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學習習近平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 正文

      文藝應追求真善美的永恒價值

      http://www.fxjt168.com 2014年12月08日13:12 來源:中國作家網 王 昉

        真正的藝術精品都是真善美的高度融合,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恒價值。“真”是文藝作品的生命之基, “善”是文藝作品的價值之源,“美”是文藝作品的持存之道,三者緊密聯系、不可分割。我們應該將真善美作為文藝作品永恒的價值追求,努力在文藝作品中實現 真善美的有機統一。習近平總書記對真善美的闡釋深刻點明了文藝的本質,為文藝的發展指明了基本方向。對真善美的追求是文藝發展的終極目的,但同時人們對真 善美的具體理解在不同的時代也有各異的角度。這就要求我們以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與方法論深入挖掘其時代特質和實踐特色,只有這樣文藝發展才能契合時代脈 絡,向真善美的目標不斷邁進。今天,應該怎樣看待文藝的真善美問題?其在當下時代具有怎樣的歷史文化內涵?文學創作怎樣才能實現真善美的有機統一?如何完 善社會主義的文藝評價機制從而引導文學向真善美的理想發展?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應該認真思考的。

        對真善美的理解要與中國實際相結合

        不同時代對文藝實踐的要求是不同的,文藝的發展既有永恒性的價值期待,也呈現出具體的歷史狀態,文藝的理論與實踐發展是一個動態的歷史過程。童 慶炳認為:“文藝思想是有時代性的,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體現的是新的時代精神。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歷史任務,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引領了文藝在新的歷 史時期的發展方向,指明了文藝發展在新時代下的藝術追求和藝術理想。這個藝術理想就是真善美的藝術追求。” 黨圣元也談及文藝發展的時代性,他認為對真善美的追求不能脫離中國傳統和中國實際,他說:“實現真善美的有機統一是多年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努力的 方向之一。實現真善美的有機統一是黨和國家文化建設的目標,也是美學的目標。追求真善美的有機統一是歷史的動態發展過程,不能脫離中國的傳統和中國的實 際。”

        當今時代,人民對文藝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時代也為文藝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對真善美的理解更為深入,凸顯出 更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童慶炳談到,“真”就是歷史理性,指歷史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的進步。“善”就是人文關懷,是文藝的重要追求。而當代文學所 欠缺的就是人文關懷,很多作品一味追求商業價值,成了“市場的奴隸”。“美”就是審美升華。美不是孤立的存在,只有在人的審美活動中才存在。審美是一種情 感評價,用情感去觀照這個時代,傳遞給人美好的感覺。只有將歷史理性、人文關懷和審美升華相結合才能達到真善美的統一,才能產生好的文藝作品。張炯對真善 美的具體歷史內涵作出這樣的聞釋,他說:“真善美是文藝追求的永恒價值。真就是對社會生活的反映,要對生活進行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挖掘。善是指倫理價值, 要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推崇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道德理想。美就是文藝本身對人民精神需要的滿足。”

        要以人民為創作的根本和源泉

        文藝創作雖然不是“定制”的,但是在作者的創作中還是有一個理想讀者存在的,在中國的現階段來看,每個作家心中的理想讀者應該是人民,正如習近 平總書記所指出:“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作家創作的源泉在人民,創作的目的是為 了人民的精神需求,而創作的最終成果也要交由人民檢驗,只有堅守住人民的立場,我們的創作才能實現真善美的有機統一。

        黨圣元認為,創作者應該反映人民的精神、力量和作用,這正是真善美這一美學追求的價值載體。為人民創作的作品才能成為推動社會發展、歷史前進的 動力和能量,才能體現真善美的有機統一。創作只有在人民的廣闊沃土上才能找到源泉和力量,如果脫離了人民,創作出的作品想要達到真善美的境界是不可能的。 真善美是美學最高理想的三個不同維度,是從不同的角度對人的關懷,只有在以人為本的價值層面上三者才能達到高度的統一 。

        童慶炳談及這一問題時說:“好的作品應該關心人,尊重人,認識到人的價值,把人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李心峰認為,好的文藝作品應該是人民性的 充分體現,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同。藝術創作不能違背最起碼的歷史真實,不能突破每個公民都必須遵循的法律法規和道德底線,不能站在人民的對立面,不能違 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完善社會主義文藝評價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文藝評論工作,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鑒賞作品,倡導說真話、講道理,營造開 展文藝批評的良好氛圍。”對此,李心峰有著深刻的感悟,他說:“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的評價文藝的四個標準,即歷史的、人民的、審 美的、藝術的標準,應成為我們健全社會主義文藝評價體系的基本遵循。健全社會主義文藝評價體系,應提出系統的衡量優秀的社會主義文藝作品的高標準,如歷史 的真實與深度、審美上的超越與高境界、藝術上的創造創新;同時也應從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上規定一系列最起碼的標準,提出一整套不可逾越的底線。在審美上不 能以丑為美、低俗庸俗,在藝術上必須徹底杜絕抄襲剽竊行為。”

        文藝評價體系是引導文藝創作走向健康和繁榮的保障,只有完善社會主義文藝評價體系才能切實地保證文藝向真善美的最高藝術理想發展,但是,目前我 們的社會主義文藝評價體系還不完善,還存在很多問題。怎樣解決這些問題,首先是應該多向中國和西方的經典學習,對此張炯談到,對文藝作品的評價體系應該包 括作品的審美創造、作品的真實性和思想性這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構成了評價文藝的核心價值,而這個核心價值又涵蓋社會、人和國家三個層面。我們的文藝評價 體系應當既要繼承中國傳統思想精華,又要注重學習世界的重要思想,應該更具寬容度和多樣性。陳眾議認為,批評本身首先是公器,要厘清批評要針對什么,出于 怎樣的動機、方法和立場。現在的批評存在很多問題,怎樣解決這些問題?首先應該學習西方經典的批評思想,創建自己的話語體系。我們的很多批評家經常失語、 失思,就是缺乏自己的話語體系。同時,我們還應該學習中國傳統的批評理論,從“興觀群怨”到“文以載道”都是應該梳理和學習的。還應該進一步深入研究馬克 思主義文藝批評觀,馬克思主義文藝觀與傳統文化有很多相契合的地方,應當將其重新梳理出來,發揚光大。批評應該是利器,但同時也應該是善意的、藝術的、客 觀的,應該以相對客觀的心態建立文學評價體系,逐步將文學引向繁榮健康的道路。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