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 >> 正文

      李冰:在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上的講話

      http://www.fxjt168.com 2013年09月24日17:30 來源:中國作家網

      在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上的講話

      (2013年9月24日)

      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  李  冰

      青創會開幕,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冰講話

      同志們:

        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的召開,是我國文學界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一件大事。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名青年作家相聚北京,認真學習貫徹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交流思想,總結經驗,規劃未來,共商繁榮創作、發展文學的大計,這對于青年作家更快地成長,對于文學更好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正能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上次青創會是在2007年召開的。六年來,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進,我國文學事業進一步繁榮發展,作家隊伍團結和諧,文學園地百花齊放,優秀作品不斷涌現,中國文學的國內外影響日益擴大。這樣的好形勢好局面,是黨和政府正確領導和親切關懷的結果,是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結果,其中包含著青年作家的突出貢獻。

        這一代青年作家是改革開放后走上文學道路的。改革開放為青年作家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條件和創作資源,極大地激發了青年作家的創作熱情和才思靈感。回顧六年來的歷程我們看到:青年作家創作碩果累累。創作的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文學、劇本及文學評論數量頗豐,涌現出一大批思想厚重、藝術圓熟、受到人民群眾喜愛的優秀作品。有51位青年作家榮獲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顯示了青年作家的整體實力。青年作家創作主流健康向上。積極投身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以青春的心靈感受歷史進步,關注國家和民族命運,反映人民群眾心聲,描繪人民的主體地位和現實生活,從不同側面記錄了偉大的時代。青年作家勇于創新。思想意識活躍,創作視野廣闊,藝術手段豐富,類型風格多樣,個性化寫作特征鮮明。網絡文學異軍突起,成為一道獨特景觀。青年作家的影響不斷擴大。作品已占據我國文學書刊出版發行的重要位置,在青少年讀者中擁有大量“粉絲”。有一批作品走出國門,引起國際文壇的關注。還有一些作品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戲劇、動漫、網絡游戲等,助推了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學作品作為文化產業鏈前端的“母本”作用突顯。

        六年來,青年作家以新銳的姿態出現在文學現場,向人們證明了這是一個朝氣蓬勃、辛勤筆耕的群體,是一支充滿希望、可以信賴的新軍。我們向青年作家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賀,同時對這支潛力巨大的文學梯隊抱有更高的期待。回顧以往六次青創會,人們可以看到,當時參加青創會的作家,后來大多成為我國文學隊伍的中堅,有的成為我國文壇的領軍人物。我們發自內心地希望這一代青年作家健康成長,在你們中間出大師、出傳世之作。這一代青年作家成長的條件是非常充分和優越的,但是外因終究要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一切有賴于青年作家自身的努力。能不能像人們所盼望的那樣出大師、出傳世作品,關鍵在青年作家本人。路在腳下,看你怎么走;筆在手中,看你怎么寫。

        上個月,黨中央召開了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這是一次具有全局意義的重要會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事關宣傳思想工作長遠發展的根本問題、關鍵問題發表了重要講話,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們在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識形態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無論是理論研究、宣傳報道,還是文藝創作、思想教育,都要把堅持正確導向擺在首位,始終繃緊導向這根弦,講導向不含糊,抓導向不放松。”“對廣大知識分子,重要的是團結,同時要加強引導,特別是要加強政治引導和政治吸納,使更多知識分子參與實際工作,激勵他們自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聰明才智。”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具有很強的原則性和針對性,如甘露入心、醍醐灌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也是我們這次青創會的核心內容。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學必須始終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三貼近”原則,發揮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這是最基本的文化立場,一絲一毫也不能動搖,否則,文學就會變向、變質、變味。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進一步思考涉及自身工作的一些重大問題,找到不足,提出整改措施”。我們應該從實際出發,認真分析現狀,理清思路,用馬克思主義文藝觀辯證地認識、正確地處理文學發展中面臨的重大問題,統一思想,更好地推動我國文學事業持續地、科學地、健康地發展。

