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視野聲音 >> 正文

      中國非遺:面向未來的文化建構

      http://www.fxjt168.com 2014年12月16日11:42 來源:中國文化報 王福州

        中國自古就有保護文化遺產的深厚傳統,但是現代意義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是以2001年我國的昆曲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為開端。10多年來,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積累了很多經驗。目前,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的項目數量排名世界第一,可以說是國際社會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認可和肯定。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已由孤立、單一、有選擇的項目保護,走上整體、系統、全面保護的階段。特別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頒布實施為標志,我國的“非遺”保護已走上依法科學保護的新路子。

        隨著第一次全國普查的結束,四級名錄和傳承人體系的建立,搶救性保護、原生態保護、生產性保護、整體性保護等保護方式的提出和完善,我國的非遺保護得到了有效的推進,也得到了各界民眾的高度認同,贏得了締約國贊譽,并被稱之為非遺傳承保護的“中國經驗”。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經數千年歷史積累的文化資源,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精髓,故事里有中國非遺的實踐與歷程,是中國夢很好的載體,是可以亮給世界的名片。講述好中國的非遺故事就是要立足現實生活,準確把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體客體,把具有民族科學大眾的優秀傳統文化推向世界,而不是一大堆鄙陋八卦和破碎段子。既防止將非遺束之高閣,使之僵化變冷,又要警惕離開傳統的根基和土壤講創新、談發展。

        一、非遺的持久魅力在積累更在傳承。人類在創造文明長期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形成和積淀的生產消費、衣食住行、婚喪嫁娶、歲時節令、娛樂游藝、禮儀信仰等民間習慣的總和,即民間民俗,成為我們今天所說的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非遺作為人類創造力、想象力和勞動的結晶,深藏于經史子集和經典文獻,留存于傳統倫理道德,更扎根于民眾的日常生活。非遺和傳統文化密不可分,但不是一回事。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歷史上創造的文化的總和,包括千百年積累流傳下來的經典,如經史子集、四書五經等,也包括研究本民族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及娛樂方式的各種學問。包括文獻也包括實物,既有物質遺產也有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非遺是傳統文化傳承下來的最精華部分,包括建筑、服飾、飲食、音樂、書法、繪畫、戲曲、舞蹈等等。對于個體的人,非遺是日常的生活習慣和定向的價值內涵;對于一個民族,非遺是精神血脈的延續,是獲取心靈滋養的精神家園;對于整個人類而言,非遺是人類的活態歷史,也是堅實的現在和具有根基的未來。

        文化因積累形成傳統,傳統因積累而具有巨大能量,都是適于本民族生存不可或缺的精神資源,無所謂是非優劣。歷史經驗已經表明,徹底否定自身傳統作為實現理想宏圖的前提條件是非理性、無根據的。傳統內部應該有反思和批判的聲音,但一概推翻,一味否定,只會導致全民性心靈空虛和價值混亂。近年來,我國對文化的認知,特別是對文化遺產的認知,更具包容性的眼光。在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今日中國,凝結傳統、植根創造、面向未來的非遺,既是文化發展的重要資源,也是整個社會凝聚共識、提振信心、建構核心價值觀的要素。

        二、非遺的存在貫穿于技藝更體現在精神。100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經歷了數次巨大的沖擊,中國當代城鎮化進程是最為切近的一次。作為傳統文化基因的攜帶者,非遺作為傳統文化精髓,存在于“四書五經”、潛藏于“經史子集”,以物質文化遺產為載體,和建筑、服飾、飲食、音樂、書法、繪畫、戲曲等等藝術門類相關聯。非遺所強調的不僅是物質成果,蘊藏在這些物化形式背后的精湛的技藝、獨到的思維方式、豐富的精神蘊含等,才是非遺的本體。由此切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遺產(文物)、自然遺產共同構成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既包括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等文化表現形式,及其相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又貫穿于技藝更體現在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華,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精神的結晶。挖掘闡發這一獨特標識,意在引導人們更多地站在技藝特別是精神層面去認識領會,準確把握,關注非遺的前生、今世和未來。

        非遺項目通過物化的形式得以呈現,展覽、展演、展示只是非遺宣傳工作的手段,其價值主要依賴傳承人口傳心授,例如古琴藝術,我們看到的是古琴,而構成真正意義上的非遺的,是我們看不到的古琴的發明、制作、彈奏技巧、曲調譜寫、演奏儀式、傳承體系、思想內涵等等。正因為如此,非遺重視人的價值,重視活的、動態的、精神的因素,重視技術、技能的高超、精湛與獨創性,重視人的創造力,以及通過非遺反映出來的該民族的情感及表達方式、傳統文化的思維方式等。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個體的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了千差萬別的習慣習俗,更包含著人們的追求、理念、向往、愿景,直至信仰。成為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標識,構成民族的精神支柱、精神能量和精神生活的范式,也讓擁有這些標識的人有了認同感和歷史感。

