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信息 >> 大事記 >> 正文

      染乎世情的活躍文情——2015中國文學盤點

      http://www.fxjt168.com 2015年12月31日08:47 來源:中國藝術報 白燁

        自從文學在新世紀進入全媒體時代之后,文學的內部分野與外部泛化帶來的種種沖突與抵牾,就既在逐步增多,又在進而放大。因此,有關文學的各種焦點與熱點紛至沓來,各種爭論與事件層出不窮,就日益成為文壇現狀的基本常態。

        2015年的文壇,因為一系列重大事件的發生和重要活動的主導,在紛繁繚亂的景象之中,也使一些重點現象和重要事件自然凸顯,從而呈現出頭緒紛繁有主線、形態豐繁有重點的基本特點。這一切都向人們表明,文學在新的時代的持續活躍與不斷演進中,既遇到了新的問題,新的挑戰,也內含了新的機遇,新的可能。

        學習貫徹習近平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精神持續深入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10月15日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對于文藝的地位與作用給予了高度評價,對于文藝的發展與繁榮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文壇內外引起廣泛的關注與熱烈的反響。2015年10月,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公開發表,黨中央同時下發了《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些重要的文獻與文件從思想指導和政策引領的高度,有力地推動了學習貫徹習近平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精神的活動進一步地走向深入。

        首先是從中央到地方,紛紛召開專題會議,座談和研討習近平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和《意見》的精神重點與理論要點,及其貫徹落實的部署與措施。10月20日,中宣部在京召開“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推進會”,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意見》,提高思想認識,強化文化擔當,深化落實措施,鞏固文藝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10月22日,中國文聯在京舉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學習貫徹《意見》專題研討班,深入學習領會中央精神,研究貫徹中央部署,思考謀劃文聯工作,積極推動文藝發展。10月23日,中國作協召開第八屆主席團第八次擴大會議,會議深入學習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意見》,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貫徹《意見》作出部署。同個時期,全國各地的文聯、作協,都先后召開類似的會議,就學習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和貫徹落實《意見》,結合實際進行研究和部署。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的公開發表,為深入學習領會其精神,研討和解讀其思想,提供了可靠的文本與強勁的動力。《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黨報,《中國藝術報》《文藝報》《文學報》等行業報,都開辟專欄,一些著名的理論家、批評家、作家和藝術家紛紛撰文,暢談自己的學習體會,發表自己的文藝見解。《人民日報》的“文藝觀象”專欄,圍繞著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的理論要點,連續發表了《展現中華審美風范》《家國情懷與文學書寫》《文藝要與時代同頻共振》《文藝家何以先覺、先行、先倡》《從高原到高峰,障礙何在》《惟有精品留其名》《柳青的意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怎樣講述中國故事與中國經驗》等專題系列筆談,聯系文學的當下現狀與創作實際,延伸性地論說了講話精神中的要義與要點。12月份,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上海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在《文匯報》推出由張江主持的“海上觀潮”文藝評論專欄,首篇文章以《文藝是精神的火炬》為題,四位評論家和作家就此發表了自己的心得與意見。為切實貫徹落實習近平講話中“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文藝評論工作”的指示精神,2015年中,中國文學批評研究會創辦了《中國文學批評》,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創辦了《中國文藝評論》。兩份文藝評論雜志都編輯出版了3-4期試刊版,從所設欄目和所收文章來看,直面當下文學與文藝現實,力求在褒優貶劣中激濁揚清,顯然是這些新版批評刊物的基本路向。

        值得注意的是,文藝界在學習貫徹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的過程中,同時開展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等文藝實踐活動。從年初開始,中國文聯各全國文藝家協會和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先后組織1000多名老中青文藝工作者,分赴17個省區市基層共66個活動點,開展慰問演出、小型展覽、學習體驗、采風創作、文藝支教、專家培訓等100多場活動。今年4月至6月,中國作協領導成員赴20余個省區市調研,了解各地作協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的情況。2015年確定的105個定點深入生活項目中,既有“中國故事”、“一帶一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等創作專題,也有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緊扣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社會重點熱點問題及普通百姓人生命運等,涵蓋經濟、文化、生態、民俗風情、農村生活等方面的選題。在中國作協的引導和帶動下,各地作協也紛紛行動起來:重大題材、重點工程、重要典型等系列主題采風,深入體驗生活,建立與完善定點深入生活制度、作家聯系點制度,創建與扶持現實題材創作基地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原創項目題材庫。

