現出西藏獨有的民族個性與特征。西藏的靈魂、西藏的愛以及西藏的殤痛和西藏人心靈與信仰的變遷,在白瑪娜珍的長篇力作中波瀾起伏,層層涌現,矚目而璀璨,使白瑪娜珍的長篇小說成為我們透視西藏的經典之作。

        普通藏族人身上的民族氣質

        除長篇小說外,在散文和詩歌領域,白瑪娜珍的寫作也呈現出獨樹一幟的民族特色和勇敢尖銳的思想氣質。

        2012年創作完成的散文《西藏的月光》共包含20篇隨筆,也是20個撼動人心的故事。白瑪娜珍以其獨有的生活,在當今藏族社會中深入淺出,從一個個局部潛入核心,為我們講述著全部的真實連同全部的荒謬。

        《沒有歌聲的勞作》一文似乎在發問,習慣于在勞動中載歌載舞的藏族人,為什么突然不再唱歌,甚至沒有了笑容?《刀光劍影》中父親贈予寶劍給愛女,但寶劍護法卻難以維護女兒的愛情。《央金和央拉》敘述了來自牧區的兩姐妹央拉和央金到拉薩打工謀生的經歷。當古老的游牧文明與城市發展成為一種對立,兩個女孩進退兩難,無法取舍。白瑪娜珍感慨道:“也許央拉、央金和我,我們今生只能在城市和牧場之間,在心靈的安詳和城市的浮華,在傳統生活和物化現實中痛苦徘徊。假如有一天,我們內心的信仰,我們世世代代對生命的理解,人民的習俗,能夠被發展的社會所維護,幸福一定會降臨如同瑞雪和甘露”。在《光河里的女兒魚》中,“外婆的前半生像一場愛情的傳奇,后半生孤獨等待中,生命卻并沒有枯萎,而是那么燦爛,像一株朝向太陽的向日葵。”外婆80多歲依然愛美,彌留之際說“我的臉色太難看了,我想要涂點口紅和胭脂”。將快樂建立在助人之上是外婆生活的大智慧,連夜晚的小老鼠都是外婆的好朋友。她給每個老鼠起了名字,喚老鼠們享用晚餐。白瑪娜珍寫到:“外婆是一個真正的精神貴族,她一生屢失錢財,卻從未失去眾人的敬愛”,充分顯示出藏族傳統文化中的人生價值觀。這樣的陽光明媚在白瑪娜珍的筆下屢屢出現,快樂無羈的女友黛啦、公交車上扭著身子跳舞的司機和售票員、保護誤入男廁所的女孩的康巴漢子、勞動中唱歌嬉戲的藏族民工……

        《西藏的孩子》一文中的旦是西藏的孩子,也是大自然的孩子,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在安詳和美的西藏懷抱里無拘無束地度過,他在游戲中快樂地成長和學習。白瑪娜珍在文中寫到:“也許,西藏的孩子在考試中出類拔萃的是少數,但他們獲得快樂和幸福感的心靈能力卻是獨有的。”這正是西藏文化精神的所在。

        《我的藏獒和藏獅》寫幾只相伴的狗的故事。它們忠誠、個性、追求愛情與自由,卻被人類無情地殺戮。即使生活在拉薩這樣的佛教圣地,拉薩的狗也難逃人類的兇險獸性。在《愛欲如虹》中,藏歷初一,作者去到仁波切家拜年,仁波切問:“你現在還好嗎?”作者說,不好。仁波切說:“男女之間,剛開始都好如神仙,后來覺得對方不過是普通人,走到最后又把對方視為魔鬼,既然由愛緣起,互相之間最重要的是要有慈悲心啊。”這樣的啟示在書中似一陣輕風,如松柏枝燃起的輕煙,不造作、不刻意,像極了西藏的月光照亮了長夜。

        《西藏的月光》里,每一個人都是最普通的藏族人,他們身上無不體現出藏族最寶貴的文化價值。即使在城市文明的吞噬中彷徨不安,依然永不放棄。正如劉醒龍所評價的:白瑪娜珍的散文不是“路上”的,是從自家院子里的格桑花中生長出來的。她的沉郁文字,有別于太多抒寫主觀的深情,在鋪天蓋地的神往之外,重新想象了,潔白的哈達是滄桑雙手捧出來的,神圣佛殿是辛酸的酥油燈照耀的。這種因為對神性想往而更加傾注的人性感懷,讓我們的西藏由于回歸真實而更加瑰麗。

        2013年,白瑪娜珍的新詩集《拉薩 拉薩》即將出版,新詩集選入她近10年來創作的詩歌作品100首。詩歌的語境錘煉了她的文字,使她在每一個作品中、在最殘酷的現實敘述中提升出西藏之歌。其詩情詩意蘊藏在深厚的藏地生活土壤中,包含了人類普遍的精神追求,充滿著對自由的歌頌、對純潔愛情的贊美、對家鄉的熱愛和對現實、對生命的思考。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