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中國故事 >> 正文

      莊嚴(yán)的綠(鄒園)

      http://www.fxjt168.com 2014年09月29日15:28 來源:人民日報 鄒園

        在喜迎新中國成立六十五周年之際,由本報與中國作協(xié)聯(lián)合主辦的“中國故事”征文推出首期兩篇作品。這是兩篇講述生態(tài)和建設(shè)的中國故事,一篇凝聚綠意,一篇傾聽水韻。最本質(zhì)的綠,是勃勃生機的出處,是清澈活水的源頭;最醉人的美,是從容舒展的孕育,是朝露與波光中茂盛的生長。這樣的中國故事,山青水綠,賽銀勝金。

        ——編者

        一

        最心儀的,是那綠。

        到達遂昌是中午,一下車,感覺像是靜謐的清晨。四周青色遍野,翠色滿目。住處就在綠蔭深處。午間來了一場輕雨,倚窗遠望那些雨中樹林,生翠,水靈,在呼吸,有靈魂。設(shè)想,如果來場暴風(fēng)驟雨,這些根基很深的綠,會來事兒的綠,搖旗吶喊,左沖右突,翻綠卷翠,灑青潑黛,會狂放無羈到何等程度。

        身入無邊的蒼翠,走不完的石階。雖有點疲累卻絕不膩煩。人很奇怪,平日里帶著的那份煩躁不安,一到綠水青山就影跡全無。為何?景色宜人,滋目養(yǎng)心。

        遂昌的綠,很有些出處。

        地球億萬年的運動,捏弄出了今天遂昌的五指掌地形。來自福建蒲城和浙江龍泉的山脈,浩浩湯湯匯入遂昌。有山即有脈,有脈便生水。誰能懷疑山林沒有沐浴過漢唐的光照,吮吸過宋元的清風(fēng)?誰能保證,腳下的步子沒有觸碰過明清,叩動過民國?

        生命力。一條隱匿的生命線,雖已越千古,依然激活了今天的遂昌。近八百萬立方米林木蓄積量,過八成的森林覆蓋率,一個幾乎被綠覆蓋的縣鄉(xiāng),這就是遂昌的綠色機制。大到一座森林,小至一片葉子,都有著自己精確的內(nèi)存和記憶。任意敲下哪個鍵,哪怕一根藤,都會有盤根錯節(jié)、脫胎換骨的生命記錄。

        綠很莊嚴(yán)。我卻卑微。

        長度、深度、刻度甚至溫度,這樣的綠,我敢描寫?不敢。

        二

        遂昌人是很有福氣的。造物主給了最藍的天空,給了最廣的綠地,給了最好的生態(tài)地貌。每有臺風(fēng)襲來,總是與遂昌擦著邊就過去了;每當(dāng)洪水沖將過來,總被良好的植被和堅實的地形擋回去了……遂昌人吃著有機蔬果,呼吸著潔凈的空氣,飲著大自然賜予的甘霖。

        人也懂福惜福。上蒼給予他們?nèi)绱素S足的樹木,他們把對森林的保護,寫進村規(guī)民約,細微到“牛羊不得入”。村民自發(fā)與古樹“結(jié)對”,甚至可以認(rèn)樟樹為“娘”,對其供奉進香,膜拜頂禮。山村設(shè)立古樹保護日,新栽樹木都有責(zé)任養(yǎng)護人。每位村民每年要種一棵樹。

        房前屋后,田間地頭,到處可見濃蔭密布的老樹屹立,仿佛大旗獵獵,迎風(fēng)翻飛,將敬畏自然的仁厚之心昭告天下。

        有一個故事很感動人心。文字是這樣記載的:新中國成立前松陽有一富戶,十分渴望得到遂昌小岱村那片古樹,開出了用銀元從第一棵古松鋪到村口的天價,但村民們不為金錢所動,“寧要古松,不要金錢”的精神一直延續(xù)至今。

