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 正文

      廈門女作家拿下“國家級”文學獎

      http://www.fxjt168.com 2013年09月21日23:24 來源:廈門日報

          【人物簡歷】

          李秋沅,本名李靖,中國作協會員,廈門籍兒童文學作家。出版作品集《走過落雨時分》、《記憶的碎片》、《惟有時光》及長篇小說《木棉·流 年》、《以尼瑪傳說》。作品曾獲福建省優秀文學作品一等獎,福建廣播文藝一等獎,第十二屆、第二十一屆冰心兒童文學佳作獎;第十六屆冰心兒童文學獎大獎; 首屆“周莊杯”全國兒童文學短篇小說大賽一等獎;國家廣電總局專項基金優秀少兒節目獎;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等。

          本報訊 (記者 陳冬)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近日揭曉,共20部(篇)作品獲獎。其中,廈門兒童文學作家李秋沅的長篇小說《木棉·流年》在小說類中榜上有名。這是李秋 沅繼三次獲得冰心兒童文學獎之后取得又一重大突破,同時填補了福建省連續六屆無人獲此大獎的空白。此前,廈

          門還沒有作家獲得過該獎項,福建省也惟有已故著名散文詩作家、兒童文學作家郭風獲得過第二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木棉·流年》2010年由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出版,為《兒童文學》金牌作家書系之一。該書以李秋沅熟悉的生長地——鼓浪嶼為背景, 分為《離鄉》、《梅雪》、《菊隱》、《雅歌》、《月華》、《茗香》六個章節。李秋沅以一個孩童的視角描述了抗戰時期不同人物的命運故事,通過民間志士舍生 忘死捍衛民族尊嚴的一段段傳奇,書寫了一曲彌漫著凜凜英雄氣、哀而不傷的木棉離歌。

          本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共有468部優秀作品參與角逐,經過29位評委公平公正的評審、票決,最終共有20部優秀作品獲獎。頒獎典禮將于9月17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

          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重量”堪比茅盾文學獎

          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是我國為鼓勵優秀兒童文學創作而設立的獎項,是同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并列的中國四大文學獎之一。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1980年設立,每三年評選一次。

          【 內容簡介】

          《木棉·流年》

          故事發生在70多年前日寇侵華時期,由于鼠疫,主人公阿寧的父母把阿寧交給了家里的福嫂,從李莊搬到了福嫂的家。可惜福嫂的兒子阿貴被殘忍 地殺害了。福叔把5歲的阿寧送到了番婆那兒去,在木棉島的番仔園一待就是好長時間。幾個月后,日本侵略者大搜捕開始了,蔡先生、阿海、李校長、周先生、番 婆等,總有一些人從身邊莫名其妙地消失。臨走那天,林嬸滴在阿寧手上的淚,一藏便是60年。60年后,阿寧重返木棉島……

          【精彩文摘】

          梅園內四季繁花似錦,四季桂花開經年,芳香四溢,園內人來人往,身影穿梭在繁花簇錦之中,上演著一出出喧鬧嘈雜的好戲,而梅雪卻是戲外那雙不動聲色的眼睛。

          梅家園與番仔園僅隔著一座院墻,由主樓及兩幢附樓組成。主樓是一幢面朝大海的英式樓院,由紅磚砌成,拱券回廊,一樓中廳拱券前為一長長的石階,石階周圍栽種著木棉樹。

          園內的木棉繁盛。春天里,光禿禿的木棉枝上,突然地冒出一朵朵鮮紅的木棉花,孤傲地聳立枝頭。木棉將花枝高高地擎向湛藍湛藍的天,猶如嘔出心血,情深意長地向遙遠的天空奉獻出不可及的擁抱……

          選自第二章《梅雪》

          將鼓浪嶼“藝術再現”

          兒童文學作家,一定有一顆不泯的童心。70后的廈門作家李秋沅,清純、年輕、真誠、熱情,淡淡的笑容,干凈的聲音,卻透著堅強的氣質。

          也許是在鼓浪嶼長大,李秋沅的生活少不了藝術的“滋養”。只是,她沒有選擇將音樂作為“主業”,而是用婉約的文字,為讀者獻上清新的故事。李秋沅的寫作題材很廣泛,尤以兒童文學見長,另類的寫作風格,在全國兒童文學界獨樹一幟。

