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訪談 >> 藝術家訪談 >> 正文
提起鄭榕的名字,對北京人藝不熟悉的讀者可能只聽其名不知其人,但應該沒有人不知道《西游記》里的太上老君,當年58歲的鄭榕出演了太上老君。《法制晚報》本周的人藝老藝術家專訪,迎來的就是他,91歲高齡的鄭榕。
從藝70年,鄭榕在話劇舞臺上塑造了很多不同形象的人物,《龍須溝》里的趙大爺、《雷雨》里的周樸園、《茶館》里的常四爺……如今已經年過九旬的老爺子,雖然眼不花、耳不聾,但是走路已經無法直起腰。對于離開舞臺,鄭榕說沒有遺憾,舞臺就得換底下年輕的力量。
而自稱“原來什么都不會”的老爺子,說自己非常幸運,作為焦菊隱的學生,現在還要堅持學習,整理老師的傳承,“我覺得活得很有意義,我的晚年很幸福”。
·身體狀況· 直不起腰 天兒好推著輪椅遛遛
《法制晚報》(以下簡稱法晚):看您現在眼不花、耳不聾,身體怎么樣?
鄭榕:眼睛還行,不戴眼鏡還能看,可以說眼不花、耳不聾。白天吃完飯,天兒好了就出去走一走,得推著輪椅,不推走不了。
我要是沒有扶手,這個椅子坐的時間長點兒,腰就支持不住,覺得吃力。
法晚:您這腰是怎么回事?
鄭榕:十多年前,突然腰老直不起來,硬板著能直,也不疼,但是吃力。我到協和看了一下,醫生也沒說出什么道理。后來我去按摩,人家說歲數太大了不能按摩,我就沒再看,沒幾年就下來了,就這么著也不疼,也能起來,就是越來越吃力。
法晚:現在走路就只能彎著腰?
鄭榕:對,不疼,得彎著腰,要不然就走不了。后來推著輪椅走,等于彎著腰。歲數大了。
法晚:您后來還上醫院看過沒?
鄭榕:也沒有去看,這腰一直沒治過,那么多年我就一直這樣。
后來我摔過,骨折了,住了一次院,做過手術。做了兩次血管治療,心臟放了支架,別的沒得過什么大病。
法晚:那您平時不怎么出門了吧?
鄭榕:是,不怎么出,行動不太方便。我得帶上輪椅,沒有汽車我推著輪椅走太遠也不行,就是在小區里溜達溜達。
法晚:您會特別注意養生嗎?
鄭榕:沒有,我都不講究。年輕的時候不喝酒,不抽煙。現在能吃動的東西很少,一般就是吃點餃子、面條。原來愛吃餅,現在不行了。
我愛吃甜點心,年輕的時候低血糖,出去受訓的時候,營養不好,老暈倒,到現在老想吃甜的。
·最后登臺· 88歲忘詞 寫了檢討他們沒貼后臺
法晚:您上一次登臺,還是2012年的話劇《甲子園》?
鄭榕:是《甲子園》,紀念人藝60周年的一部大戲,讓5個老演員參加,演了二十幾場。
法晚:當時您是坐著輪椅演的?
鄭榕:對,不坐輪椅不行,我就是坐著輪椅上臺的。
法晚:那次演出現在想起來出過什么紕漏沒?
鄭榕:有一次演完回來,我就說壞了,忘臺詞了。我習慣了,如果出什么差錯就要自己寫一個檢討,寫完我就交給藝委會了。
本來過去的習慣,檢討要貼在后臺,但那個他們沒貼。
法晚:那么大歲數忘詞太正常了,后來還有這個情況發生嗎?
鄭榕:沒有,后來演到二十幾場的時候,是我先提出來,我說我不演了。
法晚:是因為上臺覺得吃力嗎?
鄭榕:主要是因為,我覺得這么大歲數了,在臺上還老演出,那么多年輕的演員沒有戲演,影響不好,我們不可能成為演出的主力。
對年輕演員不好,這個不合規律,到一定歲數,在舞臺上就不行,就得換底下年輕的力量,不能老是我們演,對劇院的發展成長不好。后來院黨委開會做出決定,老的都換下來了。
法晚:《甲子園》之后沒有再登臺了?
