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小說 >> 重點推薦 >> 正文

      徐小斌作品精薈·第二卷《德齡公主》

      http://www.fxjt168.com 2012年11月27日14:15 來源:中國作家網 徐小斌著

        一半是藝術一半是歷史

        時間總是把歷史變成童話

        ——作者題記

        總序

        徐小斌

        很知道這年頭出套集子不容易,因此格外感謝何建明社長的抬愛,更感謝我的好友、本書的策劃亞麗女士,是她指揮著一個出色的團隊完成了這個相當艱巨的任務。

        當然,還要深謝所有曾經幫助、關愛與扶持我的前輩、老師與朋友們,這是一個太長太長的名單——沒有你們,我根本無法堅持三十年!今天正巧是西方的感恩節,似乎是神的啟示——我向你們深深地鞠躬致謝。

        我是地道的雙魚星座:幻想,懶散,宅。

        當我沉浸在獨自的寂靜時,腦海里經常會有一句歌冒出來:“什么也不能阻擋,我對自由的向往”——這句歌常常令我熱淚盈眶。

        自1981年至今,我的寫作已經整整三十年。為了熱愛的文學,我喪失了許多,甚至可以說把自己的生活都給寫沒了。恰如近期在哈佛演講時我說的那樣,“男女平等其實是個神話,男作家寫到最后擁有一切,而女作家寫到最后一無所有”,這句話令在場者大樂,頗活躍了場內氣氛,被美媒體認為是“妙語”。

        更為悲催的是:近期聽一位大明星對我說,她對國內一位著名出版商說,“很喜歡徐老師的作品,可惜覺得她早生了三十年”,大書商當即駁斥:“我也很喜歡她的書,但我覺得她是晚生了三十年!”拜托!——無論是早生還是晚生三十年,我都算是生不逢時,好不好?

        不過也有一些別樣的聲音:

        我看過很多國外作家的作品,但無論如何總是覺得沒有任何人能超越你在我心里的地位,我甚至把你的文字當作啟示錄來讀!

        每當我心里煩得快要死掉的時候,想一想您,心情就會好起來。

        你最令人嘆服的一點就是:太有想法了。看了你的作品總是被打中內心世界最深處,久久不能平靜。

        《末日的陽光》《弧光》《雙魚星座》等,是實在要寫壓抑不住之后噴薄而出的,一下就把人抓住了,怎么也放不下,其中的思考和人物內心的掙扎等等太精彩了。

        最初看你的書是我那個國畫老師借給我的,我連著兩個晚上沒睡覺一口氣看完了,看完后我簡直驚了,你完全把我內心給調動起來了,在你之前那些書根本就等于是眼睛看了沒入心,白看的。

        在你之后可能才是我真正閱讀的開始。

        ……面對這樣的讀者,除了把自己的心再度奉獻出來,又有什么好說的呢?

        三十年,我把一個女子最好的三十年都獻給了文學,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世俗利益如一座金山,文學不過是金山上的一粒金砂而已。我深知此。但我要金砂而棄金山,只是因為:金山的代價太昂貴了,它要奪去的是我內心的自由,而這恰恰是我絕不能失去的!

        這六本書(當然,本來我還貪婪地想再加上《敦煌遺夢》和《海火》)雖然風格不一,采用了各種敘事方式與文本實驗,但有一點是一以貫之的,那就是:我創作的內心世界是自由的,是充滿著原創精神、不被捆綁的,而不被捆綁是要付出代價的,巨大的世俗利益的代價。

        我覺得:值得。

        這是我迄今為止最為驕傲的。

        但愿這是我一生的驕傲。

        2011年感恩節

        我寫德齡公主(代前言)

        長篇小說《羽蛇》和五卷本文集出版后,我一直想寫一個完全不同的東西。后在一個類似“清宮秘聞”之類的小冊子上發現了德齡姐妹的一段軼事,上面寫了她們曾經是現代舞蹈之母伊莎貝拉·鄧肯甘愿不收學費的入室弟子。我頓時興趣大增,于是找來有關史料。

        最初的想法是想做一部電影,一部國際大片,寫了個梗概,但后來覺得做電影幾乎是夢想。于是還是想先寫小說。小說寫了三萬來字就中止了,發現讀的史料根本不夠,舉步為艱。但是小說的語言風格基本確定,基本用明清話本的風格。我想把《羽蛇》《雙魚星座》的語言徹底顛覆一下,對自己駕馭文字的能力來一次自我挑戰。

