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學習習近平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 正文

      潘靈:我聽到了生活的呼喚

      http://www.fxjt168.com 2014年11月05日13:21 來源:中國作家網 潘 靈

        上世紀80年代,對于“60后”作家來說,絕對是人生的黃金時代。出生寒門的我們,抱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堅定信念,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時代驕子。書生意氣,飛揚青春,在大學的象牙塔里,文學之夢正酣。國門洞開,思潮涌入,我們這些最初的“文青”,以文學的方式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的同時,也以文學的方式接受了西方現代主義思潮的洗禮。心存“學得文武藝,貨比帝王家”的志向,迷信“他人即地獄”的信條,我們頭戴校園詩人或校園作家的桂冠,在四年不食人間煙火之后,被大學這熔爐一律吐了出來,進入了比象牙塔更復雜、更混亂、更功利、更世俗的社會。格格不入的我們,體會到的是種種不適?粗鴦e人入鄉隨俗、隨遇而安后風生水起的人生,文人的那份驕傲隨即被脆弱和自卑替代。好在還有文學,它成了我們自我拯救的福音。

        因為文學,我們這些80年代的校園“文青”,一些被分配到了文化事業單位,一些后來想辦法調進了文化事業單位,但更多的已改弦易張,做起了與文化毫不相干的營生。許多年后,被歲月和生活改變得面目全非的我們,惟一沒改的是對文學夢想的那份赤誠與癡迷。

        我18歲進大學,19歲在省級文學刊物上發表作品,23歲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小說。大學畢業進了地方黨政機關,蜻蜓點水后又調入省級出版單位,做著職業文學編輯,當著業余小說家,寫著不痛不癢的文字,編著不冷不熱的書稿,過著不富不貧的生活,趕著一個又一個跟文學有關又無關的筆會。漸漸地,文學的人生變得假大空起來。守著過去的點滴成就,頂著一方名流的光環,自鳴得意一陣后,才發現江山代有才人出,風騷也屬他人。生活無情地將一個小說家閑置了,時代的列車遠去,我才意識到我的書齋原本就不是火車頭。

        與生命糾纏在一起的文學,自以為生就屬于文學的自負,做一個優秀小說家的夢想,一切都虛幻起來,可疑起來。很多個夜晚,我獨自一人,看窗外霓虹點點,夜色闌珊,我甚至懷疑,我選擇的文學人生路,是否注定是一個錯誤?我向文友傾訴我的苦悶和不安,巴望他們能給我良方一劑,但得到的都是頭痛醫腳的處方。我說我是不是遠離了生活,他們就反問我,難道現在你不置身生活中?我說,我遠離的是激發我創作的生活,他們說那是你缺乏在自我生活中發現文學的能力。在經歷了太多的酒吧長談和沙龍爭論后,我幾乎空虛得如同一個空殼。

        那年,我36歲。

        帶著解開問號、急病投醫的迫切愿望,我進了魯迅文學院首屆全國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跟一群才華橫溢的來自全國各省區的學員成了同學,聆聽了一群聲名顯赫的專家的講課,仿佛真有了更上層樓的境界。四個半月下來,以為自此如有神助,佳作可期,但等我重新拿起筆才知道,一番學習下來,落了個眼高手低,頭腦風暴過后,我的文學世界滿目瘡痍。

        人生不得意,鄉愁必來襲。身居鬧市的我,在無數的夢境中,看到的都是故鄉的模樣,聽到的都是故鄉的呼喚。開著車,聽著美國鄉村歌曲《鄉間小路帶我回家》,我走在了回烏蒙山故鄉的路上。翻過一山又一山,故鄉近在眼前,卻已面目全非,不再是記憶中模樣。老舊的村莊被探礦人鉆得千瘡百孔的山巒,從前整潔的鄉街子如今人聲鼎沸、垃圾遍地,各種兜售槍支、春藥和農用品的廣告,將一面面土墻弄得亂七八糟。我見到了鄰家大伯,隔壁嬸娘,但人家不叫我小名,稱我同志。我與兒時玩伴在小路上相逢,我遞上一支煙,他看看煙,點燃,我說,從前……他說,不要提從前,你現在是城里吃皇糧的同志。小時無話不說的朋友,現在已話不投機。回故鄉本想療傷,但卻被故鄉鄉親羨慕一番,尊敬一番。我終于意識到,那所謂的羨慕、尊敬,其實是一種拒絕。我在他們的心目中,不再屬于故鄉。

        ——這,是鄉愁之外,更大的愁!

