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人物訪談 >> 正文

      藏族美術學者康·格桑益希:唐卡藝術發展應尋求修行與市場間的平衡

      http://www.fxjt168.com 2015年05月11日15:17 來源:中國民族報 李媛

        唐卡,是用彩緞裝裱后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這一藏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因其內容涉及藏族歷史、政治、社會文化生活等多方面,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唐卡不僅在藏族百姓心中具有神圣的地位,也是藏族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藏族文化了解的加深,以及收藏市場對唐卡的追捧,社會上掀起了一股“唐卡熱”。怎樣正確認識唐卡藝術?唐卡畫師、藏族美術學者康·格桑益希對此作了解讀。

        問:唐卡是一種古老的藏族文化藝術形式,請您簡單介紹一下它的發展進程。

        康·格桑益希:從公元7世紀有相關文字記載算起,唐卡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唐卡經歷了盛衰、融合、傳承和發展的過程。

        據《大昭寺志》記載,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在一次神示后,用自己的鼻血繪制了《白拉姆像》,由文成公主親手裝幀。這是藏族的第一幅唐卡。五世達賴喇嘛在其《釋迦佛像記·水晶寶鏡》中,也明確記載了此事。

        在公元7世紀到8世紀,唐卡開始了緩慢的發展。之后的一個世紀,是西藏比較動蕩的年代,直到公元978年(歷史上稱為佛教后弘期元年),魯麥、喜饒楚臣等人在桑耶寺、噶迥寺授徒傳法,佛教在西藏地區再度傳播。公元10世紀,唐卡藝術迎來了第二個春天,開始穩步發展,風格凸顯,逐漸形成了勉唐、欽則、噶瑪嘎孜、熱貢等畫派。

        問:現在,唐卡藝術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我們應該如何欣賞唐卡?

        康·格桑益希:對唐卡的理解分兩種:內容的理解決定高度,技藝的理解決定水準。一般來講,文化內涵、繪畫技巧、用金多少,是衡量一幅唐卡價值高低的主要元素,三者缺一不可。但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時候,唐卡的價值與觀者的取向有關。不同的需求、興趣愛好,會使收藏者對唐卡價值的衡量各有側重。

        唐卡講究“修心”。好的唐卡一看就會使人身心愉悅,心靈得到凈化;不好的唐卡不僅視覺效果不佳,還會因為度量失調,或者內容存在錯誤,使人產生誤解。

        問:一些當代畫師主張,將唐卡的傳統技法和現代繪畫風格相結合,創作一些現代題材的作品,您如何評價這種現象?

        康·格桑益希:用唐卡來表現當今的現實生活,表達現代人的情緒,這是很好的,這種變化也是合情合理的,我也曾畫過10年的創新唐卡。當時,我的老師李煥敏對我有三點要求:一是要堅持以線造型,這是東方繪畫、也是藏族繪畫的關鍵技巧;二是要深入生活,多和群眾交朋友,發現新題材,表現新動態,這是一個畫師的時代使命;三是作為一名藏族畫家,必須走民族化道路,無論是在繼承傳統,還是創新開拓的時候,這一點都非常必要。

        問:您如何看待唐卡藝術傳承與發展的關系?

        康·格桑益希:其實,唐卡的發展一直在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比如,醫藥學唐卡、格薩爾說唱唐卡等,都是根據人們的生活需要而產生的。唐卡的功能也逐漸改變了過去單一的宗教色彩,以更多元的形式存在于生活之中。近年來,西藏啟動了“百幅唐卡工程”,涌現出很多現實題材作品,比如,紀念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通車、紀念解放軍進藏等重大事件的作品,這些都非常好。

        但是,現在社會上也存在濫用藏族文化符號進行創作的現象,這是對藏族文化的不尊重。我相信,這些不尊重民族文化的畫法,會因為沒有市場而逐漸消失。

        唐卡的創新,還體現在繪畫技法上。最近,耷·瓊培畫師創作了一組線條極其簡潔卻傳達了豐富精神內涵的唐卡作品。唐卡是對人進行教化的工具。簡單的線條、畫面,同樣可以濃縮深刻的道理。

        唐卡創新是個大課題,但無論如何創新,傳統不能丟,根不能丟。

        問:過去,唐卡對于畫師而言是一種修行,然而,今天畫師的創作越來越注重市場的考量。作為一名唐卡畫師,該如何在修行與市場之間尋找平衡?

        康·格桑益希:唐卡傳承,過去靠寺院傳承和家族傳承兩個渠道。現在,唐卡傳承走入民間,政府、企業家開辦的畫院、傳習所以及家族傳承,成為唐卡傳承的主要方式。

        近年來,我經常到基層考察。有時,看見畫師們在優雅的環境中安安靜靜地作畫,我找到了一種精神家園的感覺。作為畫師,我非常羨慕他們。游客們可以敲門進來,與畫師交流,選購自己心儀的藝術品。

        以前,唐卡只為藏族同胞服務,是純粹的宗教信仰文化,只具有供養功能。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游客、學者走進藏族聚居區,唐卡的藝術價值被開發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唐卡怎么走,面臨著重要關口。

        在經濟利益驅動下,出現了許多粗制濫造的作品。對此,我認為不必過度緊張。在市場經濟背景下,不可能要求畫師不受社會環境的影響。應該認識到,首先,唐卡市場化有助于解決就業問題,這對藏族聚居區的社會穩定是有益的。其次,隨著消費者鑒賞水平的提高,必然會對唐卡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是促使畫師提高素養的最大動力。通過以上兩點,我們不難看出,市場化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有的作品文化內涵差了一些。很多人是因為失業,才把畫唐卡作為謀生手段。傳統的唐卡繪畫,講究用修行來體現文化價值,它是一種修煉式教育,需要時間。因此,我呼吁,寺院恢復工巧明學院,從文化、技巧、做人等方面,全方位提升畫師素養。

        問:您認為,未來唐卡藝術發展空間在哪里?

        康·格桑益希:可以說,當今唐卡迎來了發展的“后弘期”,國家、政府、社會機構、民間都在努力。如果各方面能加強合作,形成合力,我相信,唐卡藝術必將與時俱進地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