        這是與生俱來的善良和智慧。他們也需要擺脫落后,也想走向繁榮。但有節(jié)制的索要和有序的打理,是人與自然的最佳契約。山清水秀風(fēng)調(diào)雨順,是他們最大的收益。山里人深諳了“取”與“予”的生存哲學(xué),在生態(tài)保護和生態(tài)美學(xué)的課堂里,數(shù)得上是成績醒目的優(yōu)等生。

        三

        有些綠,你寫下來了,卻不綠。

        比如陽光。我斷定遂昌的陽光一定是“綠”的。柔薄,輕盈,透明,鋪灑得很均勻明麗,一絲雜質(zhì)都沒有。光色強烈但不焦灼,穿射力很強卻很溫柔。這樣的太陽是能撫慰心靈的。記得去年冬天,我的城市PM2.5猖獗,霧霾指數(shù)急劇攀升。城市病了,我們卻替它戴著口罩。太陽就在天上,但被霧靄綁架,連睜眼的力氣都沒有。淡淡的昏黃說明它有多慘淡。有句話說,世界上最難直視的是兩樣?xùn)|西,太陽和人心。但我覺得直視太陽并不可怕,直視一輪渾黃模糊的太陽才可怕。我無意站在一片金色之下對著太陽歌唱,但是從此以后,我對陽光的鑒定,必須“綠色”至上。

        夜空,也很“綠”。

        晚飯后,三兩好友,賓館附近漫步。

        四周清新安靜,居然連一聲汽車?yán)榷紱]有。耳根一清靜,神氣就清爽。天空黑成絲絨,綴上亮閃閃的星星,像是兒童畫。星星也太高調(diào),密密麻麻爭相璀璨。不像我們城市的星星們那么慵懶愛耍大牌,難得出場,還三三兩兩。

        空氣中隱約有花香,一路飄隨。遠處有湖光波影,飄出淺淡藍的霧。花叢里的夏蟲開始吟唱,好聽,估計是清唱……這樣的夜晚過于奢侈,讓你真?zhèn)文妗D阏f它不存在,我正置身在清朗月夜。你說它存在,為何我們太久太久無法分享?

        富庶的綠,也改良了我們的視覺。總覺得看什么都清新可人。那日去金礦公園,有秀雅女子挎粉紅印花的包,另一位穿雪白襯衣披淡藍長紗巾,怎么看怎么美。這種視覺感受,難道就沒有觸目皆綠、心神皆怡的功勞?滿目的青翠養(yǎng)息了我們疲倦的眼神,滋潤我們紛亂煩躁的心境。繁雜都市超高分貝的聒噪,渾濁空間的擠壓,都在慢慢消解。心靈的山谷里,浮漫起一層輕柔的綠意,美好的情愫開始流淌。

        所以,不要輕易責(zé)怪當(dāng)今人們浮躁,雜亂,缺乏淡定。沒有綠色撫慰,心靈何來梳理和收藏,未來和理想何處安放?失去了生活美感,還整日引吭高歌、吟花弄月,這就不免矯情了。

        愿復(fù)制所有綠。

        四

        遂昌有個“景點”。

        我去時正是夜晚。旁邊的酒店,霓虹燈閃爍,人影交錯。正對面的遠處是妙高山,山上有座遺愛亭,黑暗里被燈光綴出秀巧輪廓。在這個只有二十輛出租車,沒有肯德基和麥當(dāng)勞的縣城里,門前廣場正是人們的消閑集聚地,人氣旺盛,場面熱鬧。

        我去的“景點”,是浙江省遂昌縣委縣政府大院。去走走,只是出于一種論證需要。論證一種綠。

        遂昌縣委縣政府大院,自唐朝至今,就沒挪過地址。現(xiàn)在的老房子,都是上世紀(jì)七八十年代的建筑。三四層高,水泥墻,老式窗,木制樓梯咚咚響。大院里的辦公樓,一處比一處簡單。還有,縣委的辦公大樓里,居然只有一個男洗手間,且簡陋。

        如此寒酸簡陋的辦公樓,我是該為你臉紅,還是為你驕傲?