        下面,我講幾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堅持主旋律和多樣化

        弘揚主旋律,是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內在要求,是社會主義文學規律的客觀反映。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價值主導,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支撐。在多樣中壯大主體、多聲中唱響主調、多元中凝聚共識、多變中堅守根脈,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對文學提出的要求。

        什么是主旋律?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弘揚主旋律,就要將其貫穿于文學創作之中,熱情謳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生動展示我國人民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和創造歷史的宏偉業績,讓文學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起到凝聚力量、提振人心、鼓舞士氣的作用。

        主旋律是個有著極為豐富內涵的文化范疇,弘揚主旋律不是對創作題材和主題的限制。我們不搞“題材決定論”,因為“題材決定論”違反文學創作的規律,不能促進文學的繁榮發展。題材確有大小輕重之分,積極倡導青年作家書寫重大題材,不等于只寫紅色歷史、革命故事、英雄人物。主旋律代表著一種精神,反映著社會主流價值取向。有了這種精神、這種價值取向,不論什么題材都可以體現主旋律,成為主旋律的鮮明樂章。把主旋律“窄化”、“固化”,視之為圖解政治、貼標簽,并在誤讀的基礎上產生對主旋律的隔閡感,是很不應當的。

        題材固然重要,但好題材不一定能出好作品。如果把主旋律題材寫得概念化、模式化、簡單化,缺乏感染力,讀者也不會買賬。同樣的題材,寫出的作品效果大相徑庭,是作家的水平使然。青年作家要下功夫提高寫作水平,爭取寫出更多富有感染力和深入人心的主旋律作品。

        主旋律與多樣化相輔相成。要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文化需求,題材體裁一定要豐富多樣,形式手法一定要千姿百態。文學作品最忌雷同、克隆。我們經常看到有的作品雖不是抄襲,卻似曾相識。老一輩作家的創作是有鮮明特色的,比如“山藥蛋派”、“荷花淀派”等等,他們的作品辨識度很高,有的作品讀上幾段文字便可以猜出作者。現在這樣的作品很少見了。海明威說,“一個真正作家的每一部作品,都應是不斷探索未曾到達領域的新起點。”青年作家應該有“我峰獨秀”的個性追求,不要從眾跟風,丟失自我。

        二、豐富作品的內容和形式

        內容與形式是個古老的話題。在文學創作中,追求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是很高的境界。魯迅先生就曾把自己的創作總結為“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

        作品內容是社會現實生活的反映,是作家人生積累、情感體驗和審美取向的藝術表達。深入生活是文學創作的基本功。青年作家與老作家比起來,這方面有較大差距,尤其要下功夫深入體驗生活。青年人本來生活經歷就相對簡單,閱世不深,有了一些積累,寫幾篇作品儲存就消耗得差不多了。生活“掏空”了還要硬寫,甚至還要多寫,落到紙上的文字就難免淺、難免飄。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文學脫離了生活,假使能夠產生杰出的作品,這該是一般規律的奇怪例外。”要把創作的底子攢厚實,沒有什么捷徑,只有像老一輩作家那樣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地到生活中去,向生活學習,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也許有人會問:現在是信息社會,還用得著那些老辦法嗎?確實,現在獲得知識、信息的渠道和方法比過去更多、更便捷了,有更多的書刊可讀,有網上信息可搜。從書上學來的、網上搜索的第二手材料也管用,但它畢竟是第二手材料,無法替代直接的感性的生活體驗。蜜有多甜、醋有多酸,要自己嘗,不能光靠別人講。生活是文學創作的唯一源泉。任何時候“流”只是“流”,不能取代“源”。

        文學作品反映的是被作家思想化、情感化、藝術化了的生活,不是生活原樣的堆砌和自然主義式的羅列,毛澤東同志說它“比普通的實際生活更高,更強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帶普遍性”。青年作家在觀察體驗生活的基礎上,要對生活材料進行選擇、提煉、加工,從生活的真實走向藝術的真實。這個藝術化、典型化的過程,是作家嘔心瀝血研磨的過程。青年作家不僅要使自己的作品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更要把生活中的“精氣神”提煉出來,揭示事物的本質,這樣才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內容與形式是相互依存的。無論是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等各種流派,還是意識流、心理分析等各種手法,以及武俠、穿越、架空、玄幻、驚悚、推理、都市等各種類型,都應兼容并蓄,為我所用。內容是靈魂,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漂亮的“櫝”應該裝上貴重的“珠”,不能舍本求末,為形式而形式。熱衷于形式上炫技,而內容淺薄空洞,會導致“金玉其外”、華而不實。

