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視野聲音 >> 正文

      面向未來的非遺保護

      http://www.fxjt168.com 2014年05月26日10:14 來源:中國文化報 王福州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中國當代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自2001年5月18日昆曲藝術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世界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現代意義上的非遺保護已經走過了10余年歷程。如今,非遺不再是個陌生的詞語,它深刻影響著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形態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

        在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今日中國,凝結傳統、植根創造、面向未來的非遺,既是文化發展的重要資源,也是整個社會凝聚共識、提振信心、建構核心價值觀的要素。

        從創造人類文明角度準確理解文化的積累和變革

        人類社會在長期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形成和積淀的生產消費、衣食住行、婚喪嫁娶、歲時節令、娛樂游藝、禮儀信仰等民間習慣的總和,即民間民俗,成為我們今天所說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作為人類創造力、想象力和勞動的結晶,深藏于經史子集,留存于傳統倫理道德,扎根于民眾的日常生活。非遺和傳統文化密不可分,但不是一回事。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歷史上創造的文化的總和,而非遺是傳統文化傳承下來的重要部分。對于個體的人,非遺是日常的生活習慣和定向的價值內涵;對于一個民族,非遺是精神血脈的延續,是獲取心靈滋養的精神家園;對于整個人類而言,非遺是活態歷史,也是堅實的現在和具有根基的未來。

        在非遺的價值內涵中,核心的要素其實是“人”。社會歷史中的人既是非遺各種實踐的主體,也是非遺產生影響的客體。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個體的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了千差萬別的習慣習俗。這些習慣習俗,成為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標識,也讓擁有這些標識的人有了認同感和歷史感。從某種角度上說,人本身也是非遺。非遺保護的旨歸,是促進主體人的全面發展,而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條件是人的日常情感、核心價值觀和傳統習慣獲得持續的支持、尊重和明確的傳承,形成人類文化的積累性。

        與文化的積累性相對應,文化發展的另一個基本規律是變革性。非遺不是靜止的,時代的發展會賦予非遺以當代氣息。隨著客觀環境的變化,人類生活的具體內容、生活生產方式也在不斷地變遷,經過共時性和歷時性的不斷傳播,生成新的習慣習俗。文化變遷是人類社會一個永恒的主題,正因為文化的這種變遷性,我們才更需要保存和持守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遺產,繼承、轉換、融合傳統文化要素,構建以未來為導向、以傳統為基礎、以文化的不斷再生為核心的現代文化,創造文明并使文明的成長過程不致中斷。

        從凝聚民族向心力角度深刻把握非遺的內涵

        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有其特定的精神內涵。它荷載著這個民族的價值取向,凝聚著這個民族自我認同的向心力,影響著這個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個民族的歷史生命在現實社會中的延續。傳統文化雖然包含有形和無形兩種形式,但更多地體現在無形的精神文化方面,如價值觀、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心理特征、審美興趣等,正如作家阿來所說:“不只是由語言文字、敘述方式所體現出來的形式方面的民族特色,而主要還是由行為方式、生活習性所體現出的一定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氣質與思想意識。”各種各樣的文化事項組成的非遺,一旦形成相對固定的形式后,就會以一種特定的思考原型和重復出現的行為模式,產生強大的向心力,有意無意地整合成為一種具有共同心理基礎的精神傳統和價值取向。因此,在看到非遺的活態發展性的同時,更要深刻把握非遺的恒定性和穩定性,要看到具有明確精神凝聚力的非物質文化在人與環境的關系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反映、影響和改變著特定的物質世界。

        100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經歷了數次巨大的沖擊,中國當代城鎮化進程是最為切近的一次。作為傳統文化基因的攜帶者,非遺如何在自保的同時,擔當起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我們看到政府相關部門正在陸續推出相應的扶持計劃,如針對隨著傳統古村落的消失而漸行漸遠的民俗、傳統手工技藝與地方戲曲的保護計劃。需要意識到的是,非遺所強調的不僅是物質成果,蘊藏在這些物化形式背后的精湛的技藝、獨到的思維方式、豐富的精神蘊含等,更是非遺的本體。很多非遺項目雖然通過物化的形式得以呈現,但其價值主要依賴傳承人口傳心授,例如古琴藝術,我們看到的是古琴,而構成真正意義上的非遺的,是我們看不到的古琴的發明、制作、彈奏技巧、曲調譜寫、演奏儀式、傳承體系、思想內涵,等等。正因為如此,非遺重視人的價值,重視活的、動態的、精神的因素,重視技術、技能的高超、精湛與獨創性,重視人的創造力,以及通過非遺反映出來的該民族的情感及表達方式、傳統文化的思維方式等。

        從傳播優秀傳統文化角度扎實推進中國非遺保護

        依據國情,以傳承人為核心,以持續傳承為重點,以保護文化多樣性并促進各民族、地區、群體和個人間的相互理解、尊重和可持續發展為目的,政府主導、民眾參與、扎實推進的傳承保護,比如立法保護,建立包括數量、演變歷程、現狀、傳承人、保護措施等在內的非遺“臺賬”,建立國家級和省、地、市級四級名錄保護體系,建立國家級傳承人名錄,設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等,是我國10余年來的非遺保護之路積累的經驗。它們的獨創性和針對性,獲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可,被譽為“中國經驗”。

        近年來從非遺生成的特性出發提出的“生產性保護”,成為重要的“中國經驗”。對于這一經驗,我們仍然需要深化內涵與外延的研究。有些非遺,特別是生產方式方面的一些手工藝技術,隨著人類科技文明的發展,已經不再作為主要的生產方式存在了,但它們作為最基本的技術、人類聰明才智的載體,對于我們今天的技術創新、文化創意仍具有啟發作用。文化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植根豐富的非遺資源,將民族傳統文化做成品牌,并通過市場推銷出去,成為今天中國社會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播的一種重要方式。在提出“生產性保護”以來的這3年中,已有兩批共98家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向社會公布。不過,生產性保護不僅僅意味著茅臺、五糧液釀造等物質層面的技藝傳承,還應拓展到對舞臺藝術等精神產品的生產性保護。同時,需認識到生產性保護不等同于工藝品的工業流水線生產。非遺項目有其自身的藝術規律,核心技藝要防止機械化和規模化生產,選徒帶徒有其自身特性和要求,不可隨意改變。當然,生產性保護之路也存在多種多樣的探索,如多個非遺項目的綜合性保護、單個項目的深度保護、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有效融合的保護模式,等等。

        在重視加強傳統文化調研與保護的今天,非遺是我們的重要“索引”和寶貴財富。讓非遺面向未來,是傳承文化的需要,也是保持文化多樣性和持續性發展的需要。在中國非遺保護的道路上,申遺是值得記取的精彩華章,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積累、不斷探索的傳統文化保護經驗。

        “了解過去的一千年,是為了更好地建設未來五百年。”非遺保護的實踐訴求,不正是通過喚起一代代人的文化自覺,從而漸漸確立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強嗎?

        (作者系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