        文學界以多種形式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

        與抗日戰爭同時發生又一同前行的抗戰文學寫作,是中國現當代文學中,作家常寫常出新,讀者常讀常愛讀的重要題材。描寫這一題材的作品,無論是小說與紀實,抑或是戲劇與影視,都在不同時期卓領風騷,成為中國紅色經典文學與文藝的重要構成。

        到2015年,抗戰勝利走過了整整七十周年。為了紀念這個對于中國和世界都別有重要意義的歷史事件,文學界在充分準備、精心運籌的基礎上,舉辦了一系列重大活動,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作品,以豐富多樣的活動和精心打造的作品,使抗戰文學成為2015年度格外引人注目的亮點。

        6月23日-7月2日,中國作協組織網絡作家進行“走進抗戰歷史”采風活動,從踏上“七七事變”的發生地盧溝橋開始,參觀“九一八事變”紀念館,探訪平型關大捷、臺兒莊戰役遺址,追尋新四軍軍部重建歲月,祭奠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回望日軍受降的歷史鏡頭,歷時10天,40多名網絡作家、20多名文學網站編輯,從抗戰起點始,至抗戰終點止,完成了一次對抗戰歷史的重訪和致敬。7月8日,中國作協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辦“血肉筑起的長城——抗戰中的文學”展覽,展覽以大量珍貴歷史圖片、書影為主,輔以40余件館藏書、報、刊及手稿精品。展覽創造性地用10余首群眾耳熟能詳的抗日救亡歌曲為線索,貫串起文學界自“九一八”到“八一五”十幾年間的抗爭歷史。9月6日,中國作協在京召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座談會,與會者從不同角度回顧抗戰歷史,表達對革命先烈、文學前輩和死難者的懷念,肯定文學的社會價值和精神力量,表示要弘揚抗戰精神,推動抗戰文學創作。

        在抗戰題材的文學書寫上,一些實力派作家在長期積累和精心構思的基礎上,推出了一批在表現過往歷史上,角度上有新意,思想上有深度的力作。如范穩的《吾血吾土》,以一個多身份抗戰斗士的命運顛簸,書寫了一個傳統學人不變的民族氣節,同時描繪了抗戰全景,歌吟了抗戰精神。曹文軒的《火印》,由被日軍強行征走并在身上烙下了一枚日本軍營的火印的小馬駒,寫了一匹馬在戰火中的悲慘命運,及其默默的奮起與無言的抗爭。作品從一個獨特的角度,書寫抗戰中的童趣、真情與自尊。黃國榮的《極地天使》,以忍辱負重的白衣天使苗雨欣為主角,寫她依靠格拉斯特、戴維斯、托米等僑民自救會的中堅骨干,求得游擊隊的配合,在集中營展開了一場反饑餓、抗迫害的秘密大營救。作品在力量對比懸殊的反差中,展現了正義與邪惡、人性與獸性殊死較量,奏響了一曲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凱歌。納蘭香未央的《若愛重生·周旋1946》,在18歲的江沁梅1946年從延安輾轉來到上海并加入情報部門“颶風小組”的傳奇經歷中,巧妙地融合了“八一四”、“八一五”及武漢空戰,遠征軍同古戰役、過野人山經歷,舊上海玫瑰別墅案,北平電臺案,重慶和談,軍統及中統內變等諸多真實的歷史事件,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在諜戰與情感的雙重糾葛中不辱使命的紅色特工的感人形象。

        在紀實文學寫作方面,解放軍出版社推出了“回望東方主戰場”叢書,這套由《蘇聯出兵東北》《諾門坎1939》《游擊戰之光》《中日秘密戰》《漢奸現象剖析》等六本紀實作品構成的叢書,以其選題的新穎,作者的權威,作品的厚重,格外引人注目,堪為回望歷史和反思戰爭的厚重成果。其中的《游擊戰之光》,對于游擊戰從戰略到戰術,再到戰斗的形成與展開過程,從理論與實踐的兩相結合上,從高層與基層的有機配合上,都作出了總體性的勾勒與具象性的繪描,使人們生動而清晰地看到,從毛澤東到中央軍委,從領袖到軍隊,從軍隊到人民,齊心協力地開展抗日游擊戰的全景式的歷史活劇。

        紀實文學中分量最重的,還當數王樹增的《抗日戰爭》(上、中、下)。這部紀實大作依托詳盡的史實,依仗恢宏的篇幅,以戰爭的每一次事件和每一場戰役為縱貫線索,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際視角全面真實地揭示了中華民族在近代歷史中第一次全民同仇敵愾、浴血山河所贏得的偉大的反侵略戰爭的勝利。作品的贏人之處在于,作者既站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高度,用國際眼光審視中國抗日戰爭的發生、發展及結局;又立足于全民族抗戰的全局,客觀、全面、科學地評價了正面和敵后兩個戰場在不同時期的不同歷史地位作用,突出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敵后戰場的中流砥柱作用,全面反映了各階級、各政黨、各階層愛國人士共赴國難,浴血奮戰的斗爭歷史和民族精神。