        夜晚的大樓靜悄悄。我無法走進那一間間辦公室,去試問每一個人。

        我的問題是,從歷史上的“官不修衙”演變到現(xiàn)在的“官必修衙”,其間的風(fēng)云變幻自不必說。但是遂昌,你不修衙,是因為什么?

        這些年,我們見識了多少富麗堂皇、“器宇軒昂”的政府辦公樓啊!這些樓動輒投資百萬千萬,規(guī)模超常甚至模仿白宮、盧浮宮、天安門……這些豪華辦公樓的主人,最理直氣壯的理由就是:這是政府形象,是公家面子。

        但是,不知“面子們”如何面對那些形同棚戶的亟待改造的破爛民宅,那些住在集裝箱里甚至將垃圾房當(dāng)住處的底層困難群體,那些偏遠山區(qū)破舊不堪風(fēng)雨飄搖中的中小學(xué)校,孩子們站在土堆上升國旗,教室的油紙窗戶幾經(jīng)冬夏全部破碎成“網(wǎng)頁”,教師靠著爛泥墻給孩子們領(lǐng)讀《春天來了》……

        其實遂昌也很在意他們的面子。離此地不遠的那條深巷里,就是遂昌人的面子——湯顯祖紀(jì)念館。現(xiàn)在人喜歡稱湯為“情圣”,因為《牡丹亭》。有點失當(dāng)。他首先是一名有著剛正氣質(zhì)、傲然風(fēng)骨的知識分子。湯顯祖早年目睹官場之積弊,為之痛心疾首。以天下生民為念,蔑視權(quán)貴貪得無厭,乃上《論輔臣科臣疏》,被卸官貶職。在他任遂昌知縣的五年里,更是造福于民,深受愛戴。

        也許,遂昌人真正讀懂了湯顯祖。今天的遂昌用最好的“面子”報答前賢。為官一方,造福子孫。五行之美,金礦之炫,山鄉(xiāng)之綠,薪火之續(xù)……才是他們的面子。

        我為工業(yè)文明和城鎮(zhèn)化潮流中的遂昌慶幸。因為我知道,至少到目前為止,縣委大院還緊貼著湯顯祖紀(jì)念館那條巷,沒有搬遷或改造的計劃。我還知道,縣委大院不遠處,他們建造的學(xué)校,校舍非常優(yōu)質(zhì)。

        機關(guān)大院雖然簡樸,但綠色依然是這里的主色調(diào)。夜幕下,大院里的樹木隱隱約約,像是不經(jīng)意的粗放剪影,簡潔大氣。我想,到了白天,剪影化為濃綠一片,伴著清風(fēng)陽光,整個大院會氤氳起淡定而從容的不凡氣場。這是遂昌最本質(zhì)的綠,是勃勃生機的出處,是清澈活水的源頭。

        告別遂昌前一夜,臨睡,我執(zhí)意要去院子里坐坐。

        心靜得連標(biāo)點都沒有。呼吸里全是莫名的花草氣息。

        坐在綠樹下。最后看看夜空,聽聽蟲鳴。明天我就離開了。

        離開滿目的青綠,潺潺的泉流,純凈的空氣,幽寧的山鄉(xiāng)。

        此刻的留戀,很像一首流行的歐美經(jīng)典音樂《當(dāng)我們青春年少時》里的述說:

        今日漫步山間,麥姬

        眺望如畫美景

        但見溪流潺潺,磨坊斑駁,麥姬

        憶往昔曾幾何時,于此休憩

        往日雛菊遍滿地,麥姬

        如今蒼林無春意

        雖然磨坊如故 麥姬

        難溫往事

        我們像鳥兒般歌唱,麥姬

        歌唱當(dāng)我們青春年少……

        感謝山鄉(xiāng)的風(fēng)景,善待了我左顧右盼的貪婪渴望。

        感謝綠色的故事,心中裝滿森林,勝過裝滿憂傷。你教會我,眼神涂染新綠,足以抹去蒼白的視障。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lu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