        雖談不上落荒而逃,但真是黯然離去。我沉默著,開車離了故鄉。回到昆明,打開電視,竟然是關于我故鄉人的新聞:三個20出頭的小伙子,合伙偷了輛奧迪,被抓了現形。問其作案原因,竟然是年關將至,想回故鄉風光一把,所以沖奧迪下了賊手。一條原本屬于茶余飯后市民談資的新聞,看得我淚流滿面。

        我發現,我離他們——我的故鄉、我的鄉親,真的越來越遠。而離他們越遠,我這大山出來的所謂小說家,離文學也就越遠。

        我要回去,遠山在召喚,生活在呼喚。

        我必須回去,文學在召喚,在呼喚。

        40歲那年,我去了滇西保山市,掛職體驗生活。我掛的是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的職,去坐了一個星期的機關的位子,我就煩躁不安起來,向市委書記提出,讓我沉到基層去。我說我是作家,要生活,要素材。在他的直接關心下,我被派到騰沖縣和順鎮的一個農戶家,跟他們一起生活,了解翡翠文化,學習翡翠鑒別、加工知識。通過半年的學習、摸索,我把自己變成了半個玉石行家。又用了半年時間寫出了《翡暖翠寒》的長篇小說,《十月》雜志發表后,作家出版社出版,并被改成40集電劇連續劇,在中央臺和數十個地方臺熱播。接著,我借新農村建設的機會深入滇西農村,跟農民們同吃同住,跟他們拉家常,采訪了數十個新農村指導員,寫出了反映新農村建設的長篇小說《泥太陽》,《芳草》雜志首發,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最終獲得了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云南省政府文學獎一等獎,入選建國60周年500部優秀長篇。

        掛職的經歷讓我嘗到了深入生活的甜頭。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作家,無論你有多高超的技法,如果沒有生活做底子,沒有生活的強力支撐,是斷然難寫出好作品的。到生活中去,沉到底層,就會有發現,就會有素材,就會有靈感。

        掛職回來,我離開出版單位,調入省文聯工作。我現在已養成每年必抽一些時間深入基層體驗生活的習慣。我到滇東北烏蒙山區調研,發現這地方農村人口流失,鄉村空心化問題突出,根據所見所聞,再佐之以藝術加工,我寫出了中篇小說《一個人和村莊》,在《大家》雜志發表,《新華文摘》《小說月報》轉載。

        我的職業是文學編輯,我在編輯工作中也大力倡導編輯也要體驗和深入生活,要身在其中。我擔任《邊疆文學》主編以來,一方面潛心扶持培養基層作家特別是少數民族作家,每年都有十數位不同民族的文學新秀通過《邊疆文學》成為文學的新生力量。同時,我和我的同事們還積極主動關注社會生活,前后出版了“云南抗旱救災專號”、“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跡專號”和“魯甸803地震抗震救災特大專號”!棒數803地震抗震救災特大專號”出版后,我們火速運往災區,給恢復重建的災區送去精神食糧。手捧專號,魯甸震中龍頭山鎮龍泉小學校長這樣對我們說:“你們送來的跟那些救命物資一樣,都是災區需要的!

        讓文學在生活中生生不息;讓生活在文學中煥發光輝。學習習總書記的講話,更堅定了我深入生活,謳歌生活,做一個人民喜愛的作家的文學自信。

        (作者系《邊疆文學》主編)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