        這樣一些精品力作的聯袂而來,使得抗戰題材的文學作品在2015年間,數量上既有較大幅度地增多,質量上也有較為明顯的提高。據悉,這些作品中有不少正在改編成影視作品,還將會在今后的文學文化生活中發生積極而有力的影響作用。

        一些作家作品獲得國內外重要文學獎項

        以不同的作家作品為對象的重要文學獎項,看起來是遴選和獎掖一段時間內的優秀作家和優秀作品,實際上是以選優拔萃的方式,進行著當代文學的經典化工作。在作家作品越來越多,令人目不暇接的情形下,文學評獎還在起著為廣大讀者推薦重點閱讀作品的工作。這也預示著一旦獲獎,作家將會迅速從圈子里走向大眾,作品也將會在圖書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因此,一些重要的文學獎項和文學評獎,越來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

        2015年,在國內備受關注的,無疑是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的評選。茅獎四年評選一次,這屆茅獎評選的是2011至2014年間的長篇小說。全國各地有資質的推薦單位共推薦出252部作品參評。8月16日,評獎結果正式揭曉,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這邊風景》、李佩甫的《生命冊》、金宇澄的《繁花》、蘇童的《黃雀記》五部作品最終獲獎。雖然仍有人對這一結果不甚滿意,但更多的反響比較正面,人們以為,這樣的結果并未出人意料,基本上做到了這一時段長篇小說的選優拔萃。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夢》和《春盡江南》),原名叫“烏托邦”三部曲,前兩部確與“烏托邦”主題有關,寫到《春盡江南》,變為了對當下知識分子精神狀態的深入透視,這種以小見大的意蘊,是頗具現實意義的。在一定程度上,他的寫作是知識分子寫作的典型代表。王蒙的《這邊風景》,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文革”前期所寫的作品稍加修飾后的出版,屬于舊作新出,這部作品有其獨特的歷史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文革”文學的空白與蒼白,提供了一個特定時期文學寫作的典型樣本。李佩甫的《生命冊》,是其“平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作品由一個游弋于城鄉之間的知識人的心靈蛻變,追溯了城市和鄉村時代變遷的軌跡,書寫出當代中國大地上那些破敗的人生和殘存的信念。蘇童的《黃雀記》,以個人化的方式敘述發生于友人之間的嫌隙故事,以此帶出時代的變遷、社會的變異,以及那種南方特有的情調、氣味、氣氛。金宇澄的《繁花》,在從容不迫又行云流水的敘事中,把上海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市井生活圖景,呈現得栩栩如生,歷歷在目。在作者的筆下,三教九流,蕓蕓眾生,都市的風物人情,少男少女的成長或沉淪,時代的滄桑變化,都市的林林總總,都活靈活現地躍然紙上。

        顯而易見,茅獎的評選,主要是看作家參評的作品,同時兼顧作家的創作歷程和文學貢獻。但現在如若獲得這樣的文學大獎,卻也能給作家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獲得茅獎的幾位作家,經由茅獎的彰獎與傳揚,其作品在圖書市場上一路暢銷,供不應求。有人預計,各種獎金加上版稅,獲獎作者的經濟收益當在千萬之上。

        2015年中國作家獲取國際性文學獎項的,最值得關注的是科幻作家劉慈欣以《三體》摘取了“雨果獎”的桂冠。設立于1953年的“雨果獎”,專門彰獎世界范圍內的科幻文學的優秀作品,被人們看作是科幻領域里的諾貝爾獎。這個獎自從開評以來,從未有亞洲人問鼎過此獎,劉慈欣獲獎是中國人乃至亞洲人第一次獲此殊榮,所以,廣大科幻讀者為之歡呼雀躍,整個文壇也為之萬分欣喜。《三體》由三部作品構成。三部曲中的對于“三體文明”,都有層層遞進式的超凡想象與步步登高的藝術描寫,而每一部中又都以現實中的國人為視角和主角,串接起數學與計算機、物理與化學、天文與天體、軍事與戰爭等科學實驗活動,打通時間與空間的限定、現實與歷史的隔斷,以富有獻身精神的知識精英為點線,連綴起已知的社會歷史與未知的超驗世界,把虛擬性與現實性巧妙地鏈接起來,把科學性與人文性內在地融為一體,既以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引人伸紙疾讀,又以高深致遠的豐厚意蘊費人思量。