        “人”在非遺的價值內涵中充當著核心要素的角色。社會歷史中的人既是非遺各種實踐的主體,也是遺產發生影響的客體。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其代表性傳承人是從廣大人民創造的文化沃土中生長出來的參天大樹與奇花異草,所體現所貢獻的精彩果實,代表了文化的追求與走向,顯示著文化的思想、理論、創造力、想象力,精神活動的廣度深度與精微程度,以至整個社會生活的質量與品位,更顯示著抗逆性、適應性、開放性與自我更新的能力。非遺保護的旨歸,是促進主體人的全面發展,而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條件,是人的日常情感、核心價值觀和傳統習慣獲得持續的支持、完整的尊重和明確的傳承,形成人類文化的積累性。

        三、非遺傳承的動力在民眾在社區。要將非遺置于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以及政治、經濟、文化、工藝等多視野、多維度中考察,打開民眾走進非遺、認識非遺、了解非遺的一扇窗。非遺項目的顯著特點是土、弱、小,非遺背后有著優美動聽的故事,要向世界講述,要在世界上用說得出、聽得懂、傳得開、信得過的方式,講述非遺傳承保護的中國故事。面向當代、面向民眾、面向世界進行創造性轉化與呈現,傳播中國保護理念、彰顯中國價值、展示中國軟實力。

        非遺的輝煌在民眾就是以民眾的眼光、平民化的表述去看非遺。以眼睛向下關注代表性傳承人的真實情感,反映他們的訴求,真正讓民眾成為非遺的主人。要向日常生活靠攏,與普通民眾貼近,做到見人見物見精神。前十年,政府注重建章立制,出臺了一部法律,基礎性工作扎實推進,生產性保護實踐獲得世界首肯和贊譽。下一個十年我們將把工作的重點放在深化對非遺項目規律性的探討和挖掘利用上,繼續擔當起保護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城鎮化進程中,隨著傳統村落的消失,一些地方民俗、傳統手工技藝與地方戲曲也漸行漸遠,如何對其進行針對性保護,如何做好文化空間的整體性傳承保護,相關部門正在陸續推出相應的扶持計劃。遺產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遺產與環境密不可分,更不可割裂,防止傳統村落、老街、老宅空心化,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失去載體。真正的源頭活水在底層在民眾,鮮活經驗和創新智慧潛藏于社區街區。民間的力量遠大于政府的力量,民眾既是遺產的持有者也是傳承者、保護者。這一理念既體現聯合國公約要求,也是中國非遺傳承保護實踐的重要經驗。

        讓非遺面向未來,是傳承文化的需要,也是保持文化多樣性和持續性發展的需要。在重視加強傳統文化調研與保護的今天,非遺是我們的重要“索引”和寶貴財富。產業、旅游、創意產業,植根豐富的非遺資源,將民族傳統文化做成品牌,通過市場推銷出去,成為今天中國社會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播的一種重要方式。生產性保護不僅僅意味著物質層面的技藝傳承,還應拓展到對舞臺藝術等精神產品的生產性保護層面。同時非遺項目有其自身的藝術規律,生產性保護不等同于工藝品的工業流水線生產,核心技藝要防止機器化和規模化,選徒帶徒有其自身特性和要求,不可隨意改變。分門類分批次對代表性傳承人進行系統培訓,把現代造型設計理念融入傳統手工藝,提高代表性傳承人的眼界和學養,讓傳統的“匠人”向藝術家轉型。促進非遺傳承與初級教育的融合,以中小學教育改革為契機,爭取將傳統手工技藝類特長納入特長生的招生考試范疇;爭取把非遺傳承人培養納入中等職業教育范疇;將非遺課題研究納入國家自然基金、社科基金及人文社科基金申報范圍,鼓勵高校設置非遺重點實驗室,集聚各方智慧,使非遺保護研究常態化、科學化;嚴格控制國家級非遺項目規模,適度擴大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規模,有步驟逐步完善調整結構,審慎調整傳承人資金補貼標準。

        非遺傳承保護是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審視和挖掘的重要實踐,更是厚重的文化建構。講述中國非遺故事,讓世界加強對中國非遺經驗、道路和奇跡的解讀,充分展現中國非遺道路的獨特創造、中國非遺理論的獨特貢獻和中國制度的獨特優勢,讓世界更準確、更全面了解中國非遺保護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面向未來思考、腳踏實地工作,把優秀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地傳下去,是我們的使命。“了解過去的一千年,是為了更好地建設未來五百年。”非遺保護的實踐訴求,正是通過喚起一代代人的文化自覺,從而漸漸確立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強。 (作者系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