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紅色家園”征文 >> 正文

      火把照耀過的紅色小鎮(徐魯)

      http://www.fxjt168.com 2016年03月23日09:49 來源:人民日報 徐魯

        有一個動人的場景,不時地在我腦海里浮現——

        電閃雷鳴之夜。茫茫的幕阜山群蜿蜒無邊,電光不時映照出天邊巍峨的山影和叢林。透過沉沉夜色,一支年輕的紅軍隊伍,在崇山峻嶺間匆匆趕路。他們有的戴著斗笠,有的披著蓑衣,大多數人的單薄軍衣已經由灰色褪成了白色。大雨滂沱。后面的戰士緊踏著前面戰士的腳印,默默無聲地前進。有人滿臉淚水和雨水,抱來被雨水濕透的白荻,覆蓋住倒在路邊的戰友的遺體,雷雨中是匆匆的含淚的敬禮與告別。一雙雙穿著草鞋的腳踩過紅土地上的泥濘。雨水、汗水、淚水交流在一起。閃電映照出一張張年輕而堅定的臉龐,映照著他們八角帽上的閃閃紅星……

        這是發生在八十多年前的一幕。1929年秋天,苦久不雨的鄂南山區,連日來暴雨如注,有若翻江倒海一般。這也是中國革命歷史上的一個多事之秋。這一年,震驚中外的蔣桂軍閥戰爭爆發。十月間,以彭德懷為軍長的紅五軍,派出由縱隊長李燦和黨代表何長工率領的紅五軍第五縱隊為先頭部隊,毅然挺進幕阜山區,開辟了鄂東南革命根據地,使湘贛蘇區和鄂東南蘇區南起井岡山、北抵長江連成了一片。翌年五月,三十二歲的彭德懷率領轉戰湘鄂贛邊區多年的紅五軍主力,宛如一支不可阻擋的鐵流,也開進了鄂東南蘇區的中心、地處鄂贛兩省交界的要塞小鎮龍港。

        革命,就是這樣響應著人民和時代的呼喚,肩負著一個個艱辛的使命,一步步在風雨中向前挺進。龍港這個偏僻而陌生的小鎮,從此便同整個中國革命事業的命運緊緊地連在一起,成為當時湘鄂贛邊區鄂東南蘇區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的中心,被譽為中國土地革命時期的“小莫斯科”。

        那時候,中國大地上也許還沒有幾個鎮子能像龍港那樣,聚集著那么多的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今天在“湘鄂贛邊區鄂東南革命烈士陵園”紀念堂里,鐫刻著數萬烈士的名字,而以龍港籍的烈士最多。烈士多的地方,寡婦就多;寡婦多的地方,孝子也多。一位當年在紅五軍領導革命的老前輩說過:革命選中了龍港,真讓龍港受苦了!他們的祖輩倒下了,父輩又緊緊跟上;父輩倒下了,又站立起了孫子這一代。風風雨雨,情懷不改,癡心不變。中國革命,也是被我們的人民用鐵骨錚錚的肩膀和永不屈服的脊梁背負著,一步步走向它的明天的。

        斗轉星移,柳色秋風。長相憶,在龍港……

        在鎮上老街的一條深巷里,我走進一間古舊的房子。這是當年彭德懷軍長進駐龍港時的起居室和辦公室。一盞馬燈,一張簡易地圖,一雙草鞋,一架簡樸的木床,加上一顆赤誠的丹心,這位要飯、打柴出身的革命家,在這里度過了他一生中極其難忘的一段歲月。

        在《彭德懷自述》一書中,我看到了這位出身農家、畢生鐵馬冰河、著盡征衣的共和國開國元勛,對1930年夏天的回憶:

        “……進至陽新縣龍(港)燕(廈)區,該地群眾對紅軍的熱愛,比平江群眾有過之而無不及。外地紅軍到達該區,均不愿離開。群眾對傷病人員之照顧,真是無微不至。沿途歡迎紅軍之口號聲、歌聲、鑼鼓聲,響徹云霄。當年天旱,苦久不雨?墒羌t軍路過,茶水滿布,宿營用水煮飯,亦不感困難。婦女老小,人手一扇,站立道側,替紅軍扇涼。到宿營地時,房屋打掃得干干凈凈,開好鋪,他們自己露宿,決不讓紅軍露營。在營地終日歌聲、口號聲不絕于耳。不間斷的宣傳鼓動,對敵軍一層又一層地警戒,封鎖消息,保護紅軍。糧食缺乏,農民將自己僅有的一點糧食、薯絲、玉米、稻米,自動地送到各部門口,倒在桶里就走了……”

        重讀這段凝結著一位開國老帥充滿感激之情的文字,我感到,這是英雄的龍港父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中國革命的史詩中寫下的一闋無言的華章。鄂南的酷暑是有名的,當地百姓卻婦女老幼人手一扇,站在路邊為紅軍隊伍執扇扇涼!這已非一般意義的魚水情意。相比之下,孟子所稱道的“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景象,顯得何其遙遠了。

        事實上,早在1925年底,龍港人民的一位優秀兒子肖作舟,就帶著共產黨的指示,從武昌甲等工程學校回到故鄉,秘密串連,在龍港這片地火奔突的山鄉,播撒了第一顆革命火種。不久,全縣第一個黨支部在龍港宣告成立,成員有肖作舟、張召紅、劉岐山、華鄂陽等人。緊接著,龍港第一個農民協會也秘密成立。龍港地區黨的早期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的張召紅,當地人稱“麻子紅”,當選了第一屆農協主席。從此,這個苦大仇深的農民之子的生命,便和共產黨、和龍港的革命事業緊緊地連在了一起,直到英勇就義。

        在茅草茂密的南山垅山谷間,我們看到了當年黨組織召開秘密會議的一個山洞。洞壁上,煤油燈熏黑的痕跡歷歷可見。領我們進入這個山洞的,是曾經擔任過龍燕區蘇維埃主席的劉南川烈士的兒子劉正烽老人。老人已經八十多歲了,當年他還是個小孩子,曾多次借打豬草、砍柴為掩護,為藏在山洞中的親人們送飯送水。他告訴我說,他這一生,最掛牽的就是這個山洞,通向這個山洞的好幾條秘密小道,都是他今生今世永遠不能忘記的。他熟悉山道上的每一塊石頭、每一股泉水、每一個樹樁。是啊,誰能夠想到,影響著龍港歷史的一個開天辟地的武裝暴動計劃,是在這樣一個簡陋的、茅草深掩的山洞里形成的。

        農民暴動的槍聲震驚了古老的山坳,也喚醒了幕阜山區如沉默的火山一般的勞苦大眾。他們追隨著那些革命者,在百谷通源、千溪分注的崇山峻嶺之間,奮斗、抗爭、尋找、轉戰。他們響應著一個開天辟地的號令,毅然拿起了梭鏢和紅纓槍,把生命拴在自己的褲腰帶上,一個個前仆后繼而不屈不撓,最終在血與火的山嶺間踏出了一條武裝割據的道路。熱血與烈火,映紅了幕阜山漫山遍野的杜鵑花……

        告密與屠殺,封山與搜捕,石頭過刀、草木過火的白色恐怖,嚇不倒堅強的共產黨人,也剿滅不了勞苦大眾對共產黨的擁戴。威武不屈的龍港人民,就像金竹嶺上的楠竹和金竹一樣,百折不彎,堅韌不拔。先烈們用生命之火點燃的革命火把,已經燃遍了整個山鄉。經受了大革命鍛煉的龍港父老鄉親,以強大的信念等待著,呼喚和憧憬著新的革命高潮的到來。