        讀了整整一年史料,一百多本。資料來源主要三部分,一是北圖,二是故宮的朋友幫助搜集,三是各個書店,特別是故宮、頤和園等地的書店。在讀史料的過程中我發現,有很多歷史人物歷史場景的描寫在歷史教科書中是有問題的。譬如對庚子年,對八國聯軍入侵始末,對慈禧太后當時的孤注一擲,對光緒在中日甲午戰爭中的勇敢表現和之后的奮發圖強,對隆裕和李蓮英的定位等等,都有很大出入。

        我寫這部小說的初衷是讓小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表層的故事力求做到輕松好看,而內核卻是厚重、凝重而又沉重的。希望不同層面的讀者可以有不同層面的享受。

        整整兩年寫完初稿。下半年有家影視公司看中此小說,其實他們只看了一個大綱,希望改電視劇。因是自己喜歡的題材,于是決定自己改,就和一個朋友聯合編劇。寫完劇本后又改了一稿小說,其辛苦自不待言。因為我對自己的要求是,要讓它既忠于史實又不拘泥于史實,既有嚴肅的內涵又有好看的故事,在沒有歷史硬傷的前提下大膽顛覆歷史人物,創造性地寫精彩的故事。該書的歷史背景是大清帝國如殘陽夕照般無可挽回地沒落,這本身就是一個大悲劇,而在前臺表演的歷史人物包括慈禧、光緒、隆裕等等都無一不是悲劇式人物。在大悲劇的背景下是輕松有趣愉悅甚至帶有某種喜劇色彩的故事,這種故事與背景之間的反差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張力。

        具體地說,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碰撞自始至終存在。貌似很簡單的小事,都存在著這種碰撞。德齡試圖通過日常生活改造慈禧,讓慈禧接受西方的進步事物,實際上慈禧也確實接受了。但是正如光緒在唐大衛犧牲后對德齡所說:“德齡,我們都一樣是有幻想的人。朕的幻想保全了皇爸爸,卻犧牲了六君子,讓康梁流亡海外,讓袁世凱志得意滿;你的幻想讓皇爸爸接受了照相、法國化妝品、英文報紙、油畫,甚至還有留學生,可她還是會毫不留情地鏟除異己,扼殺那些比她想得遠,走得快的人……”

        德齡的救國夢由此破滅。

        君主制、君主立憲制與共和制的爭論貫穿始終。甲午戰爭戰敗,大大刺激了年輕的光緒皇帝,他開始想實行變法維新,就在此時,康有為應運而生。“戊戌變法”是整個中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一次運動(原諒我不用“革命”二字)。這一點,歷史越久遠就越明了,可惜它只有一百零三天。假如變法成功,那么中國很有可能如同明治維新后的日本那樣,突飛猛進。在變法過程中,光緒曾經當面頂撞慈禧太后,這在當時是需要極大膽量的!根據容齡的回憶錄,光緒的確在慈禧的千手千眼之下大膽問“康”。無數史實證明了光緒絕非懦夫,而是一個有血性有思想勤政愛國的君主。變法失敗后兩年,便發生了庚子國變。在庚子年中,歷史充分暴露了慈禧的無知、狹隘、專橫、誤國。她相信了榮祿提供的假照會,其中勒令皇太后歸政一條極大地刺激了她,她竟不顧清朝當時的國力,以卵擊石。她一方面慫恿義和團扶清滅洋,造成殺害德國公使克林德的慘案,另一方面竟敢同時向十一國宣戰,并連殺了兩名主和大臣,導致了八國聯軍的入侵。此舉無疑是把國家推向了災難的深淵!

        庚子年西狩,慈禧的確吃了不少苦,也有所反省,但她推行的所謂五年新政完全是掩人耳目,“國體不變,新政何為”,明治維新后的日本打敗了君主制的俄國,這完全說明了問題,而庚子年后,慈禧被洋人打怕了,由排外轉為媚外,所謂“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便是當時她臭名昭著的口號。就是這樣,也沒能抵擋住隨后而來的侮辱:日俄大戰的戰場竟然在滿洲境內,這自然是堂堂中華的奇恥大辱!而這正是德齡姐妹進宮前后的歷史背景。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29 30 下一頁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