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學習習近平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 正文

      文藝評論要倡導說真話講道理

      http://www.fxjt168.com 2014年10月29日12:22 來源:中國作家網 李墨波 行超

        文藝評論通過對文藝實踐和文藝現象的具體評析,揭示評論對象的思想意義和審美價值,探討文藝創作的藝術方法和內在規律,激濁揚清,推陳出新,繁 榮文藝創作,增強讀者的藝術情趣。文藝評論是文藝創作的鏡子和良藥,文藝創作的繁榮,離不開文藝批評的健康發展。在10月15日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 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文藝批評特別指出,“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文藝評論工作,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鑒賞作品,倡導說真話、講道理, 營造開展文藝批評的良好氛圍。”

        堅持人民性標準和藝術性標準的統一

        堅持人民性的標準,要求我們的文藝評論家要貼近生活,緊跟時代,努力追蹤和研究當前的文藝創作的態勢,研究文藝創作的成就和不足,推動文藝創作和理論建設的健康發展。

        評論家李云雷對于習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的關于文藝批評工作的方法感悟頗多。他認為,“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鑒賞作 品”,是一個嶄新的提法。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歷史觀點”和“美學觀點”相統一的批評標準,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了文藝批評的政治 標準與藝術標準。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可以說是在這一理論脈絡上的融合與創新,是在新時代的發展。在這一表述中,習近平總書記所倡導的其實是批評方法的多 樣性,既可以是歷史的、人民的,也可以是藝術的、美學的,但在多樣性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又將歷史的、人民的放在前面,更加突出歷史視野與人民立場的重要 性。

        文藝評論應該增強針對性,對于當下火熱的文學現場真正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評論家孟繁華說,作為文學評論家,踐行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重要的就 是要觸及文學創作實踐,提出真問題。我們需要看到的是,當下文學理論批評面對西方還是只能“跟著說”、“接著說”,而很難“對著說”。如何改變這個現實, 應該是我們理論批評界認真考慮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是中國理論批評能否獲得話語權和被尊重的前提。

        評論家白燁對此也有同感,他認為,從上世紀80年代到新世紀以來,文學現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文學在新的變化中出現新常態,新常態提出了新問 題,這些新問題如何解決亟需文學理論的介入。如果我們不去關注當下正在進行的文學實踐,如果我們的思路和視野不能夠及時跟上日新月異的變化,那么我們現在 的理論評論就會滯后,無法真正推動當前的文藝創作。我們的文藝評論應該增強當代意識,對文藝領域的新特點、新動向及時加以關注和有效引導,同時直面當下現 實,從生活中去提煉問題,去生發我們的研究成果。

        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 基。”我們的文藝評論在借鑒西方文藝理論的優秀成果的同時,也要立足本土,努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我們要尊重文藝的民 族特性,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中尋找新的審視視角,去更好地闡釋當下的文學作品。

        評論家張江談到,近年來,文藝批評領域流行一種風尚,那就是以西方文藝理論為標準度量中國文藝作品,闡釋中國文藝實踐,裁剪中國文藝審美。誠 然,中國的文學藝術能夠有今天這樣繁榮的氣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文化領域的對外開放,包括西方在內的其他國家和民族文藝作品、文藝理論的引介,拓寬了 中國文藝家的思路和視野。但是,我們必須認清,包括文學藝術在內的一切文化,都具有鮮明的民族屬性。這種民族屬性從遙遠的歷史深處流淌而出,深刻沉淀于民 族的血液之中。沒有民族特性,就沒有民族文化,文學藝術的生長與發展尤其如此。中國的文藝作品是在中華民族的審美體系中建構起來的,對它的評價和闡釋必須 以民族的審美習慣和審美規律為標準。削足適履,套用西方理論,作家、藝術家不買賬,人民大眾也不接受,這樣的批評一定是無效批評。

        “批判地借鑒西方文藝理論和批評的成果,關鍵要用中國精神去激活古今中外優秀的文藝理論和批評的成果。”評論家王一川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 非常明確地對文藝評論提出了新的要求,他提出的弘揚中國精神,傳承中華美學精神,為文藝評論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何從文藝作品中闡發出中國精神,如何弘揚文 藝作品中蘊含的中國精神,是文藝評論工作者應該承擔起的歷史重任。文藝評論工作者應全心全意向人民學習,不斷提高自身修養,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 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

        營造開展文藝評論的良好氛圍

        在當下環境中,文學評論家應該加強自律,抵制低俗,保持文藝評論的底線和良知,堅持公信力,弘揚正能量,營造良好的批評氛圍,形成健康的批評風氣。

        評論家雷達對目前的文藝評論氛圍感到憂慮,文藝評論不說真話、惡意炒作、有償吹捧、低俗渲染等不良評論現象還時有出現,嚴重傷害到文藝評論的公 正性和權威性。在市場化的大環境下,在各種排行榜、評獎的活動中,在出版社書商對市場的追逐下,文藝評論被當成一種工具,為市場行為搖旗吶喊,充滿了功利 性,喪失了自己獨立的品格。文藝批評重在批評,應該站在審美的立場上,不受外在因素的干擾,保持客觀、學術、理性的態度,保持自己的純粹和獨立。要能夠對 文藝作品、文藝活動、文藝現象作出價值判斷,將文學作品有價值的內容闡釋出來,同時要把存在的問題揭示出來,要對不良的文藝現象作出嚴肅的批評。

        白燁說,現在的文藝批評跟過去比更復雜了,它的形式形態更加多樣化,一些文藝批評在市場的裹挾中模糊了自己的批評立場,一味地吹捧,正常的文學 批評成為變相的廣告宣傳。文藝評論要能夠在利益面前保持定力,讓文學批評回歸到批評的本位,實話實說,好處說好,壞處說壞,真正通過客觀的、真實的、中肯 的批評建立起批評自身的公信。

        人民大眾需要具有批評精神的文藝批評。張江認為,搞理論裝點、簡單套用,用商業標準取代藝術標準,甚至良莠不分、顛倒是非,這樣的批評喪失了批 評的精神和品格,令人失望。批評的精神是為文藝負責、為大眾負責的精神,是批評家淬煉自我、與人民共進的精神。重塑批評精神,正確的文藝思想和方針才能真 正成為主導,文藝批評才能重新找回失卻的地位,文藝的成長才能蓬勃向上。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