鄭榕:沒有,那個就已經有點過了,歲數太大了。
法晚:現在還有上臺的欲望嗎?
鄭榕:沒有,不可能。
·幸福晚年·
被逼學習 后半生的轉折很有意義
法晚:現在不再登臺會不會覺得遺憾?
鄭榕:沒有遺憾。演了《龍須溝》里的趙大爺,《雷雨》里演了周樸園,我演的都是重角色,該演的都演過了。
我現在把所有精力集中在研究、傳承焦菊隱方面。一個是回想焦菊隱教給我的,我原來什么都不懂。第二晚年我還是肯學,比如關于中國戲曲、文化方面跟西方現代主義怎么掛鉤,也在拼命學。
法晚:您這是活到老學到老。
鄭榕:因為原來什么都不會。小時候學校里面功課就好多門不及格,所以就考的藝專。當時學的很多東西都不懂,都是過了好多年,在藝術實踐里面慢慢地摸索,一步一步來試驗當初學的東西,都是在晚年弄懂的。
我自個兒覺得很幸運,我非常滿足。
法晚:那您平時學習得花多長時間?
鄭榕:這個不是固定的。今年焦菊隱誕辰110周年,回憶、認識焦菊隱導演在北京人藝取得的成績和走過的道路,我作為他的一個學生,全部精力就擱在這個上面了。
因為我發現好多資料過去沒有人重視,我這兩年主要做的工作就是這個。
法晚:就是翻資料、學習。
鄭榕:這也是逼著我再學習,算是我后半生的一個轉折點,我覺得活得很有意義。
·熒屏經典·
太上老君 那純粹跟玩似的就演了
法晚:您大概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拍影視劇的。很多觀眾對您印象比較深的就是《西游記》里的太上老君。
鄭榕:其實在我自己來講演那個是最容易的,像話劇《龍須溝》才是最難的。
1982年的《西游記》,那純粹跟玩似的就演了,一點沒費工夫。
法晚:不過因為太上老君,很多人開始認識您。
鄭榕:對,現在很多人認識我就是因為太上老君,尤其是你們這個年齡段,其實那個最沒看頭。
法晚:您在一次采訪中說,如果現在再選一次角色,還是太上老君最合適。
鄭榕:當時真沒想那么多,楊潔定了導演《西游記》,就請董行佶去做表演顧問。董行佶答應了,就在這個時候廣東制片廠請董行佶去演廖仲愷,當時很關鍵,是一個主角,所以董行佶就跟楊潔告假,就把我介紹過去了,說他去不了,讓鄭榕去。
我去是作為表演顧問的,他們拍戲,我在旁邊拿一個板凳坐著,說兩句。那個時候的演員絕大部分是戲曲演員,對戲曲咱也不懂,頂多提一些建議,起不了很大的作用。
后來到中間的時候,說讓我演太上老君,我說行。
法晚:臨時上馬玩去了?
鄭榕:對,像我這個歲數的或多或少都受京劇影響,小時候都是看京劇,所以就是說按京劇表演。
楊潔對我特別客氣,后來開會的時候,在那種場合對我評價很高,就是拔高了,其實我在里面沒起多大作用。
文/記者 壽鵬寰 攝/法制晚報記者 林暉
安徽省定遠縣人,1924年生。1942年考入國立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系,開始從事話劇工作,參加過業余和職業演劇活動。
1950年加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1953年通過《龍須溝》中趙大爺一角,奠定了他現實主義創作道路。
參演過《雷雨》、《長征》、《茶館》等劇扮演重要角色。在央視1982版經典電視劇《西游記》中扮演太上老君,并擔任表演顧問,還在央視1994版電視劇《三國演義》里扮演了孔融。先后在《丹心譜》、《楚天風云》、《兩宮皇太后》等影片中飾演主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