        劉慈欣的榮獲大獎,其意義不只在于中國科幻文學終于迎頭趕上,中國科幻作家終于登上國際科幻文學的最高殿堂,而還在于世界科幻文學的競技場上,有了打著中國印記的作品,有了卓具中國元素的創作,這對于中國科幻文學和世界科幻文學,都具有非同尋常的重要意義。具體到《三體》的創作,可以說,劉慈欣由于做到了科學幻想與藝術想象的有機結合,廣袤宇宙與中國視角的內在對接,使他營造的超凡藝術世界,立足于中國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充滿中國文人的文化自省與民族自信精神。在這個意義上,甚至可以說,劉慈欣在向人們奉上《三體》作品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人文科幻的新的寫作追求。

        網絡文學的格局與傳播出現新的異動

        網絡文學憑借著寫作的自發性、受眾的年輕化、傳播的科技化,使自身得到強勁的發展,又極大地影響了整體的文壇。在2015年,有關網絡文學的舉措與動向,以大動作迭出,大事件頻仍,使網絡文學成為了當下文學在形態上最為活躍的板塊,在生態上最具生機的空間。

        主流文壇越來越重視網絡文學,在2015年也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力度。首先是高層的管理部門與主流的文學體制,不僅把網絡文學納入了自己的視野,而且建立起相應的網絡文學機構,用以專門聯系、調研和引導網絡文學。中國作協在八屆八次主席團會議上,決定成立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以加強對網絡文學的研究,更好地團結聯系廣大網絡作家,促進網絡文學健康發展。12月17日,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研究了網絡文學委員會的職能和2016年工作要點。這些機構的新設與組建,體現了文學管理部門對于網絡文學的關注與重視,而網絡文學也由此與主流體制建立了常態的聯系。

        正是在這種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相互走近的背景之下,2015年,有關網絡文學的會議,就呈現出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相互交流,密切互動的良好態勢。如10月22日,在全國網絡文學第六十九次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議上,20余家重要文學網站的相關負責人與會,與中國作協的相關負責人交流對話,并就進一步繁榮發展網絡文學事業,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達成了較多的共識。11月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京召開重點網絡文學網站座談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中宣部文藝局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來自9家重點網絡文學網站的主要負責人從自身工作實踐出發,圍繞如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怎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提高網絡文學作品質量等問題,探討了當前網絡文學面臨的形勢,對網絡文學作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在網絡文學創作中貫穿創新精神、推動原創網絡文學走向世界等提出建議。

        這一年中,由傳統文學機構和主流媒體主導的網絡文學作品的評選與排行,數量見多,質量也見好,這也體現了傳統文學深度介入網絡文學閱讀與評價,并以自己的審美取向促使網絡文學走向“經典化”的努力。如由浙江省作協、《文藝報》社、杭州市委宣傳部、杭州師范大學共同主辦的首屆“西湖·類型文學雙年獎”,在2013年和2015年已評選兩屆,獲獎的作品,如劉慈欣的《三體》、張大春的《城邦暴力團》、小橋老樹的《侯衛東官場筆記》等作品,已成為不同類型文學的代表性乃至經典性的作品。2015年,由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議主辦、“中國作家網”承辦的2015年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采用網上投票、行家預審、專家終審等方式,分季度評選出最終結果。而在揭曉排行榜的同時,評委們還會給出評審意見來,這顯然有助于網絡文學在借鑒傳統文學經驗的基礎上獲得自身的發展。

        網絡文學領域里值得人們關注的現象,還有網絡文學與影視改編密切聯姻的新異動向。

        與傳統型文學相比較,網絡文學似乎更接地氣,也更注重講述故事,很適合于影視改編。因此,越來越多的導演和制片人將目光鎖定在網絡小說上,等小說剛一完結就立刻改編,既在網絡產生的前期預熱中保證了作品的高收視率,又憑借影視作品的熱播帶動了原網絡小說的第二次銷售熱潮。這既是網絡小說支撐了影視改編,又是影視改編成全了網絡文學,實際上是相互惠及,彼此共贏的結果。現在許多傳布于網絡之際的類型小說,通常先改編成影視作品,經由高水平的技術制作與藝術演繹賺取較高的收視率之后,再予出版紙質作品,進而占領出版市場,贏得更多讀者。前幾年的《后宮·甄嬛傳》《步步驚心》,近期的《瑯琊榜》《花千骨》《羋月傳》等,都是極為成功的典型例證。這種運作方式的迭獲成功,已使網絡小說作者把改編影視作品看成最為重要的傳播方式,而網絡小說也由此成為影視作品改編的主要來源。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