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視野聲音 >> 正文

      “一帶一路”引領新疆遺產保護

      http://www.fxjt168.com 2015年04月08日11:44 來源:光明日報 盛春壽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別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

        認識新疆文物的獨特性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注新疆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2014年4月,他在新疆考察工作時明確提出,要抓住這個歷史機遇,把自身的區域性對外開放戰略融入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向西開放的總體布局中去。

        新疆是中國聯通中亞、西亞以及歐洲的重要節點,具有廣闊的經濟增長潛力,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核心區;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心,具有獨特的地緣優勢和區位優勢,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西出橋頭堡;新疆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擁有不勝枚舉的文化遺產,是古代文明的交融地。

        由于新疆特殊的戰略位置及豐富的資源優勢,使其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新疆文化遺產的地域性,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互鑒、平等合作提供了文化平臺,展示了中華民族巨大的包容性;新疆文化遺產的稀有性,為“一帶一路”戰略建設提供了獨有的文化支撐,傳承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新疆文化遺產的民族性,為“一帶一路”戰略建設提供了歷史記憶的依托,印證了中華文明歷來就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創造,鞏固了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文化遺產保護能夠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打造“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前提。文化遺產承載著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國家建設“一帶一路”戰略下,文化遺產保護不僅有利于解決國家的歷史文化認同,還能夠架構起民眾心靈最深層的部分,是文化“中國夢”徐徐展開的底蘊。新疆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與傳承是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是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獨特推動力,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遺產保護交流與合作的樞紐。

        由于新疆特殊的區情、社情,文物工作在強化新疆各族人民群眾的“四個認同”,正確闡述新疆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燦爛的古代文明是生活在這里的各民族共同創造的這一歷史史實,維護民族團結、祖國統一充分發揮著正本清源的重要作用。

        探索保護、傳承、服務的新模式

        兩年來,新疆文物部門積極探索文物保護傳承的新模式,服務于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推進重大項目實施,提升文物保護能力。

        2014年6月,由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北庭故城遺址、克孜爾尕哈烽燧、克孜爾石窟和蘇巴什佛寺遺址等6個遺產地成為新疆首批世界文化遺產。新疆在整個申遺項目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位置,申報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對于絲綢之路新疆段遺產的保護和管理,有效維護絲綢之路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增進新疆與絲綢之路沿線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交流與合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新疆文物部門以文化遺產保護為本,加強協同合作,注重對文化遺產價值的研究。“絲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不僅涉及廣闊的時空地域,也關系到整個東西方文化體系的交流融合。這就決定了對于“絲路文明”的研究,必然是具有開放性、綜合性的特點。文化遺產是由自然、文化等諸多要素構成的復雜綜合體,造就了豐富的、多層次的價值體系。研究文化遺產價值體系,究其實是為了對文化遺產進行保護。

        早在2012年5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浙江省文物局、浙江大學、塔里木大學在烏魯木齊簽訂了《新疆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始了校地四方戰略合作。2013年5月,召開“2013年四方戰略合作年會”,正式簽署《新疆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發展戰略研究合作協議》,借鑒國家文化遺產保護科技區域創新聯盟(浙江省)和浙大近十年參與國家文化遺產保護和研究的成功經驗,四方共同編制實施新疆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合作工作規劃,開展遺址、民俗等遺產資源調查,文物資源數字化采集和遺址環境監測,物探考古與保護材料研究等工作,共同培養新疆文物系統、塔里木大學各類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人員,聯合建設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文化遺產數字化技術等領域的研究平臺或實驗基地,規劃建設新疆文化遺產保護數據資源庫、新疆文化遺產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與專題資源庫等。兩年來,四方在重大項目合作申報、基地建設等方面的合作取得積極進展。2014年11月,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浙江大學共同舉辦的“絲綢之路文化論壇·新疆”在浙江大學舉行。論壇依托“四方聯盟”與浙江大學“一帶一路”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籌),由新疆文物局與浙江大學主導,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立足文物實體,“讓歷史說話,讓文物發聲”,研究絲綢之路文化,促進“文明交流,文明互鑒”,推及絲綢之路的經濟政治研究。

        在新的歷史環境下,新疆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利用工作服務于國家外交大局,既要讓文物留得住,也要讓文物“活起來”。為慶祝中法建交50周年,由中國國家文物局與法國文化與新聞部合作主辦的“漢風——中國漢代文物展”于2014年10月21日在法國巴黎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隆重開幕。來自新疆博物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19件漢代精美文物參展。這些古老而珍貴的文物,承載著絲綢之路的記憶,傳承中華文明的優秀傳統文化,為增強法國人民對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的了解作出新貢獻。

        服務大局改善民生

        由于歷史、自然、社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新疆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生態環境脆弱,基礎設施薄弱,與東中部地區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就文物保護工作來說,在經濟快速增長、城鎮化、工業化、市場化進程加快的大背景下,文物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矛盾日益凸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歷史文物保護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導下,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在國家文物局大力支持下,新疆文物部門結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緊緊圍繞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這一總目標,著力發揮文物在改善民生、教育人民、增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方面的積極作用。

        加強文物本體保護維修工作,做好大遺址搶救保護工作;以有利于改善民生、鞏固祖國統一和維護民族團結為出發點,合理分配文物維修資金;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布局文物保護項目,使文物維修從“點”向“線”改變;積極主動加強和地方發改、旅游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大對南疆四地州的資金投入力度,抓緊在全疆實施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惠及民生和有利于文物、民族團結統一的重大項目。在進行文物本體保護的同時,深入挖掘文化遺產價值,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與各國之間的文明交流互鑒。

        緊緊圍繞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結合“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大力推動文物的保護傳承與利用,為新疆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長治久安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總目標,是治疆的總目標和總要求。結合當前新疆“三期”疊加、總體形勢依然嚴峻的情況,文物部門要充分發揮文物史證作用,面向群眾,正確闡述新疆歷史、新疆宗教演變史和新疆民族發展史。加強歷史文化宣傳教育,充分發揮文物工作在“去極端化”、推進新疆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中的獨特作用。

        開展文物對外交流及宣傳輿論項目,促進文明交流互鑒。資助鼓勵新疆文物部門主動舉辦、承辦全國大型文物宣傳活動,開展新疆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成果展以及國際研討會,希望得到政策層面的支持,在安排對外合作交流、對外展覽時考慮新疆的特殊情況,主動推介新疆。

        服務民生建設,發揮文物資源作用。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利用工作,改善生態環境、優化城鄉面貌、彰顯地域魅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施博物館基本建設和展覽提升項目,積極加大力度推動博物館深入基層。將文化遺產的社會效益轉化為惠及民生的文化財富,改善文物周邊環境,為地方民眾營造賞心悅目的文化生活空間,促進遺產地旅游業進步,使文化遺產保護惠及于民、反哺社會。

        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思路已然清晰,作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主力軍和排頭兵,新疆迎來了對外開放和自身發展的大好機遇。這對新疆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利用工作來說,是一次嚴峻的挑戰,更是一次事業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作者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局長)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