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 >> 正文

      魯敏:我們的取景器

      http://www.fxjt168.com 2013年09月25日09:43 來源:中國作家網魯 敏
      青年作家魯敏在青創會交流發言青年作家魯敏在青創會交流發言

        創作會議的現場,是作家密度最高的地方,像來到了作家的森林,每一步、每一個面孔、摩肩接踵的都是作家。這跟平常有點不一樣。平常,在各自的城市里,“作家”都是一棵棵單獨的樹,容易被“注意”到!白⒁狻钡脑,除了對作家這個職業本身的尊敬善意與好奇之外,人們還總會有點替我們著急、進而調侃,聽得最多的就是:現在這個時代、這個世界,變化如此復雜、如此精彩,幾千倍地勝過你們的想象力與虛構力了,作家怎么拚得過來呀,你們到底該怎么寫、寫什么呢?這樣的時候,我總是裝著隨意地搖頭不語,做出一副“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的樣子,不過當中到底有什么“真意”呢,老實講我也沒有想得多么清楚,但今天到了作家的叢林,作為其中一棵樹,也許可以嘗試說那么一點點。

        在對中外經典的閱讀中,我們總會羨慕而妒忌地看到,工業革命之后、資本入侵鄉村的背景下,哈代寫出了《苔絲》與《無名的襲德》,經歷過二戰的馮內古特寫出了《五號屠場》,沒有經歷過二戰的施林克,寫出了《朗讀者》,在我們的魏晉時期,竹林七賢成了那個時代氣質最典型的注腳,我們的唐宋明清,詩詞小說大家氣象自不用提,光是散落民間的筆記野史都夠我們讀上半輩子了……而世界一步步走到今天,高度的文明、同時也充滿精細的分歧,如此獨一無二、裹挾著龐雜的內容撲面而來,一日好比千年,人們既敏感又不滿、同時又懷著對經典之作的巨大期待。所以剛才開頭所講的那個問題,就算旁人不問,在我們寫作者的內心之中,包括在評論者、出版人、閱讀者以及所有關注文學的人當中,都存在著一種相當強烈的“時代焦慮癥”。

        我想起最近看過的一個攝影展。那許多攝影作品中,空難、戰爭或吸毒者無疑是非常吸引觀者的,但同樣好的、甚至可能更好的大師之作,卻總是些日常景象與細節,就是街道上走路的人,就是正在準備晚餐的母親,就是某個建筑物、其某扇窗戶與窗簾后的目光。這就像《苔絲》或《朗讀者》,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它們屬于某個特定時代、但其動人之處更是超出那個特定時代而屬于整個人類生活的。

        那個影展結束后有一個商業化的器材展,全是價格昂貴的各種機身與專業鏡頭,眾人紛紛感嘆機子多么好多么重、值多少錢什么的、怪不得照片就是不一樣。夸著夸著,有一位攝影師急了:你們真逗,把機子給你試試看呢,關鍵不是相機或鏡頭多重多貴,是看人家如何取景,如何構圖、包括參數設置……

        我注意到他說到“取景”——我們寫作者也一樣,面對極度戲劇化、匪夷所思的復雜世情,或者反過來,面對極度平淡的市井日月,一個寫作者的才華,肯定不在于武裝上最先進的鏡頭,氣喘吁吁地用想象力去跟現實賽跑,最起碼,不僅僅是這樣。

        文學之魅的奧秘同樣在于“取景器”。這個取景器一定不同于新聞、不同于社論、不同于電視劇、不同于歌唱比賽節目、不同于微博。這就像社會分工一樣,總有不同的行業在認領不同的領域,操心人們的工資、交通、婚姻登記、打針吃藥與宇宙飛船。文學的容量與廣度,自然可以涉及、涵蓋甚至超出上述所有,但其核心部分、所認領所介入的,恰恰不是事件與物質,而是“精神”、是肉眼所不及的、非物質的部分;是被深深遮蔽起來、被克制或偽裝起來的人性,是屬于靈魂的那一部分——這就是寫作者所獨有、任何一個行業都無法取代的取景器。