        三、增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對于社會主義文學“兩種屬性”、“兩個效益”的關系,這些年反復強調,領導同志講、專家學者講、作家們也講,大家耳熟能詳。道理都清楚,做起來卻不那么容易。這可以說是目前文學工作中的一道難題,恐怕再過若干年這個難題依然存在。

        文學是民族精神的火炬,在價值取向上必須以社會效益作為最高準則,這是社會主義文學性質決定的。我們必須牢記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神圣職責,認真嚴肅地對待文學作品的社會效果。不管市場經濟如何發展,市場環境如何復雜,都必須有這個定力。

        文學發展離不開市場,也不拒絕經濟效益。文學創作、文學傳播、文學接受是個不可分割的完整過程,文學作品不是放在象牙塔里的收藏品,要面向大眾,通過市場流通。再優秀的作品,文學接受過程缺失,猶如黃金埋在土里、翡翠包在石中一樣,無人知曉,既實現不了經濟效益,也實現不了社會效益。事實證明,兩個效益并非水火不容,是可以有機統一的;兩個效益也不并駕齊驅,當發生沖突、需要取舍的時候,只能是經濟效益服從社會效益。我們要的是兩個效益雙豐收。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正是為了解放文學生產力,實現兩個效益最大化。

        市場有市場規律,文學有文學規律。市場規律與文學規律是兩碼事。文學創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為人民提供豐富優質的精神食糧,不能以人民幣為中心,唯利是圖。文學不能商品化,作家不能商人化。不可否認,在市場經濟中那只“看不見的手”無處不在。作家和作品一旦進入文學市場,必然面臨著市場環境帶來生存發展的多重壓力,市場的選擇會對作家產生誘惑力。要求作家不食人間煙火,做“苦行僧”,不合情理,也辦不到。我們鼓勵作家在向社會提供優秀作品的同時得到優厚報酬。這里要強調的是那句老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不能丟掉文學精神一味遷就市場,被市場牽著鼻子走,甚至不擇手段地追求發行量和點擊率,用低俗吸引眼球。至于傳播有違倫理道德和淫穢色情等內容,更應在杜絕之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底線思維”。做什么事都要有底線,不能越過底線。作家要守住文學的底線、道德的底線、法律的底線,越過了這些底線,不但敗壞文學形象,還給社會帶來污染。我們決不能放任見利忘義的現象蔓延,否則后果很嚴重,文學方向將被扭曲,創作規律將被拋棄,藝術空間將被擠壓,創作自由將被異化,最終與真正的文學理想南轅北轍。

        四、統籌創作的質量和數量

        我國文學大發展大繁榮,一個突出的表現是文學作品數量空前繁多。以長篇小說為例,近幾年每年新出版的長篇小說有2000部以上,平均每天面世五六部。這還不包括數量更加驚人的網絡長篇小說。其他文學門類,詩歌、散文雜文、報告文學、影視劇本、兒童文學也如雨后春筍。這樣的數量,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望塵莫及。“繁榮”的詞義就含有多、興盛的意思。繁榮離不開數量,文化大革命時期只有幾部戲、幾本書,根本談不上繁榮,那是凋敝。我國文學作品產量眾多,說明了黨的文藝方針政策正確,也表明了我國文學生產力解放的程度、作家創造力活躍的程度、文學繁榮發展的程度。文學創作字字皆辛苦,有多少作家夜以繼日,有多少作家抱病苦耕,有多少作家為文學奮斗終生。作家的勞動應該得到全社會的尊重。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在分析文化發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時指出:“有影響的精品力作還不夠多,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引導力度需要加大。”這個判斷是符合實際的。我國文學作品的質量確實與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欣賞水平不相稱,與中國的大國地位不相稱。

