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理論 >> 文學理論 >> 正文
新時期以來,我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大體經歷了這樣三個階段: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經典理論研究階段、當代形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階段、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的創新階段。
在第一階段,即從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到80年代末,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引領下逐漸活躍起來。首先是學習與整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文藝理論著作;然后是隨著大量西方文藝理論論著的引入,普列漢諾夫、葛蘭西、盧卡契、阿爾都塞、薩特等一批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家的理論著作被譯介進來;爾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國內學者圍繞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要命題,進行了一系列的專題研究,出版了一大批研究著作,顯示出中國學者在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方面的實力,一些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為內容的學術輯刊也開始出現,為這種研究盛況推波助瀾。這一階段,文藝與政治的關系問題受到了重視與討論,還引發了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美學研究方法論的熱烈討論。文藝的意識形態性、文藝在社會結構中的位置、文藝的本質、文藝的作用、藝術掌握世界的方式、藝術生產與物質生產發展的不平衡關系、藝術生產與藝術消費的關系、典型與現實主義問題,以及馬克思主義的人學思想與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關系,藝術與人性、藝術與異化、藝術與人道主義之間的關系等問題都得到了專門的研究與探討,形成了累累碩果。
進入20世紀90年代直至上世紀末,屬于第二階段。已有的學術創獲與理論研究,增強了中國學者的理論自信與理論創新勇氣,為建構當代形態的我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體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積累了豐富的資源;同時通過對鄧小平、江澤民等我國當代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的理論總結,并吸收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研究成果,在這一階段,中國學者有了構建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自覺意識,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文藝理論思想,形成了我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史上一個頗為壯觀的理論盛象。這一階段的研究涉及文藝的上層建筑性質、文藝的意識形態性質、藝術的本質、藝術的審美屬性、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體系,以及藝術反映論、藝術本體論、藝術價值論、藝術主體性、藝術的作用等一系列根本問題。在系統而富有成效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既符合馬克思主義精神,又結合中國實際的理論觀點,像何國瑞的“藝術生產”理論,錢中文、王元穰、童慶炳等的“文學審美意識形態論”與“文學審美反映論”,陸貴山的宏觀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理論,董學文的“當代形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等,這些都是這一階段的重要理論建樹。
新時期以來,雖然我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獲得了諸多成就,但冷靜下來卻能發現,盛況背后存在著問題與缺陷。文藝理論熱衷于概念游戲與空洞命題的演繹和體系建構,所謂的新術語、新命題或新體系缺乏實質上的創新;不加分析地、盲目地照搬外國的理論資源,結果在激情的理論轉譯、轉述中,忽視中國文藝理論和文藝創作的實際問題;理論的時尚化、市場化嚴重,理論參與市場、媒體的炒作,缺乏對文藝實踐和文藝理論自身命題的關注;不能全面而系統的掌握馬克思主義,僅滿足于對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尋章摘句,導致無謂的重復等等,不一而足。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由全球化、技術化、網絡化引起的社會形態的深刻變化,導致在文藝中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新現象。文化研究的興起、日常生活的審美化、藝術的娛樂化、網絡寫作的倍受關注、藝術消費的現代意識、底層寫作的重新崛起等等,所有這些都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研究、系統闡釋,用馬克思主義文藝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做出準確的判斷。為此,進入新世紀以來,許多學者開始面向現實,反思以往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更加重視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同文藝現實的聯系,試圖在總結以往研究規律的基礎上,將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階段,即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的創新發展階段。
總體來看,新時期以來我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成績斐然,然而也有不少問題。在對待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上,仍然縮手縮腳,甚至今天仍有人愿意主觀地將馬克思主義畫出圈子,將其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視為“非馬”,沒有開放寬容的心態,嚴重阻礙著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的活力與發展。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曾經說過,要“研究現狀”、要“研究歷史”、要“學習國際的革命經驗”。結合當前的現實,本文認為,這里的“現狀”就是我們今天所面臨的中國的現實與世界的現實、中國的問題與世界的問題;這里的“歷史”則主要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發展的歷史、實踐斗爭的歷史,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接受歷史,以及中國文藝理論家們對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的追求史、探討史;這里的“國際的革命經驗”則主要指馬克思主義及其之后西方學者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掘、發展所形成的理論成果與革命經驗。與中國學者理論探討的空疏與局限相比,西方學者的片面的真理、切近問題的現實品性,是很值得我們學習與思考的。當然對于任何理論的把握最終都是為了解決中國自己的問題,學習他人有助于我們擴大視野,而有了廣大的視野,才能對當下問題做出準確的判斷,把準時代的脈搏,有的放矢,不隔靴搔癢,這樣的理論研究才會是有價值的。
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黨中央極其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與研究工作,尤其是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更是把“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放在了極端重要位置,毋庸諱言,中央的重視為我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帶來了新機遇。應該說,經過30多年的努力,作為一直居于主導地位的我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研究已經變得十分成熟,有能力和實力應對各種境遇與挑戰。歷史將會證明,只要擁有開放的姿態,從各種封閉的圈子中走出來,從各種僵化的思想窠臼中走出來,馬克思主義理論必然會在新的世紀產生更多的、富有中國特色、結合中國實際的理論成果。迎接挑戰與機遇,在現代、后現代語境中,在對待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上,我們必須擁有兩種態度:一是現實的態度,一是對話的態度。沒有現實視角,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會走上絕路,陷入實際的失語境遇;沒有對話,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同樣會走向絕路,陷入狹隘的主觀的困境之中。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必須跟上時代,研究新的問題;既要加強與國外學者的對話,國內老中青三代學者之間的對話也要加強,這對走向開放的、有建設性的、充滿活力的我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十分重要,真正適應時代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新成果必將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