        我相信,在座與不在座的寫作者們,人人都有一個秘密的了不起的“取景器”,這一取景器的層次、遠近、構圖、核心焦點、曝光參照、光圈系數,正是一個作家的眼光與氣象所在……我們用各自的取景器去虛構或非虛構,穿越或架空,寫詩寫童話寫科幻。我們以此對世界進行剝離與淬取,我們像勞作者一樣站在大地深處,果實累累,風景重重,但我們不收割麥子、也不收割風景。我們只收割人性與命運,我們收割人們看不到的、但是讓人疼痛或讓寧靜的那一部分。

        前不久,我看過一部電影,這部片子獲過65屆諾迦洛國際電影獎最佳處女作金豹獎,這個獎還是蠻厲害的,陳凱歌的《黃土地》、王朔的《我是你爸爸》都曾獲過這個獎。片子的導演宋方,是南京人,全片由她自編自導自演,風格上有著賈樟柯和小津安二郎的揉合,非常像一篇小說,像一個作家的晚境之作。

        電影這里不多談。想談的是這個片名:《記憶望著我》——記憶望著我,時間望著我,過去的經歷在望著我,讀過的那些書在望著我,最親的親人在望著我,非常遙遠的陌生人在望著我,包括還有我自己,也在不安地望著我——我喜歡這個電影的名字:一個人與他所處的外界是互相張看的。

        對寫作者而言,這一點似乎更別有深意。寫作者不僅要有“看”的意識,同時要有“被看”的意識;寫作者與其所處的世界是互相凝望、互相寄托、互相成就的。

        寫作這個行為在起初,都是個人的事,就像曹雪芹、蕭紅或里爾克一樣,你站在河岸的這一邊,苦惱的孤零零一個人,為自己而寫、為記憶而寫;但隨后,你所寫的那些字,則如同射出去的箭,它們在彼岸構成了茂密盛大的景象,它們遠遠大于了你、超出了你,它們構成了外界的一部分。

        所以說寫作就是如此奇妙,一方面,它被這個世界所提供的復雜所供養著,但文字跟莊稼又不同,它一旦生長出來,就自成體系、獨具強大的審美,創造出一個字紙里的世界。這個世界可能是明媚的,可能是刻意寡淡的,也可能是極盡夸張變形之能事的。但是再怎么千變萬化,各種突破、各種飛翔、各種創意,我們所創造出的世界與供養我們的世界,仍然是血肉相親、有邏輯關聯與互動作用的。每一個時代都供養并影響著一代人的寫作,而這一代人當中的大師之作也會反過來供養并影響著一個時代。

        因此上,寫作,是一個人的事;寫作,是一個時代的事。這是并列的兩點。

        山河蒼茫、文字流淌。在我們之前,一代又一代的寫作者通過這種“互為鏡像”的方式記錄了他們所處的時代、在紙上創造了偉大的王國,F在,要看我們的了——這句話好像聽起來蠻勵志的,其實也不是,因為寫作不需要勵志、也無法勵志。寫作者最常態的情緒就是焦慮、疑惑與困境。我方才所說,也都是我在困苦中的零星想法,或者正確得中庸,或者多有偏見與謬誤,但這并不是最要緊的。對寫作者來說,說得對與不對、想得明白與不明白都是可以的,因為最重要的只有一個、唯一的一個:他(她),寫下了什么。

        寫作,才是我們對世界發言的方式——與諸位共勉吧。讓我們寫、繼續寫、不停的寫、馬不停蹄地寫、野心勃勃地寫。

        魯敏,女,1973年生,江蘇代表團代表,小說家。江蘇省作協副主席、南京市作協副主席。代表作品有小說集《九種憂傷》,長篇小說《六人晚餐》。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