        當前,在擴張數量和提高質量兩者之間,主要矛盾是提高質量。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數量多,還要追求質量好。“百年大計,質量第一”這個口號可以引用過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丁玲同志曾囑咐文學青年,“寫文章不是要多,而是要好。過去有一個外國作家對我說過,鞋子要一百雙差不多的,不要只有一雙好的。而作品相反,不要一百篇差不多的,只有一篇好的也行。我認為這是對的。”丁玲同志的這個思想在政治運動中被斥為“一本書主義”,遭到了批判。現在我們重溫丁玲同志當年的囑咐,從中感受到的是老作家對青年的真誠關愛。文學創作是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不能靠生產的速度取勝,也不能靠產品的數量取勝。文學史上,有很多大文學家被后人記住的就一部著作,比如,曹雪芹除了《紅樓夢》,再無其他作品留世;施耐庵除了《水滸傳》,也無其他作品留世;羅貫中除了《三國演義》、吳承恩除了《西游記》,雖有其他幾部著作可查,也多不為人知。其實,留下一部大作對文學史就是個可貴的貢獻,就應該受到當代和后代的稱贊。當然,多留下幾部大作更好,那就會受到加倍的稱贊。

        青年作家要清醒地看待自己的文學能力和文學成就,有個正確的符合實際的估計。要有敬老之德,虛心向老一輩作家學習。不能把市場發行量看得過重,當作評價作品的唯一標準。如果數字可以說明一切,就可以把一切文學評獎都改成數字統計了。對社會上的各種“叫好”,自己心中要有數,特別是網上炒作、熱捧、打賞等花樣很多,千萬不要被嘈雜喧囂搞暈了頭。捧殺和棒殺同樣可怕,有時捧殺更容易害人。現在,大家都埋怨社會浮躁,寫作者浮躁,閱讀者浮躁,評論者也浮躁,這也許是當今社會的癥候。在浮躁中能求得淡定,是本事,是美德。要把心放在安靜處,不為噪音所擾,心無旁騖地伏案書寫。寫文章如作工筆畫,需要一筆不茍,細心描繪。提筆千言一揮而就的雖然有,但那不是常人常態。要舍得花十年磨一劍的苦功夫、慢功夫。下了苦功夫、慢功夫不一定能寫出精品力作,但不下苦功夫、慢功夫肯定寫不出精品力作。

        五、兼顧民族性和世界性

        我國文學傳統深厚,以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立足于世界。文學的民族性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與智慧的積淀,是文學的價值和根性所在。我國文學攜帶著民族品格精華、民族文化密碼,越是在全球化、多元化深入發展的趨勢下,越顯其寶貴。英國哲學家羅素說過:“中國至高無上的倫理品質中的一些東西,現代世界極為需要”,“若能夠被全世界采納,地球上肯定比現在有更多的歡樂祥和”。我們要樹立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自覺抵制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用文學的方式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彰顯其獨特風采。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提升,世界更加關注中國,也更加關注中國文化。我們應該向國際社會更多地提供我國優秀文學作品,但是現在我們還沒做到。這并不是因為我國文學作品的水平差,我國文學作品與國際文壇流行的作品比一點也不輸給他們,主要是受到語言翻譯的阻礙。對外譯介是國際文學交流的橋梁。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卻不是使用國別最多的語言。由于種種原因,我國文學作品翻譯成外文的數量不多,質量也有待提高。中文作品很難“走出去”,即使走出去了也是從國內的新華書店走到國外的華文書店,進不了國外主流社會。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們的好作家好作品,藏在深閨人未識,國際文壇知之甚少,影響力自然就受到影響。這些年,文學譯介工作明顯加強,在黨和政府的重視、支持下,有不止一項文學譯介工程在展開。文學翻譯需要原作者的積極性、翻譯者的積極性、出版者的積極性、銷售者的積極性,缺一不可。這“四個積極性”中后三個現在都不充分,特別是高水平翻譯人才短缺是個瓶頸。文學翻譯不是簡單的文字轉換,是一種語言藝術向另一種語言藝術的過渡,生翻硬譯會丟失大部分文學品質。從國家和民族角度講,文學作品譯介是一個數量累加的過程,需要較長時間才能使中國文學作品在國際上形成陣勢,形成規模。