        終于,紅五軍到來了。龍港人民以全部的熱情和力量,投入到了擁軍擴紅之中。母送子,妻送郎,細妹送細哥……送自己的親人參加紅軍,成了當時龍港人最大的自豪。婦女們組成了一支支洗衣隊、唱歌隊、護理隊;“紅孩子”們肩扛紅纓槍,守護著山頭的“消息樹”,鮮紅的大旗下也飄揚著一面面少先隊和兒童團的旗幟。

        當時,龍港的鄉親們傾盡自己全部的深情和力量支援著紅軍、支援著革命。他們幫助紅五軍建立起了一所后方醫院、一所殘疾軍人醫院,還有一所中醫院。多少人爬山過澗去采來草藥,救治著紅軍戰士們的創傷。然而,戰爭是殘酷的,艱苦的環境和條件,也使多少年輕的傷病員失去了最后站起來的機會。于是,伴隨著這一座座醫院舊址遺留下來的,便是一片片掩埋著紅五軍戰士和赤衛隊員們忠骨的墓地:白嶺烈士墓群,駱家梁烈士墓群,鵝塘堰烈士墓地,巖泉烈士墓群……一片又一片被歲月的荒草掩蓋了的墓群告訴我們,將近三千名紅軍戰士的英靈,默默地躺在這里,除了少數幾塊小小的殘存的石碑能告訴我們那些長眠者的名字和身份,其余的連他們的名字和籍貫都無從知道了。

        鄂南的陽新縣被人稱為“烈士縣”,單看留在龍港大地上的一片片烈士墓群,便能感到“烈士縣”這個稱號的重量了。當先烈們的尸骨也化成了紅色的泥土,我們輕輕走過這片土地,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卻只有一片片白茫茫的荻花,在強勁的朔風中蕭瑟搖曳;一簇簇潔白的山茶花,在墓丘之旁向我們點頭致意,宛若先烈們不死的英魂,在祝福著我們這些幸福地活在今天的人!

        在駱家梁,我們聽說了一位老婆婆的故事。當紅軍的丈夫躺倒在這里時,她還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小媳婦。從那時起,她便年年守護著這片墓地,年年清明帶著孩子前來祭掃,在每一個墳頭上撒下紙錢,插上紙幡。秋去春來,風風雨雨,一群世界上最好的人,永遠地活在她善良的心上。我們的人民用自己的心靈,用深厚的泥土,庇護著這些曾經浴血奮戰的先烈的忠魂。沒有高大的紀念碑,沒有輝煌的墓志銘,人民就用不盡的哀思和懷念的深情建造起一座座“非人工的紀念碑”,矗立在龍港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里。

        1934年春天,在第二次全國工農代表大會上,毛澤東曾表揚說:“湘鄂贛邊區陽新縣的一些地方……那里的同志們都有進步的工作,同樣值得我們大家稱贊!”那真是光明的時期,那又是黑暗的時期;是希望的春天,又是失望的冬天。當時無論是哪一級的干部,無一例外都是一雙麻鞋、一頂斗笠、一掛蓑衣、一盞風燈,或者一枝松明子……高山急流、寒冬酷暑,風里來,雨里去。他們的足跡踏遍了龍港的山山水水,他們把黨的溫暖、革命的信心和勝利的消息,送進了每一位貧苦工農的心中。他們是火把的傳遞者,他們自身也是一支支火把。當時鄉親們稱贊他們是“不要家、不要錢、不要命”的百姓官,稱蘇維埃政府是干凈、實在的“提包政府”。倒也是呢,自從共產黨人來到龍港地區,人們所看到的共產黨人,全都是這個樣子。

        徜徉在今天的龍港鎮上,想象著和緬懷著昨天的故事,我想起了卡爾·馬克思的那段名言:“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的幸福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龍港,你這火把照耀過的紅色小鎮,請讓我向你英雄的土地,向你鮮血染過的山岡與河灘,向你旗幟飄展過的老街與深巷,向你迎送過紅軍隊伍的每一條山道、每一個小村……獻上最崇高的敬意!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