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理論 >> 理論熱點 >> 正文
20世紀的中國共產黨人,主要致力于兩個基本命題:即理論層面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層面的有中國特色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道路。理論和實踐的雙重命題在歷史進程中始終緊密結合在一起。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蓬勃發展,對中國經驗、中國道路的研究成為國內外學界關注的熱點。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中推進對中國經驗和中國道路的研究,應當重視中國經驗的馬克思主義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包涵了中國經驗的馬克思主義化。這兩“化”并不是相互獨立、相互并列的關系,而是一“化”的兩個方面,即是說,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同時又是中國經驗的馬克思主義化。二者是同一主題的兩個不同維度,其目的都是為了解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問題,解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創新發展的基本路徑及其生命力、創造力和感召力的問題。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是將馬克思主義的概念、體系簡單移植到中國,結合中國實際加以包裝和改造后的理論形態,也并非在中國從事純粹學理性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而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對實踐過程中產生的經驗加以提升和總結的過程。正如恩格斯所說:“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
中國經驗的馬克思主義化,正是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具體實踐經驗進行科學總結,使之上升為科學的、系統的理論形態,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從而為新的實踐提供有力的理論指導。上世紀30年代,毛澤東就明確提出了中國經驗的馬克思主義化:“我們反對主觀主義,不是降低馬克思主義。我們要使中國革命豐富的實踐馬克思主義化。”這段話清晰闡明了,中國經驗馬克思主義化的目的是“要分清創造性的馬克思主義和教條式的馬克思主義”,如果沒有中國經驗的馬克思主義化,就不可能產生“創造性的馬克思主義”,也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從中可以看出,兩者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所說的“中國經驗”不僅指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正面經驗,而且包括了反面經驗。正是在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之上,中國經驗的馬克思主義化形成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或稱“中國馬克思主義”)這一理論新形態,這是世界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過程中的一次偉大的理論建構和創舉。只有改革開放所推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而其中形成的中國經驗不斷馬克思主義化,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第一,中國經驗的馬克思主義化可以有效避免對中國經驗的歷史經驗主義解讀。歷史經驗主義雖然也是對歷史發展的客觀經驗事實的描述,但其與歷史唯物主義有著本質區別。前者把歷史進程看作是諸多瑣碎事件的時間性連續發展,只是將經驗事實按時間順序進行排列組合和累積,而無法透過經驗現象洞悉社會發展的內在本質,無法從歷史經驗的發展過程中理解和把握歷史發展的內在本質和線索。用歷史經驗主義來看中國經驗,只會得出一些關于單個民族國家發展的具體方法、策略,無法用“社會有機體”的視角把握各種社會因素有機聯系而又相互制約構成的社會整體。馬克思主義重視經驗,但絕不局限于經驗,更不迷信經驗。中國經驗的馬克思主義化正是超越了民族國家地域性經驗,達到對社會發展規律的本質性和普遍性認識。
第二,中國經驗的馬克思主義化可以有力地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個別性和普遍性關系這一問題。在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雙重視角下,怎樣解讀和總結中國經驗?對中國經驗進行科學總結而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不僅僅是當代中國發展取得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成果,同時也是中國對世界馬克思主義發展和人類文明進程作出的重要貢獻。恩格斯曾說:“馬克思的世界觀遠在德國和歐洲境界以外,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語言中都找到了擁護者。”列寧也曾指出:“馬克思主義同‘宗派主義’毫無相似之處,它絕不是離開世界文明發展大道而產生的一種固步自封、僵化不變的學說。恰恰相反,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類先進思想已經提出的種種問題。”正因如此,中國經驗馬克思主義化具有普遍的世界歷史意義。要從理論自信、理論自覺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充分認識到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嶄新形態。正如鄧小平所說:“我們的改革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國際范圍內也是一種試驗,我們相信會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對世界上的社會主義事業和不發達國家的發展提供某些經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現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世界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個別性和普遍性的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全球馬克思主義發展的重要理論和實踐形態。美國學者雷默指出,以改革開放后的“中國經驗”為基本內涵的“北京共識”,不僅適合中國,而且是追求經濟增長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發展中國家效仿的榜樣。正因如此,為全球發展提供一個以中國道路和中國經驗為藍本、可供世界借鑒和參考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就應當成為我們加以拓展的理論空間。
第三,中國經驗的馬克思主義化可以不斷開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的新境界,為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新形態打開新局面。“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之上的理論創新,是中國經驗馬克思主義化的目標。在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語境下,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不斷推進中國經驗的馬克思主義化,不僅僅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使命,更關系著當代馬克思主義在全球范圍內的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就是在吸收和改造了人類思想文明發展優秀成果的基礎上產生的,也必然會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向前推進。因而,在當代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應當更加重視中國經驗的馬克思主義化,通過總結歷史經驗,把經驗升華為理論,以創新理論指導創新實踐。 (王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