        文學國際交流是跨文化交流,因此不能不研究文化差異。在保持民族文化傳統的基礎上,跨過文化差異的溝塹,中國文學才能被更廣泛地理解和接受。青年作家要積極關注世界文學發展潮流,以國際視野和全球眼光,更加積極地面向世界,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對待各國文學,學習借鑒外國同行的創作經驗,提高國際交往能力,提高作品的國際競爭力,促進中國文學廣泛傳播。

        六、提高思想品德和創作能力

        作家的品德修養、人文學識滲透于作品的字里行間,決定著作品的品位。因此,人們常說“文如其人”、“立言先立德”。

        青年作家修身立德,最重要的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管總的,是認識世界、選擇人生、判斷價值的總看法、總依據、總標準。有了它,就像有了“望遠鏡”和“顯微鏡”,就能透過世事的紛繁復雜,分清現實生活的現象與本質、社會發展的主流與支流、事物的先進與落后、人性的善良與丑惡,指導我們在創作中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

        青年作家要有正氣、有底氣、有靜氣,樹立社會責任感,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經得起挫折。要盡可能多地閱讀經典名著,盡可能多地涉獵與創作有關的各方面知識。在社會上學習空氣不濃的情況下,大家不要隨波逐流,少圍著酒桌轉,多圍著書桌轉,把寶貴的時間花在有用的地方,努力成為博覽群書、博學多才的大作家。

        同志們,青年作家的成長需要全社會的重視、關心和支持。中國作協作為黨和政府聯系廣大作家的橋梁和紐帶,要認真履行聯絡協調服務的職能,做好團結、引導、發現、培訓、扶持、推介青年作家的各項工作,為青年作家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這些年來,我們在工作中努力向青年作家、少數民族作家、基層作家傾斜,見到了一些效果。比如,這幾年中國作協組織了49名青年作家參加定點深入生活,在確定的重點作品扶持項目中有270個是青年作家的,在確定的少數民族重點作品扶持項目中有36個是青年作家的,魯迅文學院六年來舉辦的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已經培訓青年作家522人,今年舉辦的8期少數民族作家培訓班,又培訓少數民族青年作家215人。今后,一切有利于青年作家成長的事我們不僅要繼續做,還要加大力度做得更好。具體有這樣幾個方面:

        一是,幫助青年作家通過多種形式深入生活。引導青年作家把“接地氣”、“打深井”作為一種常態,吸引更多青年作家參加中國作協組織的定點深入生活和采訪采風活動,幫助青年作家更多地了解國情、民情、社情,增加生活積累。

        二是,熱心扶持青年作家創作。在中國作協組織開展的全國性文學評獎、重點作品扶持工程、少數民族文學發展工程、作品研討等工作中,要特別關注青年作家。中國作協所屬報刊社網要積極發現和推介文學新人,通過開辟青年作家專號、專欄、專題,更多地發表青年作家的作品。

        三是,加強青年作家培訓。進一步發揮魯迅文學院的作用,創新培訓形式,擴大培訓面,提高培訓質量,盡最大努力滿足青年作家深造提高的需求。同時,充分發揮各地文學院的作用,為青年作家創造學習進修機會。

        四是,倡導青年作家與老作家“結對交友”。組織文學名家與青年作家結成對子,深交朋友,互幫互學,取長補短。

        五是,加強對網絡作家的引導。繼續發揮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議的作用,推動籌建網絡作家協會,聯系一批重點網絡作家,積極吸收符合條件的網絡作家加入中國作協。探索研究建立網絡文學評價體系。

        六是,努力維護青年作家合法權益。進一步發揮中國作協著作權糾紛調解委員會的作用,完善調解機制,豐富調解手段,積極主動介入典型的侵權案例。

        七是,為青年作家及其作品“走出去”搭建平臺。下大力氣抓好文學作品的對外翻譯,讓更多青年作家及其優秀作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同志們,我們黨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國夢是廣大青年作家的理想追求。青春因中國夢而精彩,文學因中國夢而絢麗。讓我們堅定地擔負起神圣的歷史使命,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