          李秋沅是廈門許多“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其中一員——曾三次獲得“冰心兒童文學獎”,作品接連受到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并 一再再版。而對于這些“光環”,李秋沅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我每天白天在銀行上班,不過是利用晚上,比別人多了些讀書、寫作、聽音樂的時間。”

          “木棉”

          希望帶給孩子力量和溫暖

          “一幢幢宏偉肅穆的樓院,一扇扇緊緊閉合的門窗,必有什么,隱藏其后,痛徹心扉,蕩氣回腸……”李秋沅為《木棉·流年》寫下這樣的序言。

          這個小島,一直是李秋沅摯愛卻不敢輕易觸及的題材,“我熱愛著島上的一切,時光流逝,記憶中的鼓浪嶼,已然走遠。”就這樣,李秋沅追隨心靈 的召喚,將鼓浪嶼“藝術再現”,寫下了一幕幕感天動地的往昔故事。“木棉島”并非真實的鼓浪嶼,而是她記憶中的故鄉與理想中的美好家園的融合體,是自己的 精神家園。

          不少看過《木棉·流年》的讀者,會踏上鼓浪嶼去尋找故事中的梅家園、“番婆”的居所“番婆樓”等等。“此‘番婆’非彼番婆。”李秋沅說自己 只是借用了鼓浪嶼的真實故事,講述她想表達的故事,用虛構的小說,影射了某些由于歷史的原因長期被埋沒的故事。    在寫作的過程中,家人是李秋沅的堅強后盾——母親給她講述島上許多家族的塵封往事,帶她拜訪舊友;表舅邵建寅特地將大舅公邵慶元的譯作遺稿從菲律賓帶回給 她,其中,《往日》、《黃昏》、《繁星》、《老黑奴》、《盈盈凌波去》等譯文片斷,均成了創作《木棉·流年》的寶貴素材。

          別看李秋沅的外表是個柔弱女子,在她的內心,卻一直有著“英雄情結”。之所以將“木棉”定為書名,正是欣賞木棉花的血性與剛烈,書中的“海 島”敘事,也充滿陽剛之氣。李秋沅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能給孩子們帶去思考,給他們帶去力量與溫暖,以抵抗他們進入成人世界后,不得不面對的世俗喧囂。

          創作

          還想寫90后孩子的故事

          在李秋沅看來,兒童文學最需要的是愛與善的美好呈現,這些是亙古不變的給予孩子溫暖與力量的東西。她說,兒童文學作家,首先要有顆敏感而充 滿悲憫的心,在深刻感知世間冷暖的同時,超越世俗的沉重與黑暗,展現給孩子希望與光明。而孩子們需要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應如莫扎特的音樂,有著渾然天成 的善意與純真。

          不久前,李秋沅最新作品集《惟有時光》正式出版,其中收錄了她近期創作的短篇小說及幻想小說精選。現在,她正在進行“木棉系列”中另一部長 篇小說的創作,以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木棉島”為故事背景,“《木棉·流年》寫的是外婆那一輩的故事,所以這兩部作品可以算是姊妹篇,文風、故事結構風格 基本一致。日后有機會,我還想寫寫90后孩子在島上的故事。”

          生活

          寫作一定要有音樂相伴

          李秋沅生于鼓浪嶼書香門第,直到18歲外公去世后才搬離鼓浪嶼。和島上的許多孩子一樣,她在6歲便開始學琴,獲過許多重量級鋼琴比賽大獎。 初中畢業后,李秋沅停止練琴,專心于學業。從廈門外國語學校畢業后,她考上廈門大學,并選擇英文作為專業。“我最愛的是翻譯,也正是翻譯,引我進入了語言 文學的趣味樂園,開始有意無意地尋找我所喜歡的中文表達方式。”李秋沅說,因為喜歡,自然而然地聽從內心驅使,拿起筆寫作。

          2000年,李秋沅開始寫作;2001年在報紙上發表第一篇作品;2002年,第一篇兒童文學小說就獲了冰心兒童文學獎,此后,李秋沅便專注于兒童文學創作,堅持至今。

          音樂也是與李秋沅“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寫作時,一定要有音樂相伴,不同的寫作主題,聽契合小說氛圍的音樂。”

          (陳冬)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